一种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764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3
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包括抗拔锚杆,所述抗拔锚杆位于地面上的上杆部螺纹连接有下垫板,所述上杆部位于下垫板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下螺母,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的上方螺纹连接有上螺母,所述上杆部位于上螺母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与上螺母之间穿插连接有螺旋箍筋。本技术能够降低锚杆受力延迟,保证了桩和锚杆的抗拔力均得到发挥,从而保证底板受到均匀抗拔力,避免开裂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抗拔锚杆施工,具体是一种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解决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中就出现了遇到地下水位较浅的大型地下建筑物。由于该类地下结构物建筑面积大、基础埋藏较深,建筑层数相对较少,在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情况下,结构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因此,需要设置抗浮措施来抵抗浮力,一般措施有抗拔桩和抗浮锚杆。

2、通常,抗拔锚杆需要将端头锚固在地下室底板,这样来传递拉力给地下室底板。具体做法是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将锚杆的端部金属埋件安置在浇筑区域,待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再一起浇筑,这样实现锚杆与底板的刚性连接。然而,实际情况下与桩基不同,锚杆端部的单个锚固钢片在浇筑完底板后并不是处于紧绷状态、与底板的连接不如桩端部与筏板紧密,传递抗拔力并不直接,需要一定的微小位移后才参与受力,因此受力具有一定延迟效应。该情况下桩与锚杆二者无法协同受力,这样不均匀的受力会导致抗拔桩过载,同时也会造成底板在不平衡受力下局部开裂、渗漏,后果严重。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拔锚杆,所述抗拔锚杆位于地面上的上杆部螺纹连接有下垫板,所述上杆部位于下垫板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下螺母,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的上方螺纹连接有上螺母,所述上杆部位于上螺母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与上螺母之间穿插连接有螺旋箍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的上端设置有下部遇水膨胀止水胶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部位于上螺母的下端设置有上部遇水膨胀止水胶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拔锚杆,所述抗拔锚杆位于地面上的上杆部螺纹连接有下垫板,所述上杆部位于下垫板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下螺母,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的上方螺纹连接有上螺母,所述上杆部位于上螺母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垫板,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与上螺母之间穿插连接有螺旋箍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部位于下螺母的上端设置有下部遇水膨胀止水胶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抗拔锚杆与抗拔桩协同受力的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尚龙张宇峰秦国明毕彦超马怀章杲晓谢东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