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06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包括乳胶垫、金属板、固定框、连接块和穿刺针头,所述乳胶垫的外侧设置有限制于患者躯体外的两根绑带,所述金属板设置于乳胶垫的外侧,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该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通过设置的安装架、安装板、固定框、和第一挤压机构与第二挤压机构,以及连接块表面所设置的第一凸杆、第二凸杆、第三凸杆和第四凸杆的结构设计,使得与出药口组装完成后的穿刺针头紧密性可得到有效保障,组装对接后的紧密程度更高,可有效防止对接完成后穿刺针头与出药口之间出现意外松动的现象,避免出现造影剂或其他药剂的意外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意外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意外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针对有冠状动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的治疗,是属于一种小型的微创手术,主要是将各种治疗用的器械送入心脏或血管部位来实现治疗,创伤小,痛苦小,疗效更好更安全。
[0003]我国公开专利,申请号为:“202021417021.0”,专利名称为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该装置包括针筒,针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针头,针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穿刺针的表面设置有软胶针管;通过设置的卡块卡接在卡槽内能够将保护壳固定在支撑板上,使针筒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防止外界细菌对针筒内进行污染,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针筒外界并没有良好的抓握点位,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医护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施压推动,且在将介入针头插入至患者体内时,由于位于针头后方针筒存在,导致可能会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范围,在使用时容易导致医护人员扎针错位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具备对针头与针筒之间进行拆卸展开医护人员视野,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扎针利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心血管介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针头的观察与插入利用存在不便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包括乳胶垫、金属板、固定框、连接块和穿刺针头;
[0008]所述乳胶垫的外侧设置有限制于患者躯体外的两根绑带;
[0009]所述金属板设置于乳胶垫的外侧,所述金属板的表面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引流筒,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架的一侧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引流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注药口和出药口;
[0010]所述固定框设置于安装板的表面,所述固定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
[0011]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安装于固定框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开口的位置处,所述连接块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凸杆、第二凸杆、第三凸杆以及第四凸杆。
[0012]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于固定框的内部,所述第一凸杆、第二凸杆、第三凸杆与第四凸杆的长度均不同,所述第一凸杆与第四凸杆均位于固定框的内侧,所述第二凸杆与第三凸杆均位于固定框的外侧。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均包括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以
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均为圆柱形设计且内壁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设有螺纹路,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封盖,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的表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五凸杆,所述第五凸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通过通槽突出至第二连接筒外侧且与第三凸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第二凸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突出至第一连接筒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的表面相接触。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均通过螺纹封盖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与螺纹封盖的接触面均贯穿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二滑块的表面设有通过第二弹簧以及插口突出至第二固定板左侧的连接杆主体。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主体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设有第三凸板,所述第三凸板的表面贯穿插接有金属杆,两个所述金属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固定块,且相远离的一端设有第四凸板,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陷槽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两个所述第三凸板的相对面均设有与固定块相吸附的磁铁圈,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穿刺针头相适配的限位框。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主体包括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设有限位插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通过限位插杆与卡槽相互卡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设有第五凸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之间开设有空腔,且该空腔内转动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右侧面突出至第二固定板的右侧且与第三凸杆相互靠近的位置处,所述承接板的顶面一体成型有突出至第五凸板左侧的限位板。
[0017]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外侧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表面设有与第三凸杆相互接触的金属块。
[0018]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筒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之间贯穿开设有弧形通口,所述凸块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通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套环的表面一体成型有插接于弧形通口内且与第二橡胶垫紧密接触的弧形板。
[0019]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凸起,所述安装架的表面设有位于第一凸起上方的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连接有输出端一体成型有第二凸起的螺栓,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的表面相接触。
[0020]进一步,所述安装架的表面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的俯视形状为“7”字形结构设计,所述第二凸板的内侧与安装板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凸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道,且引流筒的右端面与注药口通过该通道突出至第二凸板的右侧面。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通过设置的安装架、安装板、固定框、和第一挤压机构与第二挤压机构,以及连接块表面所设置的第一凸杆、第二凸杆、第三凸杆和第四凸杆的结构设计,使得与出药口组装完成后的穿刺针头紧密性可得到有效保障,组装对接后的紧密程度更高,可有效防止对接完成后穿刺针头与出药口之间出现意外松动的现象,避免出现
造影剂或其他药剂的意外渗漏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0024]2、该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通过安装板与安装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并在安装板与安装架之间设置第一凸板、螺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使得整个安装板具备角度调整的效果,便于后期对组装后的穿刺针头插入患者体内的角度进行微调,实用性更强,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凸板和第一弹簧,可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来实现对安装板复位以及限制效果,使得安装板在调节角度后的所处状态更加稳定,避免随意晃动。
[0025]3、该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主体、第三凸板、金属杆、固定块以及第一橡胶垫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利用固定块与第一橡胶垫实现对穿刺针头的夹持取出效果,取出操作更加安全方便,预防扎伤,同时,通过设计的第四凸板、承接板以及限位板,在进行穿刺针头取出时即可将位置变动后的第一凸杆、第二凸杆、第三凸杆以及第四凸杆的位置角度进行复位操作,无需另外进行单独复位处理。
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乳胶垫(1)、金属板(2)、固定框(6)、连接块(7)和穿刺针头(10);所述乳胶垫(1)的外侧设置有限制于患者躯体外的两根绑带(11);所述金属板(2)设置于乳胶垫(1)的外侧,所述金属板(2)的表面设有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板(214),所述安装板(214)的内部设有引流筒(4),所述安装板(214)与安装架(21)的一侧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引流筒(4)的两端分别设有注药口(41)和出药口(42);所述固定框(6)设置于安装板(214)的表面,所述固定框(6)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两个开口(62),所述固定框(6)的表面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63)和两个第二固定板(64),两个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固定板(63)与第二固定板(64)的相对面分别安装有第一挤压机构(200)和第二挤压机构(300);两个所述连接块(7)分别安装于固定框(6)的表面且靠近所开设开口(62)的位置处,所述连接块(7)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凸杆(71)、第二凸杆(72)、第三凸杆(73)以及第四凸杆(7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转动连接于固定框(6)的内部,所述第一凸杆(71)、第二凸杆(72)、第三凸杆(73)与第四凸杆(74)的长度均不同,所述第一凸杆(71)与第四凸杆(74)均位于固定框(6)的内侧,所述第二凸杆(72)与第三凸杆(73)均位于固定框(6)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0)和第二挤压机构(300)均包括有第一连接筒(631)和第二连接筒(641)以及第二弹簧(60),所述第一连接筒(631)与第二连接筒(641)均为圆柱形设计且内壁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设有螺纹路,所述第一连接筒(631)与第二连接筒(64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封盖(106),所述第一连接筒(631)与第二连接筒(641)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与第二弹簧(60)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107)与第二滑块(108),所述第一连接筒(631)与第二连接筒(641)的表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滑块(108)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五凸杆(1081),所述第五凸杆(1081)远离第二滑块(108)的一端通过通槽突出至第二连接筒(641)外侧且与第三凸杆(73)远离连接块(7)的一端相接触,所述第二凸杆(72)远离连接块(7)的一端突出至第一连接筒(631)的内侧且与第一滑块(107)的表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临床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631)与第二连接筒(641)均通过螺纹封盖(106)分别与第一固定板(63)和第二固定板(64)相互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64)与螺纹封盖(106)的接触面均贯穿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二滑块(108)的表面设有通过第二弹簧(60)以及插口突出至第二固定板(64)左侧的连接杆主体(100)。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岳杨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武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