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7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传动平带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端部,包括由上之下依次贴合的第一耐磨层、第一胶粘剂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胶粘剂层、骨架织物层、第三胶粘剂层、第二连接层、第四胶粘剂层、第二耐高温层和第二耐磨层,骨架织物层为聚氨酯PET或芳纶AR混纺织布,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的熔点相同,第一连接层热熔粘接在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之间,第二连接层热熔粘接在第三胶粘剂层和第四胶粘剂层之间,第二耐高温层采用丁腈粘胶层,其优点在于:一、在高速输送物件的状态下,传动带能够高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二、传动带不仅能够作为输送物件的输送带,也能够应用于机械传动中,作为传递动能的传动带。的传动带。的传动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带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

技术介绍

[0002]完成贴片工序的PCBA板需要通过传送机构运送到下一步工序,在传送机构中对PCBA板起到承载和运送作用的零件是传送带,现有技术的传送带存在的缺点是:1、耐高温性能差,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传送带的内壁与传动机构摩擦产生高温,使传送带容易熔化、变形或者断裂,无法对物品进行快速运输;2、使用范围窄,正因为目前的传送带耐高温性能不强,因此,运输物件的传送带无法应用于机械传动中的传动带,限制了传送带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以解决上述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传动平带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端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的第一耐磨层、第一胶粘剂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胶粘剂层、骨架织物层、第三胶粘剂层、第二连接层、第四胶粘剂层、第二耐高温层和第二耐磨层,骨架织物层为聚氨酯PET织布或芳纶AR混纺织布,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的熔点相同,第一连接层热熔粘接在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之间,第二连接层热熔粘接在第三胶粘剂层和第四胶粘剂层之间,第二耐高温层采用丁腈粘胶层。
[0006]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第一耐高温层,第一耐高温层粘接于第一耐磨层和第一胶粘剂层之间,第一耐高温层采用丁腈粘胶层。
[0007]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耐磨层采用防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或者采用导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
[0008]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二耐磨层采用防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或者采用导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
[0009]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连接层为TPU熔接层。
[0010]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二连接层为TPU熔接层。
[0011]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胶粘剂层、第二胶粘剂层、第三胶粘剂层和第四胶粘剂层均采用导静电胶粘剂层。
[0012]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第一胶粘剂层和第二胶粘剂层均采用高粘合胶粘剂层,第三胶粘剂层和第四胶粘剂层均采用导静电胶粘剂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优势:一、通过设置第二耐高温层和第二耐磨层,即使在高速输送物件的状态下,传动带上的第二耐磨层
与传送机构的辊筒快速摩擦并产生高温,第二耐高温层也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发生熔化、变形或者断裂,提高传动带的耐高温性能,适应高速输送物件的使用场景;二、本设计的传动带不仅能够作为输送物件的输送带,也能够应用于机械传动中,作为传递动能的传动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成品制造流程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01、第一耐磨层;02、第一耐高温层;03、第一胶粘剂层;04、第一连接层;05、第二胶粘剂层;06、骨架织物层;07、第三胶粘剂层;08、第二连接层;09、第四胶粘剂层;10、第二耐高温层;11、第二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至2所示,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传动平带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端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的第一耐磨层01、第一胶粘剂层03、第一连接层04、第二胶粘剂层05、骨架织物层06、第三胶粘剂层07、第二连接层08、第四胶粘剂层09、第二耐高温层10和第二耐磨层11,骨架织物层06为聚氨酯PET织布或芳纶AR混纺织布,第一连接层04和第二连接层08的熔点相同,第一连接层04热熔粘接在第一胶粘剂层03和第二胶粘剂层05之间,第二连接层08热熔粘接在第三胶粘剂层07和第四胶粘剂层09之间,第二耐高温层10采用丁腈粘胶层。
[0020]所述PET织布包括若干径向PET丝和若干纬向PET丝,径向PET丝和纬向PET丝交错布置。
[0021]相比采用尼龙内芯的传动带,PET织布作为内芯不受环境湿度影响,不会吸水变形,加上PET织布抗蠕变性好,能保证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有效防止传动带长期使用后尺寸变长出现打滑,减少技术员维护的成本,并且PET织布柔软度高实现传动带能套装在较小直径的辊筒上,该辊筒通过功率较小的电机便可驱动,直径较小的辊筒和功率较小的电机价格较低,节省了传送机构的制造成本。
[0022]在传动平带与驱动辊筒接触的一面,设置第二耐高温层10,第二耐高温层10通过第四胶粘剂层09与第二连接层08连接,再在第二耐高温层10表面粘接第二耐磨层11,第二耐磨层11在与驱动辊筒连接的时候,起到耐磨的功能,避免传动平带表面由于长期摩擦而打滑,保证驱动的可靠性,第二耐高温层10采用丁腈粘胶层,在将传动平带用于高速运输产品或者用于传动连接时,由于摩擦而产生高温,第二耐高温层10以其耐高温性能(耐高温达100℃),从而适应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在传动平带与待输送物件接触的一面,设置第一耐磨层01,有利于提高传动平带与物件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物件时精度更高、更稳定。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优势:一、通过设置第二耐高温层10和第二耐磨层11,即使在高速输送物件的状态下,传动带上的第二耐磨层11与传送机构的辊筒快速摩擦并产生高温,第二耐高温层10也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发生熔化、变形或者断裂,
提高传动带的耐高温性能,适应高速输送物件的使用场景;二、本设计的传动带不仅能够作为输送物件的输送带,也能够应用于机械传动中,作为传递动能的传动带
[0024]在本设计中,还包括第一耐高温层02,第一耐高温层02粘接于第一耐磨层01和第一胶粘剂层03之间,第一耐高温层02采用丁腈粘胶层,通过设置第一耐高温层02,使传动平带外表面也能够适应高温环境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传动平带的耐高温性能,并且在输送物件时,能够起到缓冲的功能。
[0025]所述第一耐磨层01采用防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或者采用导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
[0026]丁腈橡胶的耐磨性能优越,利于提高摩擦力以及提高传动平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抗静电材料分为防静电材料和导静电材料,防静电材料的原理是抑制摩擦表面产生静电,而导静电材料的原理是将产生的静电快速将外部介质传递,因此,第一耐磨层01采用防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或者采用导静电耐磨丁腈橡胶层均可以达到抗静电的能力,由于导静电材料的硬度一般比防静电的硬度大,在将传动平带作为输送物件使用时,可以设置第一耐高温层02,即丁腈粘胶层,使带体偏软,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与第一连接层04的剥离强度。
[0027]所述第二耐磨层11采用防静电耐磨丁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所述传动平带具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的第一耐磨层、第一胶粘剂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胶粘剂层、骨架织物层、第三胶粘剂层、第二连接层、第四胶粘剂层、第二耐高温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骨架织物层为聚氨酯PET织布或芳纶AR混纺织布,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熔点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层热熔粘接在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和所述第二胶粘剂层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层热熔粘接在所述第三胶粘剂层和所述第四胶粘剂层之间,所述第二耐高温层采用丁腈粘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耐高温层,所述第一耐高温层粘接于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一胶粘剂层之间,所述第一耐高温层采用丁腈粘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厚、可齿接的高性能传动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佶新材料制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