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95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导向轮夹持装置,涉及光学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动力单元、导向轮单元和夹具单元;工作台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龙门架的下端,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桌腿的上端;动力单元包含伺服电机一、气胀轴、连接块和曳引轮,所述龙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一的底端,所述龙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底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气胀轴的一端,所述气胀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块,所述气胀轴的外部套接有曳引轮;导向轮单元安装于龙门架的前端;夹具单元安装于龙门架前端,本带导向轮夹持装置结构简单,转运效率高,且不会对光学膜造成损伤。且不会对光学膜造成损伤。且不会对光学膜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导向轮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膜生产
,具体为带导向轮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学薄膜的简单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其反射、透射、位相变化和偏振等一般性质传递流通过程,在此过程中,基本要求就是受力均匀,避免对光学膜表面造成破坏,所以对化学膜光学元件的流通传递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夹持装置,使光学膜的流通过程不产生影响光学膜质量的附加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导向轮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生产的光学薄膜进行夹持转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动力单元、导向轮单元、传动单元和夹具单元;
[0005]工作台: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龙门架的下端,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桌腿的上端;
[0006]动力单元:包含伺服电机一、气胀轴、连接块和曳引轮,所述龙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一的底端,所述龙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的底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气胀轴的一端,所述气胀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块,所述气胀轴的外部套接有曳引轮;
[0007]导向轮单元:安装于龙门架的前端;
[0008]传动单元:安装于龙门架前后端;
[0009]夹具单元:安装于龙门架前端。
[0010]工作台用于承载主体单元,动力单元用于为夹具单元的移动提供动力,当需要调整夹具单元的高低时,启动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带动曳引轮转动,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夹具单元竖向移动,以达成调整高度的目的,导向轮单元用于调整夹具单元的水平位置,传动单元用于带动夹具单元纵向移动,夹具单元用于夹持目标物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轮单元包含电动气缸一、导向块、旋转轴和导向轮,所述龙门架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气缸一的后端,两个电动气缸一的前端固定连接导向块的后端,两个导向块之间转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部套接有导向轮。当需要调整夹具单元的水平位置时,启动电动气缸一,电动气缸一伸长带动导向块向前移动,带动旋转轴和导向轮向前移动即可完成水平方向的位置调整。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单元包含静电绳和配重块,所述导向轮与曳引轮通过三条静电绳传动连接,三条静电绳的后部下端固定连接配重块的上端。在需要调整夹具单元的高低时,伺服电机一带动曳引轮转动,曳引轮带动静电绳移动,静电绳可直接带动夹具单元移动,为避免能源消耗,设置有配重块,可在不需要调整位置时可通过配重块对夹具单元进行
平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单元包含夹具座和夹持气缸,三条静电绳的前部下端固定连接夹具座的上端,所述夹具座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夹具块,两个夹具块内部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气缸。当夹具座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可启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伸长,对目标进行夹持。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卷单元,所述上卷单元包含伺服电机二、支架、夹头、滑差轴、电动气缸二和U型托架,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二的下端,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架的下端,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支架右侧固定连接夹头,所述夹头可拆卸连接滑差轴的一端,所述滑差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气缸二底端,两个电动气缸二的顶端固定连接U型托架的底端。由于夹持气缸无法与光学膜直接接触,因此设置有上卷单元,可将光学膜卷附在滑差轴,由夹持气缸夹持滑差轴,可避免因夹持受力不均造成光学膜损坏,使用时将光学膜牵引至滑差轴上固定即可进行上卷,伺服电机二启动带动滑差轴转动,滑差轴可调整不同位置的张力,避免光学膜在上卷过程中造成损伤,在上卷完成后电动气缸二伸长,带动U型托架升高,从下方托住成卷的光学膜,此时夹头松开,滑差轴及光学膜卷可通过夹具单元夹持转运。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吸附平台单元,所述吸附平台单元包含平台底座、吸附平台和吸附孔,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四个平台底座的底端,四个平台底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吸附平台的下端四角,所述吸附平台的上端等距离开设有呈矩形分布的吸附孔。为保证光学膜在牵引上卷前保持平整,设置有吸附平台单元,使用时,将光学膜放置于吸附平台上端,此时吸附平台表面开设的吸附孔可对光学膜进行吸附,保持其在上卷前平整,无褶皱,可避免在上卷过程中造成损伤。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0017]1、可通过伺服电机二启动带动滑差轴转动,滑差轴可调整不同位置的张力,避免光学膜在上卷过程中造成损伤,在上卷完成后电动气缸二伸长,带动U型托架升高,从下方托住成卷的光学膜,此时夹头松开,滑差轴及光学膜卷可通过夹具单元夹持转运。可在不造成损伤的情况下对光学膜进行夹持转运。
[0018]2、通过滑差轴将光学膜卷起,可实现单次转运大量光学膜,提高转运效率。
[0019]3、本带导向轮夹持装置结构简单,转运效率高,且不会对光学膜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工作台、2龙门架、3动力单元、31伺服电机一、32气胀轴、33连接块、34曳引轮、4导向轮单元、41电动气缸一、42导向块、43旋转轴、44导向轮、5传动单元、51静电绳、52配重块、6夹具单元、61夹具座、62夹持气缸、7吸附平台单元、71平台底座、72吸附平台、73吸附孔、8上卷单元、81伺服电机二、82支架、83夹头、84滑差轴、85电动气缸二、86U型托架、9桌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1、动力单元3、导向轮单元4、传动单元5和夹具单元6;
[0026]工作台1:为矩形板状结构,工作台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龙门架2的下端,工作台1的下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桌腿9的上端;
[0027]动力单元3:包含伺服电机一31、气胀轴32、连接块33和曳引轮34,龙门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一31的底端,龙门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33的底端,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气胀轴32的一端,气胀轴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块33,气胀轴32的外部套接有曳引轮34;
[0028]工作台1用于承载主体单元,动力单元3用于为夹具单元6的移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动力单元(3)、导向轮单元(4)、传动单元(5)和夹具单元(6);工作台(1):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龙门架(2)的下端,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桌腿(9)的上端;动力单元(3):包含伺服电机一(31)、气胀轴(32)、连接块(33)和曳引轮(34),所述龙门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一(31)的底端,所述龙门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块(33)的底端,所述伺服电机一(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气胀轴(32)的一端,所述气胀轴(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块(33),所述气胀轴(32)的外部套接有曳引轮(34);导向轮单元(4):安装于龙门架(2)的前端;传动单元(5):安装于龙门架(2)前后端;夹具单元(6):安装于龙门架(2)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单元(4)包含电动气缸一(41)、导向块(42)、旋转轴(43)和导向轮(44),所述龙门架(2)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气缸一(41)的后端,两个电动气缸一(41)的前端固定连接导向块(42)的后端,两个导向块(42)之间转动连接旋转轴(43),所述旋转轴(43)外部套接有导向轮(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向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5)包含静电绳(51)和配重块(52),所述导向轮(44)与曳引轮(34)通过三条静电绳(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冲吴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轩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