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防撞梁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防撞梁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试验项目中,侧面柱碰试验是碰撞的必须测试的一项。试验按C
‑
NCAP的试验程序进行,滑动或驱动车辆横向至刚性柱,使车辆驾驶员侧与刚性柱发生碰撞。通过碰撞后测量假人受伤害情况并进行碰撞的评分,作为星级评定的指标。常规的车辆为应对柱碰试验,门槛与座椅横梁需具备足够吸能作用,保护车内人员免于受伤。然而为了提升门槛与座椅横梁的吸能效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提升车辆侧面柱碰撞性能的电池包防撞梁及车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包防撞梁,包括:
[0005]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具有用于连接电池包壳体的边梁的连接部;以及,
[0006]凸块,凸设于所述底座的前侧,所述凸块的前侧用以朝向侧面柱设置。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分设于所述凸块在纵向上两侧的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端具有用于连接电池包壳体的边梁的连接部;以及,凸块,凸设于所述底座的前侧,所述凸块的前侧用以朝向侧面柱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分设于所述凸块在纵向上两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分别沿前后向贯设于所述底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台阶套管,两个所述台阶套管一一对应地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侧沿向后弯折,形成有安装边板,所述安装边板用以贴设于边梁的下侧,所述安装边板沿上下方向贯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纵向呈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在前后方向上的截面呈自后向前渐缩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上侧面呈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凸块的下侧面呈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静,廖勇,陈祖兴,石峰俊,刘善英,赵汉兴,覃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