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65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包括淋溶装置、玻璃片、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淋溶装置顶部由玻璃片密封、底部由底板密封,所述玻璃片设有注入孔和出气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连通淋溶装置底板;所述氨吸收装置通过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肥料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持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充分采集,从而使得测定结果更精确、更全面。更全面。更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模拟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全球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自2011年至2021年肥料年均产量达到6千万余吨,肥料年均用量为近6千万吨。如此庞大的肥料产量和用量核心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利用率过低,我国的氮肥利用率一般在30%

40%,钾肥利用率一般不超过50%,磷肥利用率仅为15%

25%。我国肥料利用率低除却农民不合理施肥措施外,主要是由于挥发作用(氨挥发)、土壤固定作用(磷固定)、降水的淋溶作用(钾淋溶)等客观因素造成肥料不必要损失。
[0003]目前淋溶装置或氨挥发装置是检测肥料损失的便捷有效途径,但是针对淋溶、氨挥发等单一研究内容设计的装置较为简易,无法实现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精确采集,公开号为CN114002007A的专利申请,是分析土壤淋溶的装置,无法检测土壤氮素挥发损失量;公开号为CN205404418U的专利申请,是氨挥发吸收装置,无法检测土壤磷素和钾素淋溶损失量;公开号为CN207133286U的专利申请,可将淋溶和氨挥发于一体检测的土柱装置,其设计将氨气通过含有磷酸甘油的海绵进行吸收,存在氨气挥发量大无法全部吸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常规装置氨气吸收不充分、试验结果不精确等缺点,提供一种可用于肥料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持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包括淋溶装置、玻璃片、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淋溶装置为圆柱形筒体结构,所述淋溶装置顶部由玻璃片密封、底部由底板密封,所述玻璃片设有注入孔和出气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为中空半球形结构,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顶部连通淋溶装置底板、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氨吸收装置包括三个吸收瓶,所述吸收瓶内装有硼酸吸收液,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橡胶管连通,所述氨吸收装置通过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
[0006]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第二橡胶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进气端在前端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在后端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首个所述吸收瓶通过第一橡胶管连通玻璃片出气孔,所述第一橡胶管出气端位于吸收瓶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尾端所述吸收瓶插接第三橡胶管,所述第三橡胶管进气端在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位置设有真空泵。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1)本技术用于实验室内检测,无需大田选区、不受自然降水和地势等环境因素干扰、避免田间取样耗时耗力的复杂操作,操作简便、采集流程迅速。
[0009](2)本技术能实现肥料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持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充分采集,从而使得测定结果更精确、更全面。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淋溶装置底板俯视图;
[0012]图3是淋溶液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淋溶装置;2、玻璃片;3、淋溶液收集装置;4、玻璃吸收瓶;5、第二橡胶管;6、第一橡胶管;7、第三橡胶管;8、真空泵;9、注入孔;10、底板;11、通孔;12、出液口;13、橡胶塞;1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包括淋溶装置1、玻璃片2、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3和真空泵8;所述淋溶装置1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并通过支架14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淋溶装置1顶部由玻璃片2密封、底部由底板10密封,所述玻璃片2设有注入孔9和出气孔,所述底板10上设有若干通孔11;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3为中空半球形结构,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3顶部连通淋溶装置1底板10、底部设有出液口12。
[0016]所述氨吸收装置包括三个玻璃吸收瓶4,所述玻璃吸收瓶4瓶口由橡胶塞13密封,三个所述玻璃吸收瓶4之间依次通过第二橡胶管5连通,所述玻璃吸收瓶4内装有硼酸吸收液,所述第二橡胶管5进气端在前端玻璃吸收瓶4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在后端玻璃吸收瓶4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首个所述玻璃吸收瓶4通过第一橡胶管6连通玻璃片2出气孔,所述第一橡胶管6出气端位于玻璃吸收瓶4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下;尾端所述玻璃吸收瓶4插接第三橡胶管7,所述第三橡胶管7进气端在硼酸吸收液液面之上,出气端位置设有真空泵8。
[0017]工作原理:
[0018](1)在淋溶装置1底板10上放一张滤纸(避免土壤下漏),称取2.5kg烘干、过16目钢筛混匀的土壤加入淋溶装置1中;
[0019](2)取1g常规18

18

18复合肥(含氮磷钾)溶于50ml蒸馏水后加入淋溶装置1内,盖上玻璃片2密封;
[0020](3)通过注入孔9向淋溶装置1中添加蒸馏水使土壤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然后取200mL蒸馏水加入淋溶装置1中模拟田间降水肥料淋溶过程,淋溶液收集在淋溶液收集装置3中;
[0021](4)开启真空泵8通过抽气减压的方式将挥发至空气中的氨吸入硼酸吸收液内,所述硼酸吸收液中含有2%硼酸和甲基红

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使得氨气被硼酸吸收液吸收固定,实现氨挥发采集;
[0022](5)最后取出淋溶装置1内土柱,取样,于阴凉处自然晾干后研磨,然后过16目钢筛用于氮磷钾测定样品;
[0023](6)土壤氨挥发量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氮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磷通过Olsen法
测定,钾通过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淋溶和氨挥发一体化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淋溶装置、玻璃片、氨吸收装置、淋溶液收集装置和真空泵;所述淋溶装置为圆柱形筒体结构,所述淋溶装置顶部由玻璃片密封、底部由底板密封,所述玻璃片设有注入孔和出气孔,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为中空半球形结构,所述淋溶液收集装置顶部连通淋溶装置底板、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氨吸收装置包括三个吸收瓶,所述吸收瓶内装有硼酸吸收液,三个所述吸收瓶之间依次通过橡胶管连通,所述氨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一刘峰彭智宋海妹单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