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受预压状态下开启的门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45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一种门锁结构,特别是涉及门受预压状态下便于开启的一种门锁结构。一种门受预压状态下开启的门锁结构,所述机构包括一个活动杯(1)和一个固定杯(5),两杯的底部分别放置一枚活动杯弹簧(2)和固定杯弹簧(6),活动杯(1)的弹簧外侧配置一根推杆(3);推杆(3)为圆柱段、圆锥段和长触杆段三段式;固定杯(5)内腔为外段和里段为圆柱面,中间为圆锥面的三段式,在圆锥面段放置若干圆球(4);活动杯(1)置入固定杯(5)内有两个位置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紧急控制开关触动推杆(3)外露的长杆段;活动杯(1)底部的外表为突起面,与旋转锁扣(7)的尖口相扣压。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紧急状态下只要一个很小的触发力,便能让门扇轻松打开,确保在预压状态下能顺利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门锁结构,特别是涉及门受预压状态下便于开启的一种门锁 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门锁是由锁扣与锁档配合构成的,锁扣为一带有尖口的旋转长 块,锁档为一截圆柱杆,圆柱杆的一半为缺口, 一半为圆柱面,当锁扣的尖口 位于缺口处,锁扣可以旋转开启门扇,当锁挡的圆柱面位于锁扣的尖口处,锁 扣的尖口被圆柱面阻挡,锁扣无法旋转,门扇无法开启。所述锁档为一截圆柱杆, 一半为缺口, 一半为圆柱面,圆柱杆是沿轴向前 后往复运动使锁档的缺口在需要开门时推动移至锁扣尖口下部,当需要关闭锁 门时,推动锁档移动,使锁档的圆柱面段位于锁扣的尖口下部,锁档的轴向移 动是由电磁螺旋管控制的,当电磁螺旋管的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产生磁通,驱 使中间的电磁铁往复移动。以上是在正常状态使用中的情况。然而,在非正常状态,在紧急状态下,比如出现火情等状况,人们会从室 内向室外夺门仓惶出跑,会不理智地使劲地推门,对门上施加超大压力,此时 恰逢锁档的圆柱面段位于锁扣的尖口下部,门扇受到越是大的突然推压力,尖 口端口死死"咬住"锁档的圆柱面,越推反而"咬"得越紧,此时,即使对电 磁螺旋管接通电,内中的电磁铁移动想驱动锁档移动也无能为力了,根本没法 移动锁档,根本无法打开门扇,此时容易发生更大的意外,造成更大的伤亡, 因此,必须提供一种紧急状态下使用的门锁结构装置,以便逃生,保护生命财 产。类似以上的意外情况还有外界的风压过大,"咬住"了锁档的圆柱面也会造成门打不开;门由于受潮会变形等等,此类场合均为在正常开启门锁之前受到了不正常的预压力,已经难以再用正常手段开启门锁了,此时,需要能提供一 种应对措施和机构,仍能开启门锁的机构。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门受到预压力的情况下能被顺利开启的一种门锁 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门受预压状态下开启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一个活动杯和一个固定杯,两杯的底部分别放置一枚活动杯 弹簧和固定杯弹簧,两杯开口相向,活动杯可轴向移动地置入固定杯内,活动 杯的弹簧外侧配置一根推杆;所述推杆为三段式,即与活动杯内腔相移动配合的圆柱段、圆锥段和长触 杆段,长杆段穿过固定杯弹簧和固定杯底部的圆孔外露;所述固定杯内腔为三段式,即靠近杯口的外段和靠近底部的里段为圆柱 面,中间一段为圆锥面,在圆锥面段放置若干圆球;活动杯置入固定杯内有两个位置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縮状态所述自由状态为固定杯内的若干圆球位于圆锥面段的圆锥凹槽内,推杆 的圆柱段外圈,活动杯位于固定杯的外段;所述压縮状态为推杆压縮活动杯弹簧,固定杯内的若干圆球位于推杆的 圆锥段,固定杯的里段,活动杯至少进入固定杯的圆锥面段;紧急控制开关触动推杆外露的长杆段;所述活动杯底部的外表为突起面,与旋转锁扣的尖口相扣压。 进一步,所述活动杯底部的外表为球面或锥面。 进一步,在所述活动杯底部的外表放置钢珠。 进一步,所述紧急控制开关为机械式的压迫触动按钮。 进一步,所述紧急控制开关为电磁螺旋管的活动铁芯。 再进一步,所述活动铁芯与所述推杆同轴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活动铁芯由四连杆机构与所述推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圆锥面段的圆球为3或4粒。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平时状态,由于活动杯和固定杯内的活动杯弹簧和固 定杯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固定杯内的若干圆球位于圆锥面段的圆锥凹槽内, 推杆的圆柱段外圈,活动杯被圆球顶住无法继续进入、突破固定杯的圆锥面段, 只能处于固定杯的外段,无法移动,因此可以保持锁门状态,锁扣被活动杯底 部外表的突起面限止,无法旋转打开。当在紧急状况时,即门内的人们仓皇出跑,不顾一切地盲目推门,锁扣的 尖口死死地咬住活动杯底部外表的突起面无法开门,此时,只需轻轻地按动紧 急控制开关触动推杆外露的长杆段,推杆压迫了活动杯内的复位活动弹簧向前 移动,当推杆的圆柱段越过外圈的若干圆球,圆球被滚入推杆圆锥段的轴中心 空间,活动杯的口部不受圆球的限止便能很轻松自如地继续往前推进进入固定 杯的里段,活动杯底部的外突面也随之往固定杯方向移动让出空间,锁扣的尖 口没有了阻拦便能自如地旋转打开了门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门在受预压状态下,在紧急状 态下,人们不理智地紧急推门,不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卡死、咬死,越推越 紧的弊病,而只要一个很小的触发力,仅需要克服设计时置入的一个弹簧复位 力,便能产生一个避让出的空间,让门扇轻松打开,确保在紧急状态下室内人 员的安全逃生,再也不会有因锁具结构而造成人生意外的事故了。包括在其它 门受预压的状态下均能顺利开启。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门受预压状态下开启的门锁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动杯部件底部外表为圆球面的结构视图,呈现平时的锁门状态;图2为图1活动杯部件底部外表为圆锥面的结构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与旋转锁扣的尖口搭在一起,门扇被本专利技术活动杯底部阻挡 无法打开的状态示意图4与图3相同的示意图,只是活动杯底部放置了滚珠;图5与图4相同的配置,推杆受触动而压入,活动杯被挤入,滚珠后退让 开,旋转锁扣的尖口无阻挡地旋转,门扇可以被打开的状态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推杆部件的外露端被四连杆机构连接的电磁螺旋管控制,旋转锁扣受阻挡的状态示意图7为图6推杆部件的外露端被四连杆机构连接的电磁螺旋管拉动,旋转 锁扣的滚珠阻挡被解除,门扇被打开;图8是紧急控制开关为电磁螺旋管的活动铁芯,铁芯与推杆同轴连接,钢 珠被推出卡住旋转锁扣尖口的示意图9是旋转锁扣与锁档圆柱杆配合,旋转轴截面示意图,圆柱杆一半为缺 口, 一半为圆柱面,所示图为圆柱杆移动至缺口位于锁扣尖口下状态;图10是图9中锁档圆柱杆移动至圆柱面位于锁扣尖口下状态示意图。图中,l是活动杯,2是活动杯弹簧,3是推杆,4是圆球,5是固定杯, 6是固定杯弹簧,7是旋转锁扣,8是钢珠,9是电磁螺旋管。(W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一种门受预压状态下开启的门锁结构,所述机构包括一个活动杯1和一个 固定杯5,两杯的底部分别放置一枚活动杯弹簧2和固定杯弹簧6,两杯开口 相向,活动杯1可轴向移动地置入固定杯5内,活动杯1的弹簧外侧配置一根 推杆3;所述推杆3为三段式,即与活动杯l内腔相移动配合的圆柱段、圆锥段和 长触杆段,长杆段穿过固定杯弹簧6和固定杯5底部的圆孔外露;所述固定杯5内腔为三段式,即靠近杯口的外段和靠近底部的里段为圆柱 面,中间一段为圆锥面,在圆锥面段放置若干圆球4;紧急控制开关触动推杆3外露的长杆段;所述活动杯1底部的外表为突起面,与旋转锁扣7的尖口相扣压; 活动杯1置入固定杯5内有两个位置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縮状态 所述自由状态,即正常锁门状态为由于活动杯1和固定杯5内的活动杯弹簧2和固定杯弹簧6均处于自由弹开状态,固定杯5内的若干圆球4位于圆 锥面段的圆锥凹槽内,位于推杆3的圆柱段外圈,活动杯1被圆球4顶住无法 继续进入固定杯5的圆锥面段,只能处于固定杯5的外段无法移动,因此可以 保持锁门状态,旋转锁扣7被活动杯1底部外表的突起面限止,无法旋转打开。所述压縮状态,即在紧急状态需强制按动紧急控制开关开启门扇时轻轻 按动紧急控制开关触动推杆3外露的长杆段,推杆3压迫了活动杯1内的复位 活动杯弹簧2向前压縮,当推杆3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受预压状态下开启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构包括一个活动杯(1)和一个固定杯(5),两杯的底部分别放置一枚活动杯弹簧(2)和固定杯弹簧(6),两杯开口相向,活动杯(1)可轴向移动地置入固定杯(5)内,活动杯(1)的弹簧外侧 配置一根推杆(3); 所述推杆(3)为三段式,即与活动杯(1)内腔相移动配合的圆柱段、圆锥段和长触杆段,长杆段穿过固定杯弹簧(6)和固定杯(5)底部的圆孔外露; 所述固定杯(5)内腔为三段式,即靠近杯口的外段和靠近底部的里段为圆 柱面,中间一段为圆锥面,在圆锥面段放置若干圆球(4); 活动杯(1)置入固定杯(5)内有两个位置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 所述自由状态为:固定杯(5)内的若干圆球(4)位于圆锥面段的圆锥凹槽内,推杆(3)的圆柱段外圈,活动杯 (1)位于固定杯(5)的外段; 所述压缩状态为:推杆(3)压缩活动杯弹簧(2),固定杯(5)内的若干圆球(4)位于推杆(3)的圆锥段,固定杯(5)的里段,活动杯(1)至少进入固定杯(5)的圆锥面段; 紧急控制开关触动推杆(3)外 露的长杆段; 所述活动杯(1)底部的外表为突起面,与旋转锁扣(7)的尖口相扣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