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737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系统,其包括多个气化炉单元、第一连接管线和多个变换炉组件,各个气化炉单元包括多个气化炉;第一连接管线具有多个连接位置,第一连接管线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多个气化炉单元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气化炉单元的多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多个变换炉组件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变换炉组件的进气口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本申请的分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化炉单元和变换炉组件的设置方式存在变换炉超温或垮温的风险。或垮温的风险。或垮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化工工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煤化工工艺采用煤炭气化制取合成气,合成气经变换和净化工段,最后被送入合成单元制备天然气、烯烃、甲醇和油品等化工产品。
[0003]水煤气变换是煤化工工艺不可缺少的一个工艺过程,主要作用是调节合成气的氢碳比。变换反应的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工艺气体中的CO和H2O(g)发生变换反应生成H2和CO2,其反应式如下:
[0004]CO+H2O=CO2+H2+Q;

H=

41.1kJ/mol;Q=10861

1.44T

0.4
×
10

4T2+8
×
18

8T3。
[0005]通过变换反应降低了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生成了更多的氢气,因此通过变换反应调节了氢碳比,以满足不同的生成要求。因此,水煤气变换对于下游工业合成是至关重要的。
[0006]变换炉是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的场所,内部设置有耐硫变换催化剂,变换炉属于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经过变换炉的气量突然大量减少或增加,气流速度突然降低或升高,变换炉床层温度就会上涨或下降,如果操作不及时,会导致床层超温或者垮温。
[0007]现有煤化工技术中,一个气化炉单元包括多个气化炉,多个气化炉单元与多个变换炉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气化炉单元的多个气化炉所产生的粗煤气送入到相应的变换炉组件的变换炉中进行CO变换反应;正常运行时,当其中一个气化炉单元的至少一个气化炉跳车时,进入相应的变换炉组件内的粗煤气量就会突然大量减少,如果操作不及时,会造成变换炉超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化炉单元和变换炉组件的设置方式存在变换炉超温或垮温的风险。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系统,其包括:多个气化炉单元,各个气化炉单元包括多个气化炉;第一连接管线,第一连接管线具有多个连接位置,第一连接管线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多个气化炉单元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气化炉单元的多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多个变换炉组件,多个变换炉组件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变换炉组件的进气口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
[0010]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路,多个第一连接管路与多个气化炉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气化炉单元的多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与相应的第一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连接并连通,各个第一连接管
路的第二管口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
[0011]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通断阀,多个第二通断阀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一连接管路上。
[0012]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管路,多个第二连接管路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多个变换炉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各个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二管口与相应的变换炉组件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
[0013]进一步地,多个变换炉组件分成多个变换炉单元,各个变换炉单元包括多个变换炉组件;分流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管线,第二连接管线具有多个连接位置,第二连接管线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三通断阀;多个变换炉单元与第二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变换炉单元的多个变换炉组件的出气口均与第二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多个净化单元,各个净化单元包括多个净化部件,多个净化单元与第二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净化单元的多个净化部件的进气口均与第二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
[0014]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管路,多个第三连接管路与多个变换炉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第二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变换炉单元的多个变换炉组件的出气口均与相应的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连接并连通,各个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二管口与第二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
[0015]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四连接管路单元,各个第四连接管路单元包括多个第四连接管路;多个第四连接管路单元与多个变换炉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多个第三连接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四连接管路单元的多个第四连接管路与相应的变换炉单元的多个变换炉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四连接管路单元的各个第四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与相应的变换炉单元的相应的变换炉组件的出气口连接并连通;各个第四连接管路单元的多个第四连接管路的第二管口均与相应的第三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连接并连通。
[0016]进一步地,各个第四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第四通断阀。
[0017]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五连接管路,多个第五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多个净化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五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与第二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各个净化单元的多个净化部件的进气口均与相应的第五连接管路的第二管口连接并连通。
[0018]进一步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六连接管路单元,各个第六连接管路单元包括多个第六连接管路;多个第六连接管路单元与多个净化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多个第五连接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六连接管路单元的多个第六连接管路的第一管口均与相应的第五连接管路的第二管口连接并连通;各个第六连接管路单元的多个第六连接管路与相应的净化单元的多个净化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六连接管路单元的各个第六连接管路的第二管口与相应的净化单元的相应的净化部件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各个第六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五通断阀。
[0019]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分流系统包括多个气化炉单元、第一连接管线和多个变换炉组件,各个气化炉单元包括多个气化炉,每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用于排出粗煤气;第一连接管线具有多个连接位置,第一连接管线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
阀,以通过第一通断阀控制其两侧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通断;多个气化炉单元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气化炉单元的多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每个变换炉组件均具有进气口,变换炉组件的进气口用于供粗煤气进入;多个变换炉组件与第一连接管线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变换炉组件的进气口与第一连接管线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
[0020]根据上述结构可知,多个气化炉单元和多个变换炉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第一连接管线上所有的第一通断阀均关闭时,各个气化炉单元的多个气化炉排出的粗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化炉单元(10),各个所述气化炉单元(10)包括多个气化炉;第一连接管线(20),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具有多个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21);多个所述气化炉单元(1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气化炉单元(10)的多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多个变换炉组件(40),多个所述变换炉组件(4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变换炉组件(40)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路(31),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1)与多个所述气化炉单元(10)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气化炉单元(10)的多个气化炉的出气口均与相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1)的第一管口连接并连通,各个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1)的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通断阀(311),多个所述第二通断阀(3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管路(32),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管路(32)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并与多个所述变换炉组件(4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管路(32)的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线(20)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各个所述第二连接管路(32)的第二管口与相应的所述变换炉组件(40)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变换炉组件(40)分成多个变换炉单元,各个所述变换炉单元包括多个所述变换炉组件(40);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第二连接管线(50),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0)具有多个连接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0)的相邻两个连接位置之间设置有第三通断阀(51);多个所述变换炉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0)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变换炉单元的多个变换炉组件(40)的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0)的相应的连接位置连接并连通;多个净化单元,各个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多个净化部件(60),多个所述净化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0)的多个连接位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净化单元的多个净化部件(60)的进气口均与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琴杨绍华王腾野李天波安良成董先营武祥元闫峰王伟张静段永亮杨健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