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补强方法及测试工装、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结构、补强方法以及用于补强结构的测试工装和测试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补强方法,以及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的测试工装、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目前主要关注及研究的重点为其承载性能及抗扭性能,在止动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对缠绕轴转动过程中止动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0003]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在缠绕轴上开槽来实现缠绕轴的止动性能,但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另一种是通过在槽孔内粘接L性复材角板的方式来提高止动槽的止动性能,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缠绕轴的止动性能,但还是难以满足实际工况需求。因此,进一步提升缠绕轴止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对缠绕轴止动性能提升的效果不够理想,且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包括圆筒状且两端贯通的2D缠绕轴(1),2D缠绕轴(1)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其外侧壁上设有三个尺寸及结构相同且沿轴向沿伸、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止动槽,止动槽为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金属角盒(2);所述金属角盒(2)设置在止动槽内;所述金属角盒(2)包括第一侧板(8)、与第一侧板(8)侧边相连接的第二侧板(9),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两端部的两个端板(10);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止动槽两侧壁之间的夹角相同,且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的外侧壁分别固粘在所述止动槽两侧壁上,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的外边沿分别与所述2D缠绕轴(1)外侧壁齐平;所述两个端板(10)的外侧壁与所述止动槽两端侧壁固粘,两个端板(10)外边沿与所述2D缠绕轴(1)外侧壁齐平;此处齐平指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及两个端板(10)的外边沿与2D缠绕轴(1)外侧壁的形状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角盒(2)采用高温合金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角盒(2)的两个端板(10)与第一侧板(8)为圆弧过渡连接,与第二侧板(9)为直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的外侧壁分别通过高温胶固粘在止动槽的两侧壁上,所述两个端板(10)的外侧壁分别通过高温胶固粘在止动槽的两端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槽沿轴向沿伸的两侧壁之间夹角为95
°‑
110
°
,夹角所对的一侧为开口,其开口朝向2D缠绕轴(1)的外侧壁,长度小于2D缠绕轴(1)的长度,所述止动槽沿径向的深度与2D缠绕轴(1)壁厚相一致;所述止动槽两端距离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1)两端距离相等;所述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及两个端板(10)的厚度为1.5
‑
2mm。6.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方法,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
‑
5任一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预设尺寸要求加工2D缠绕轴(1)毛坯料,使2D缠绕轴(1)毛坯料为两端贯通的圆筒状;2)在步骤1)完成加工的2D缠绕轴(1)毛坯料的外侧壁上加工三个尺寸及结构相同,且沿轴向沿伸、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止动槽;3)根据止动槽尺寸及结构,加工得到三个金属角盒(2);4)在金属角盒(2)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及两个端板(10)的外侧壁上分别涂抹固粘剂;5)将三个金属角盒(2)分别嵌设固粘在止动槽内,保证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以及两个端板(10)的外边沿分别与2D缠绕轴(1)的外侧壁齐平,得到2D缠绕轴补强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2D缠绕轴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固粘剂为高温胶;
步骤4)中,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朝阳,陈旭,田录录,张煜雯,吴亚明,王佳民,成来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