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1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纵梁,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上横梁,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梁的顶部之间,每个上横梁的上平面与每个纵梁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多个下横梁,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梁的底部之间;多个顶板,沿纵梁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在多个上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上平面上,相邻的两个顶板之间的焊接缝隙位于一个上横梁的上平面上,顶板对应于纵梁的位置处设置有塞焊孔,多个顶板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底板,连接在多个下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下平面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不能满足较大货物的装卸的问题。物的装卸的问题。物的装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申请要求2022年12月12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23326602.5,名称为“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中国技术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将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0003]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展翼集装箱一般由底架、侧翼、前端、后端和箱顶组成。其中底架与前端和后端焊接组装、箱顶与前端和后端组装,侧翼为活动件,可绕箱顶向上旋转,侧翼拥有的旋转功能,便于货物装卸,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被广泛使用。但侧翼可打开的功能影响了集装箱的整体刚度,不能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重箱起吊等运输工况,运输时不能脱离公路车使用,无法实现公、铁、海三种联运方式。
[0005]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中间含有一组加强墙,加强墙分别与集装箱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加强墙用于提高底架整体刚度以满足重箱起吊工况要求,但是加强墙将箱体宽度方向隔开,不能满足较大货物的装卸以及单侧装卸货物,运输过程中装卸货物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不能满足较大货物的装卸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纵梁,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上横梁,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梁的顶部之间,每个上横梁的上平面与每个纵梁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多个下横梁,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梁的底部之间;多个顶板,沿纵梁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在多个上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上平面上,相邻的两个顶板之间的焊接缝隙位于一个上横梁的上平面上,顶板对应于纵梁的位置处设置有塞焊孔,多个顶板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底板,连接在多个下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下平面上。
[0008]进一步地,顶板为矩形板,矩形板的第一宽边连接于多个纵梁中的最左侧一个纵梁的上平面上,矩形板的第二宽边连接于多个纵梁中的最右侧一个纵梁的上平面上。
[0009]进一步地,纵梁包括第一立板、设置在第一立板顶部的上折板及设置在第一立板底部的下折板,塞焊孔对应于上折板的位置处。
[0010]进一步地,第一立板、上折板及下折板围成第一开口,多个纵梁中的一部分的纵梁的第一开口的朝向与多个纵梁中的另一部分的纵梁的第一开口的朝向相反。
[0011]进一步地,上折板的延伸方向与下折板的延伸方向相同,上折板、第一立板及下折
板上连接有加强梁。
[0012]进一步地,加强梁包括平行于第一立板的第二立板、设置在第二立板前部的前折板及设置在第二立板后部的后折板,第二立板、前折板及后折板围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朝向第一立板。
[0013]进一步地,底板上设置有豁口,集装箱的底架结构还包括对应于豁口处设置的槽形板,多个纵梁对应于豁口处的部分设置有缺口,槽形板插入至缺口内并连接于多个纵梁。
[0014]进一步地,槽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外翻边及右外翻边,槽形板的底部的第三开口连通于豁口,左外翻边和右外翻边的底面均连接于底板。
[0015]进一步地,槽形板的左侧与多个纵梁中的最左侧一个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横梁,槽形板的右侧与多个纵梁中的最右侧一个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横梁。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架结构,底架结构为上述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
[0017]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纵梁、多个上横梁、多个下横梁、多个顶板及底板。多个纵梁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上横梁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梁的顶部之间,每个上横梁的上平面与每个纵梁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多个下横梁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梁的底部之间。多个顶板沿纵梁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在多个上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上平面上,相邻的两个顶板之间的焊接缝隙位于一个上横梁的上平面上,顶板对应于纵梁的位置处设置有塞焊孔,这样通过焊接缝隙及塞焊孔能够将多个顶板焊接在多个上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上平面上,有利于进行牢固地焊接。其中,多个纵梁、多个上横梁及多个下横梁均能够增加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结构强度,以使集装箱的底架结构能够满足重箱起吊工况下的作业要求。并且多个顶板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底板连接在多个下横梁及多个纵梁的下平面上。这样,集装箱的底架结构上方无相关技术中的加强墙阻隔,提高了集装箱的容纳空间,以便于集装箱满足较大货物的装卸要求。并且,共面设置的多个顶板的上平面平整,较大货物的装卸可以在多个顶板的上平面上被托动,满足较大货物在集装箱的单侧装卸货物的功能需求。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装箱不能满足较大货物的装卸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A

A向的剖视图;
[0021]图3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B

B向的剖视图;
[0022]图4示出了图3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图3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部分分解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8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的拆下顶板和底板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8]10、纵梁;11、第一立板;12、上折板;13、下折板;14、第一开口;
[0029]21、上横梁;22、下横梁;
[0030]31、顶板;311、焊接缝隙;312、塞焊孔;32、底板;321、豁口;
[0031]40、加强梁;41、第二立板;42、前折板;43、后折板;
[0032]50、槽形板;51、第三开口;52、左外翻边;53、右外翻边;
[0033]61、第一连接横梁;62、第二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纵梁(10),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多个上横梁(21),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10)的顶部之间,每个所述上横梁(21)的上平面与每个所述纵梁(10)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多个下横梁(2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10)的底部之间;多个顶板(31),沿所述纵梁(10)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在多个所述上横梁(21)及多个所述纵梁(10)的上平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板(31)之间的焊接缝隙(311)位于一个所述上横梁(21)的上平面上,所述顶板(31)对应于所述纵梁(10)的位置处设置有塞焊孔(312),多个所述顶板(31)的上平面共面设置;底板(32),连接在多个所述下横梁(22)及多个所述纵梁(10)的下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第一宽边连接于多个所述纵梁(10)中的最左侧一个所述纵梁(10)的上平面上,所述矩形板的第二宽边连接于多个所述纵梁(10)中的最右侧一个所述纵梁(10)的上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包括第一立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11)顶部的上折板(1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11)底部的下折板(13),所述塞焊孔(312)对应于所述上折板(12)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11)、所述上折板(12)及所述下折板(13)围成第一开口(14),多个所述纵梁(10)中的一部分的所述纵梁(10)的所述第一开口(14)的朝向与多个所述纵梁(10)中的另一部分的所述纵梁(10)的所述第一开口(14)的朝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岳凌汉李涛尹晶张军凤李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