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送料组件和包括该夹持送料组件的增材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09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持送料组件和包括该夹持送料组件的增材制造设备,包括下压部件、压紧部件和伸缩部件。下压部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下压部件设有通孔。压紧部件设于第二表面,压紧部件上设有供原材料进入的第一输料通道,压紧部件具有压紧状态和非压紧状态,在压紧状态,压紧部件能够带动原材料轴向移动,在非压紧状态,通过下压部件能够使原材料相对压紧部件移动。伸缩部件设于第一表面,可使压紧部件在压紧状态和非压紧状态之间转换。该夹持送料组件能够实现原材料在旋转中被夹紧、松开,并上下移动,可有助于连续输送原材料以及使输送的原材料产生热形变,从而提高增材制造设备的制造效率以及提升增材制造构件的整体性能。整体性能。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送料组件和包括该夹持送料组件的增材制造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增材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夹持送料组件和包括该夹持送料组件的增材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等融合,以使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固态材料产生热形变并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0003]增材制造技术通常是采用一支内部填充有棒料或者粉料的中空搅拌工具,利用中空搅拌工具带动填充材料旋转并平移,同时填充的棒料或者粉料受到持续下压力作用下扎,并与基材相对运动发生剧烈形变后软化,形变流随着中空搅拌工具的平移涂覆在基材上,以此类推,第二次涂覆层可作用在前一涂层上,以实现增材制造的目的。
[0004]在传统的增材制造技术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不能连续输送,当一支固定长度的原材料被消耗完后,需要停止增材制造,手动更换新的耗材棒之后,再继续进行制造,导致制造效率下降;且前后相邻的涂层衔接处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较差,从而限制了固态增材制造构件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持送料组件和包括夹持送料组件的增材制造设备,该夹持送料组件能够实现连续输送原材料,有助于提高增材制造设备的制造效率,而且有效提高了固态增材制造构件的整体性能。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送料组件,包括:
[0007]下压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下压部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
[0008]压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并可相对所述下压部件转动,所述压紧部件上设置有供原材料进入的第一输料通道,所述压紧部件具有压紧状态和非压紧状态,其中,在所述压紧状态,所述压紧部件能够带动所述原材料轴向移动,在所述非压紧状态,通过所述下压部件能够使所述原材料相对所述压紧部件移动;
[0009]伸缩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可经由所述通孔使所述压紧部件在所述压紧状态和所述非压紧状态之间转换;
[0010]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下压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压部件带动所述压紧部件和所述伸缩部件升降。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送料组件中,伸缩部件经由通孔靠近压紧部件以对压紧部件施加作用力,使压紧部件处于夹紧状态,即夹紧原材料,且压紧部件能够相对下压部件转动,这样能够保证在旋转原材料进行增材制造的同时,实现快速且稳定输送原材料;当原材料被输送至目标位置时,伸缩部件远离压紧部件,以使压紧部件处于非夹紧状态,即松开原材料,此时原材料离开夹持送料组件进入下一个工序中,而压紧部件则通过下压部件
带动上升,然后再夹持后一支原材料并将其送至目标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固态增材制造。通过下压部件、压紧部件、伸缩部件以及第一驱动部件的配合,有助于连续输送原材料,提高了增材制造设备的制造效率以及固态增材制造构件的整体性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部件包括:
[0013]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间隔分布在所述下压部件上;
[0014]夹紧部,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所述夹紧部枢接于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件,所述夹紧部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端部和夹紧端部,所述驱动端部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夹紧端部围绕形成所述第一输料通道;
[0015]所述伸缩部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端部使所述夹紧端部相配合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输料通道内的所述原材料。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0017]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压部件上,所述夹紧部枢接于所述支撑座上;
[0018]底座,与所述支撑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第一输料通道连通的第二输料通道。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夹紧部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支撑座枢接。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部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夹紧端部之间的弹性件。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可滑动的润滑件,所述润滑件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设置有卡合部;
[0022]所述压紧部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将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润滑件连接,所述驱动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枢接。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部件包括:
[0024]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
[0025]伸缩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并可经由所述通孔推动所述润滑件在所述环形槽内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驱动端部驱动所述夹紧端部夹紧所述第一输料通道内的所述原材料。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
[0027]导轨,与所述下压部件滑动连接;
[0028]丝杆,与所述下压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下压部件沿所述导轨升降。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压部件上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安装孔,该夹持送料组件还包括:
[0030]旋转部件,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输料通道连通的第三输料通道,且所述旋转部件能够带动进入所述第三输料通道内的所述原材料旋转;
[0031]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旋转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部件转动。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压部件包括:
[0033]下压臂,所述下压臂上设有所述通孔和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于所述下压臂上;
[0034]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下压臂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传动连接。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包括:
[0036]旋转轴,具有凸出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部以及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三输料通道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压紧部件连接;
[0037]传动轮,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传动轮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
[0039]第一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
[0040]第一止推轴承,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下压部件之间。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送料组件还包括:
[0042]筒体,其具有开口,所述下压部件盖合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开口的端面连接,所述压紧部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并通过第二滚动轴承与所述筒体连接。
[004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设备,包括以上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
[0044]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部件(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所述下压部件(10)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二表面(112)的通孔(113);压紧部件(30),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12)并可相对所述下压部件(10)转动,所述压紧部件(30)上设置有供原材料(200)进入的第一输料通道,所述压紧部件(30)具有压紧状态和非压紧状态,其中,在所述压紧状态,所述压紧部件(30)能够带动所述原材料(200)轴向移动,在所述非压紧状态,通过所述下压部件(10)能够使所述原材料(200)相对所述压紧部件(30)移动;伸缩部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并可经由所述通孔(113)使所述压紧部件(30)在所述压紧状态和所述非压紧状态之间转换;第一驱动部件(50),与所述下压部件(1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压部件(10)带动所述压紧部件(30)和所述伸缩部件(40)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30)包括: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间隔分布在所述下压部件(10)上;夹紧部(32),与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所述夹紧部(32)枢接于所对应的一个所述支撑件,所述夹紧部(32)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端部(321)和夹紧端部(322),所述驱动端部(321)与所述通孔(113)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夹紧端部(322)围绕形成所述第一输料通道;所述伸缩部件(40)能够驱动所述驱动端部(321)使所述夹紧端部(322)相配合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输料通道内的所述原材料(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31),所述支撑座(3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下压部件(10)上,所述夹紧部(32)枢接于所述支撑座(31)上;底座(33),与所述支撑座(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底座(33)具有与所述第一输料通道连通的第二输料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1)上设有第一过孔(311),所述夹紧部(32)穿过所述第一过孔(311)并与所述支撑座(31)枢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3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座(31)和所述夹紧端部(322)之间的弹性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12)设置有与所述通孔(113)连通的环形槽(115),所述环形槽(115)内安装有可滑动的润滑件(116),所述润滑件(116)背离所述第二表面(112)的表面设置有卡合部(117);所述压紧部件(3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35),所述第二连接部(35)设置有卡孔(352),所述卡孔(352)与所述卡合部(117)相配合,将所述第二连接部(35)与所述润滑件(116)连接,所述驱动端部(3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5)枢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送料组件(10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达伟周敏李文晓梁嘉杰徐晓霞蒲炯徐婉婷郭志达谭立武
申请(专利权)人:澳门发展及质量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