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34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包括箱座,箱座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臂组件和丝杆传动模块,箱座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曲臂机构和若干束缚模块,曲臂机构的内壁与丝杆传动模块传动连接,曲臂机构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的旋轴,旋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推板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激光发射头、深度摄像头和筒座,筒座的前部设置有测压环,测压环与筒座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激光发射头、深度摄像头和筒座在推板表面的圆周阵列设置,从而能够对穿刺注射器的注穿刺射位置进行有效电辅助标定。注穿刺射位置进行有效电辅助标定。注穿刺射位置进行有效电辅助标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麻醉科就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或其它医学检查的科室,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患者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麻醉学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通常用于手术或急救过程中;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时候,通常会用到穿刺针,穿刺时通常是医生凭经验和感觉对穿刺部位进行麻醉,但是,手动操作难免会出现失误和偏差,这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缺少必要的穿刺固定装置。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2006757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上述装置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保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调节放置板的倾斜角度以及固定机构对准的方向,保证穿刺针能够准确对准穿刺部位,提高了穿刺的精准度,但是上述装置在穿刺作业时缺乏必要的电动式辅助定位标定结构,因而在穿刺精度提升效果上有限,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来解决现有装置在穿刺作业时缺乏必要的电动式辅助定位标定结构,因而在穿刺精度提升效果上有限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包括箱座,所述箱座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臂组件和丝杆传动模块,所述箱座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曲臂机构和若干束缚模块,所述曲臂机构的内壁与丝杆传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曲臂机构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的旋轴,所述旋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激光发射头、深度摄像头和筒座,所述筒座的前部设置有测压环,所述测压环与筒座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压力传感器,所述测压环的内部卡接有注射器,所述筒座的内部且相邻注射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性缓冲件,所述测压环的内部且相邻注射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测距探头,所述弹性缓冲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标板,所述标板的端面固定安装有臂压囊。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激光发射头、深度摄像头和筒座在推板表面的圆周阵列设置,从而能够对穿刺注射器的注穿刺射位置进行有效电辅助标定;
[0008]注射器注射作业前,激光发射头发射激光标线,继而对注射器的注射位置进行有
效标定,且注射器工作前,激光发射头的位置正对穿刺点,注射器则与激光发射头呈错位设置;
[0009]测距探头用于实时监测注射器与待穿刺位置的间距,当测距探头监测到注射器与待穿刺位置的间距到达设定间距时,旋转旋动,从而使注射器旋动至激光发射头的标定位置,当注射器与穿刺位置标定完毕后,标板对注射位置进行二次标定,深度摄像头用于对穿刺作业进行实时影像记录,并提高操作者观测时的实时性和精确性。
[0010]2)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待穿刺的手臂放置于托臂弧面中,手臂放置后,束缚模块呈托臂弧面的上方对患者手臂进行限位作业,束缚模块初步限位完毕后,抽吸泵向补压腔的内部充气,直至气压探头的监测值到达设定值,当气压探头的监测值到达设定值后,抽吸泵停止工作,当患者手臂在穿刺过程中产生激烈反应或激烈晃动时,气压探头的监测值发生变化,当气压探头的数据变化幅度和数据变化值超过阈值时,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自动报警作业,通过声光报警以对患者和穿刺操作者进行提醒,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在进行穿刺作业时及使用者操作时的安全性。
[0011]3)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摇臂a、摇臂b、电动旋转台和摇臂c的设置,从而能够对注射器的空间注射位置和空间注射角度进行万向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本固定装置的操作灵活性。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固臂组件分别包括设置于箱座顶部的托臂弧面、相互隔绝且开设于箱座内部的通风腔和补压腔,所述托臂弧面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托囊,每个所述托囊的表面均与补压腔固定连通,所述箱座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压探头、抽吸泵和单片机,所述气压探头的监测端延伸至补压腔的内部,所述抽吸泵的端口与补压腔固定连通,所述单片机的端口与气压探头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气压探头配合的声光报警器,所述箱座的侧面安装有一组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件,所述托臂弧面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孔组。
[0014]进一步,所述通风件包括与通风腔固定连通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壁由外至内依次固定安装有滤芯、三爪支架和电热丝,所述三爪支架的内部安装有轴流风机。
[0015]进一步,所述通风孔组和托囊在托臂弧面的表面呈两两间隔设置,所述托囊为半环状结构,所述托囊为橡胶材质,所述托囊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一组呈规则分布的弧形垫块。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待穿刺的手臂放置于托臂弧面中,手臂放置后,束缚模块呈托臂弧面的上方对患者手臂进行限位作业,束缚模块初步限位完毕后,抽吸泵向补压腔的内部充气,直至气压探头的监测值到达设定值,当气压探头的监测值到达设定值后,抽吸泵停止工作,当患者手臂在穿刺过程中产生激烈反应或激烈晃动时,气压探头的监测值发生变化,当气压探头的数据变化幅度和数据变化值超过阈值时,单片机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自动报警作业,通过声光报警以对患者和穿刺操作者进行提醒,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在进行穿刺作业时及使用者操作时的安全性。
[0017]进一步,所述束缚模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束块,所述束块的表面与箱座滑动连接,所述束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箱座配合的锁位旋钮,一所述束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外束带,另一所述束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内束带,所述外束带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内束带的外壁固定设置有与魔术贴勾面配合的魔术贴毛面,所述外束带和内束带均为
皮质材质。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毛面的粘接式配合结构设置,从而使外束带和内束带能够快速连接为一体。
[0019]进一步,所述曲臂机构包括滑台,所述滑台的周侧面与箱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台通过丝杆传动模块驱动,所述滑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旋转台,所述电动旋转台的顶面铰接有摇臂a,所述摇臂a的端部铰接有摇臂b,所述摇臂b的端部铰接有摇臂c,所述摇臂a与电动旋转台的相对表面之间、摇臂b与摇臂a的相对表面之间、摇臂c与摇臂b的相对表面之间均铰接有调角推杆,所述旋转电机的表面与摇臂c固定连接,所述旋轴的周侧面与摇臂c转动连接。
[0020]进一步,所述摇臂c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角度板,所述摇臂b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与角度板配合的标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包括箱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座(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固臂组件和丝杆传动模块(2),所述箱座(1)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曲臂机构和若干束缚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机构的内壁与丝杆传动模块(2)传动连接,所述曲臂机构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旋转电机(3)驱动的旋轴(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板(5),所述推板(5)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激光发射头(6)、深度摄像头(7)和筒座(10),所述筒座(10)的前部设置有测压环(8),所述测压环(8)与筒座(10)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一组压力传感器(9),所述测压环(8)的内部卡接有注射器(35),所述筒座(10)的内部且相邻注射器(35)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性缓冲件(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环(8)的内部且相邻注射器(35)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测距探头(12),所述弹性缓冲件(1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标板(13),所述标板(13)的端面固定安装有臂压囊(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穿刺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臂组件分别包括设置于箱座(1)顶部的托臂弧面(15)、相互隔绝且开设于箱座(1)内部的通风腔和补压腔,所述托臂弧面(1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托囊(16),每个所述托囊(16)的表面均与补压腔固定连通,所述箱座(1)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气压探头(17)、抽吸泵(18)和单片机(19),所述气压探头(17)的监测端延伸至补压腔的内部,所述抽吸泵(18)的端口与补压腔固定连通,所述单片机(19)的端口与气压探头(17)电连接,所述单片机(19)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气压探头(17)配合的声光报警器(20),所述箱座(1)的侧面安装有一组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件(21),所述托臂弧面(1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呈线性阵列分布且与通风腔连通的通风孔组(22);所述通风件(21)包括与通风腔固定连通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壁由外至内依次固定安装有滤芯、三爪支架和电热丝,所述三爪支架的内部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通风孔组(22)和托囊(16)在托臂弧面(15)的表面呈两两间隔设置,所述托囊(16)为半环状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