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37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弹性机器带本体,所述弹性机器带本体包括底面传动层,所述底面传动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架桥连接层,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上端面设置有主体拉力层,所述主体拉力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架桥连接层,所述第二架桥连接层上端面设置有表面输送层,所述表面输送层上端面开设有沟槽花纹层,所述沟槽花纹层呈纵向分布于所述输送层上;该弹性机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复合、开裁、齿接以及检验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彻底解决了弹性机器带弯曲翘边产生皮带印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且将弹性机器带表面摩擦系数提升到大于1.8,从而提高了输送握持力。了输送握持力。了输送握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带
,具体为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不论进口或国产的弹性机器带在高端设备特别是光伏太阳能设备应用都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1)由于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的原因,目前国内外的弹性机器带都存在弯曲翘边通病,会造成输送产品因有皮带印而不合格率高的症状;(2)由于材料配方原因,目前弹性机器带表面摩擦系数大都在0.5~1.0左右,所以输送产品时常因握持力不够而打滑造成制品不能精确定位和被划伤症状;(3)为了解决弯曲造成皮带印问题,国内供应商往往是采取弹性机器带后加工磨边或倒角手段,但因弹性机器带是弹性体而加工难度高、效率低、精度差,故存在加工成本高同时也不能有效避免皮带印产生,另还存在粉尘污染和对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包括弹性机器带本体,所述弹性机器带本体包括底面传动层,所述底面传动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架桥连接层,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上端面设置有主体拉力层,所述主体拉力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架桥连接层,所述第二架桥连接层上端面设置有表面输送层,所述表面输送层上端面开设有沟槽花纹层,所述沟槽花纹层呈纵向分布于所述输送层上。
[0006]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与第二架桥连接层的结构一致,且第一架桥连接层与第二架桥连接层均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树酯胶粘涂层,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与第二架桥连接层的厚度为0.05mm。
[0007]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以及表面输送层的宽度一致。
[0008]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以及表面输送层均通过粘接方式相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底面传动层为PUR防静电或导电弹性体底面层,所述主体拉力层为TPU弹性体拉力骨架层,所述表面输送层为热塑性高握持聚合物层。
[0010]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0.7

1.0mm,所述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15

0.35mm,所述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
[0011]作为进一步阐述,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S1:配料:一般情况下,弹性机器带配料由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层、表面输送层以及沟槽花纹层组成,其中,弹性机器带的总厚度为1.0

1.5mm,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0.7

1.0mm,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15

0.35mm,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第一架桥连接层及第二架桥连接层厚度均为0.05mm。
[0013]步骤S2:复合:连续线复合时,弹性机器带一定要保持张紧状态,保持弹性机器带表面清洁平整,复合到最后一车或中途停机时要充分冷却,然后泄压放松。
[0014]步骤S3:开裁:开裁包括直边、开裁以及打齿;
[0015]直边:以复合相对对齐一边为基准,小心修出弹性机器带的基准边。
[0016]开裁:以基准边为准,按尺寸开裁,一般宽度允许公差
±
0.2mm,长度公差
±
5mm,根据订制带长预缩短3%~8%。
[0017]打齿:用高精度自动打齿机根据弹性机器带不同尺寸用不同刀模冲压出以下齿形接口。
[0018]步骤S4:齿接:先检查齿形接口有否缺尖崩口,后将接头清扫清洗,对接插合平放热压机加热模板,在接头两边放置跟弹性机器带同厚的垫带,然后在接头表面垫上相同纹格的硅胶压纹垫,要注意齿口要精准对正,并且要保证直线度。接头下机后,清理、整理接头,保证接头整洁、美观。
[0019]步骤S5:检验入库:在带身上喷码产品LOGO、型号、尺寸、制造商名称和生产日期,由检验员检验,再包装入库。
[0020]作为进一步阐述,当步骤S1中弹性机器带的厚度为1.0mm时,其中,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0.7mm,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15mm,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第一架桥连接层及第二架桥连接层厚度均为0.05mm;当弹性机器带的厚度为1.2mm时,其中,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0.8mm,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25mm,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第一架桥连接层及第二架桥连接层厚度均为0.05mm;当弹性机器带的厚度为1.5mm时,其中,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1.0mm,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35mm,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第一架桥连接层及第二架桥连接层厚度均为0.05mm。
[0021]作为进一步阐述,当步骤S2中制作弹性机器带的总厚度为1.0mm时,设定的温度为150

160℃,复合线的速度为0.7M/min,1号鼓硫机压力为6MPa,2号鼓硫机压力为4MPa;当制作弹性机器带的总厚度为1.2mm时,设定的温度为 150

160℃,复合线的速度为0.6M/min,1号鼓硫机压力为7MPa,2号鼓硫机压力为5MPa;当制作弹性机器带的总厚度为1.5mm时,设定的温度为170

180℃,复合线的速度为0.5M/min,1号鼓硫机压力为8MPa,2号鼓硫机压力为6MPa。
[0022]作为进一步阐述,其中步骤S4的齿接类型为齿接型,热压温度为 160

180℃,保温时间为2

3min,设定压力为2

3MPa,下机温度为40℃以下。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特制模具将弹性机器带输送表面做成纵向沟槽花纹层形状,彻底解决了弹性机器带弯曲翘边产生皮带印问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且通过复合、开裁、齿接以及检验入库各步骤之间的配合,使得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能够制成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能够将弹性机器带表面摩擦系数提升
到大于1.8,从而提高了输送握持力,彻底解决了弹性机器带输送制品打滑问题,保证产品输送能精确定位和提升了生产效率;且弹性机器带的结构新颖设计和配方工艺改良,使得沟槽花纹层弹性机器带不需磨边和倒角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现有弹性机器带所有存在缺陷,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机器带本体,所述弹性机器带本体包括底面传动层,所述底面传动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架桥连接层,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上端面设置有主体拉力层,所述主体拉力层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架桥连接层,所述第二架桥连接层上端面设置有表面输送层,所述表面输送层上端面开设有沟槽花纹层,所述沟槽花纹层呈纵向分布于所述输送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与第二架桥连接层的结构一致,且第一架桥连接层与第二架桥连接层均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树酯胶粘涂层,所述第一架桥连接层与第二架桥连接层的厚度为0.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以及表面输送层的宽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以及表面输送层均通过粘接方式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传动层为PUR防静电或导电弹性体底面层,所述主体拉力层为TPU弹性体拉力骨架层,所述表面输送层为热塑性高握持聚合物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0.7

1.0mm,所述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15

0.35mm,所述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7.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一种超高握持力纵向沟槽花纹弹性机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配料:一般情况下,弹性机器带配料由底面传动层、第一架桥连接层、主体拉力层、第二架桥连接层、表面输送层以及沟槽花纹层组成,其中,弹性机器带的总厚度为1.0

1.5mm,表面输送层及沟槽花纹层的厚度为0.7

1.0mm,主体拉力层的厚度为0.15

0.35mm,底面传动层的厚度为0.05mm,第一架桥连接层及第二架桥连接层厚度均为0.05mm。步骤S2:复合:连续线复合时,弹性机器带一定要保持张紧状态,保持弹性机器带表面清洁平整,复合到最后一车或中途停机时要充分冷却,然后泄压放松。步骤S3:开裁:开裁包括直边、开裁以及打齿;直边:以复合相对对齐一边为基准,小心修出弹性机器带的基准边。开裁:以基准边为准,按尺寸开裁,一般宽度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佶新材料制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