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21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包括交流母线、接触器KM1和KM2、电机M1和M2,特征在于:第一变频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1、QF12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1的供电电源端,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3、QF14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2的供电电源端;QF11的常开点与QF12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经断路器QF15的常开点接于QF13的常开点与QF14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与现有“一拖一”或“一拖二”控制系统相比,无论是其中一个变频器出现故障,还是任意一个电机出现故障,均无需停机即可实现故障维护和排除,使其更适用于不可停机的场合。的场合。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切换系统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变频调速启动,启动时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即使是在低速情况下也能随意调节电动机转矩,能以恒转矩启动电动机,启动电流可以限制在额定电流以下。软启动器有电流反馈,也可采用恒流启动,即在启动过程中保持启动电流不变,直到电动机接近同步转速。从技术性能方面考虑,变频调速启动适用于较大启动转矩的负载,一般是负载较重的场合,如往复式空压机、离心分离机、带负载的输送机、破碎机、螺旋式或如旋转式空压机、离心式风机、离心泵、空载启动的输送机及各种空载启动的设备。目前采用一拖一或者一拖二的控制方式在不可停机现场应用,将会造成诸多问题。
[0003]目前,国内高压变频器常用现场为一拖一或者一拖二的机型,这种一拖一或一拖二的形式对于现场工况的适应性有限,无法应对变频器维修,以及电机损坏等影响现场运行的复杂情况,对不可停机现场造成经济损失或不可预期问题。采用本文提出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可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台变频器单独启动各自电机,也可以一台变频器启动两个电机,并且变频器互为备用,更具有经济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
[0005]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包括交流母线、接触器KM1、接触器KM2、电机M1、电机M2,交流母线用于提供三相交流电,电机M1和电机M2用于驱动负载运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的输入端分别经接触器KM1的常开点和接触器KM2的常开点接于交流母线上;第一变频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1的常开点和断路器QF12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1的供电电源端,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和断路器QF14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2的供电电源端;断路器QF11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2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经断路器QF15的常开点接于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4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上。
[0006]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所述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均由变压器和功率单元构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接触器KM1或接触器KM2的常开点相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断路器QF11或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相连接。
[0007]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包括断路器0QF和断路器1QF,断路器0QF的常开点接于接触器KM1的常开点与交流母线之间,断路器1QF的常开点接于接触器KM2的常开点与交流母线之间。
[0008]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所述接触器KM1的常开点与交流母线之间的连线上,以及接触器KM2的常开点与交流母线之间的连线上均连接有电源指示灯组SQ01。
[0009]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所述接触器KM1的常开点和接触器KM2的常开点均并联有缓冲电阻。
[0010]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所述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上均连接有对其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板。
[0011]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所述电机M1和电机M2的输入端上均连接有电流互感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由于交流母线与电机M1之间依次串有接触器KM1的常开点、第一变频器、断路器QF11和QF12的常开点,交流母线与电机M2之间依次串有接触器KM2的常开点、第二变频器、断路器QF13和QF14的常开点,且QF11与QF12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经断路器QF15的常开点与QF13与QF14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相连接,这样,第一和第二变频器(两个变频器)实现了对电机M1和电机M2(两个电机)的拖动控制,即实现了“二拖二”的控制形式,而且,第一变频器可分别用于控制电机M1和电机M2,第二变频器可分别用于控制电机M1和电机M2,因此,当其中一个变频器或电机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器件时,利用另一个变频器驱使另一个电机驱使负载运行即可,与现有“一拖一”或“一拖二”控制系统相比,无论是其中一个变频器出现故障,还是任意一个电机出现故障,均无需停机即可实现故障维护和排除,使其更适用于不可停机的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4]图中:1交流母线,2第一变频器,3第二变频器,4变压器,5功率单元,6接触器KM1,7接触器KM2,8电机M1,9电机M2,10电压检测板,11电流互感器;QF11、QF12、QF13、QF14、QF15、0QF、1QF均为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其由交流母线1、第一变频器2、第二变频器3、接触器KM1、接触器KM2、电机M1、电机M2以及断路器QF11、QF12、QF13、QF14和QF15构成,交流母线1用于提供电机M1和电机M2运行所需的交流电,第一变频器2的输入端经接触器KM1的常开点接于交流母线1上,第一变频器2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1的常开点和断路器QF12的常开点后接于电机M1的电源输入端上,这样,当利用第一变频器2对电机M1的运行进行控制时,闭合接触器KM1、断路器QF11和断路器QF12的常闭点,即可利用第一变频器2控制电机M1的运行。
[0017]相应地,所示第二变频器3的输入端经接触器KM2的常开点接于交流母线1上,第二变频器3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和断路器QF14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2的电源输入端上。当利用第二变频器3对电机M2的运行进行控制时,将接触器KM2、断路器QF13和断路
器QF14的常开点闭合,即可利用第二变频器3驱使电机M2的运行。
[0018]所示断路器QF11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2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经断路器QF15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4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相连接;这样,不仅可实现第一变频器2对电机M1、第二变频器3对电机M2的驱动控制,将断路器QF15的常开点闭合,还可利用第一变频器2对电机M2进行驱动控制或者利用第二变频器3对电机M1进行控制。因此,当第一变频器2出现故障时,即可利用第二变频器3对电机M1或电机M2进行控制,反之亦然;当电机M1出现故障时,即可利用第一变频器2或第二变频器3对电机M2进行控制,反之亦然;在保证了设备不停机的同时,实现了对出现故障的变频器或电机进行检修和维护。
[0019]所示的第一变频器2和第二变频器3均由变压器4和功率单元5构成,变压器4的输入端与接触器KM1的常开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包括交流母线(1)、接触器KM1(6)、接触器KM2(7)、电机M1(8)、电机M2(9),交流母线用于提供三相交流电,电机M1和电机M2用于驱动负载运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频器(2)和第二变频器(3),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的输入端分别经接触器KM1的常开点和接触器KM2的常开点接于交流母线上;第一变频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1的常开点和断路器QF12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1的供电电源端,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依次经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和断路器QF14的常开点接于电机M2的供电电源端;断路器QF11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2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经断路器QF15的常开点接于断路器QF13的常开点与断路器QF14的常开点之间的连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式变频器二拖二切换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频器(2)和第二变频器(3)均由变压器(4)和功率单元(5)构成,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接触器KM1(6)或接触器KM2(7)的常开点相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功率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功率单元的输出端与断路器QF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敬稳韩越徐保帅林凡堂王烁郭道省王先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