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13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包括若干组阻沙机构,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之间呈角度设置,若干组所述阻沙机构呈半蜂窝状布置;所述阻沙机构包括两立柱组件和阻沙网组件;所述立柱组件底部埋入地下;所述阻沙网组件安装在两所述立柱组件之间;其中,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上安装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用于连接地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防护面积,能对多向风沙流起到拦阻作用,达到多向风作用下风沙输送的动态平衡,从而提高防护效益。从而提高防护效益。从而提高防护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沙害防治及防护体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荒漠化危害问题,风沙危害成为沙漠交通干线安全运行的重要威胁。强烈的风沙活动可造成路面积沙、车辆和道路设施磨损,威胁行车安全,影响道路的安全运营。结合我国风沙环境特征开展道路沙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区域环境条件和风沙危害特征,结合当地的风速特点进行合理布设,才能在取得较好的输导功效的同时构建和完善防沙体系,确保道路的安全运营。
[0003]现有技术中,沙障布设方向为垂直于风向布置,但是在风向多变地区防护效果差,这些固沙措施的最大缺点是当存在多个有害风向时,风向与沙障斜交,沙粒向风向与沙障相交的钝角方向移动,造成沙障的阻沙效果降低。
[0004]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包括若干组阻沙机构,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之间呈角度设置,若干组所述阻沙机构呈半蜂窝状布置;所述阻沙机构包括:
[0007]两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底部埋入地下;
[0008]阻沙网组件,所述阻沙网组件安装在两所述立柱组件之间;
[0009]其中,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上安装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用于连接地面。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立柱组件包括:
[0011]立柱基础,所述立柱基础埋设在地下;
[0012]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的底部浇筑在所述立柱基础内,所述立柱本体的顶部伸出地面外;
[0013]其中,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立柱本体和一个所述立柱基础;所述加固件一端与所述立柱本体的顶部固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阻沙网组件包括阻沙网本体,所述阻沙网本体的两端通过铁丝固定绑扎在所述立柱本体上,所述阻沙网本体与地面垂直设置,所述阻沙网本体的底部固定埋入地下。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相邻两所述立柱本体之间安装有四根钢丝绳;其中两个所述钢丝绳水平平行设置在两所述立柱本体之间,另外两所述钢丝绳交叉设置在两所述立柱本体之间,四根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立柱本体之间;所述阻沙网本体通过锁定件安装在所述钢丝绳上。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锁定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锁扣,所述阻沙网本体通过若干所述锁扣固定安装在所述钢丝绳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加固件包括至少两斜拉筋,两所述斜拉筋顶部分别位于所述立柱本体的两侧;
[0018]所述斜拉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本体的顶部固接,所述斜拉筋的另一端通过地锚固定在地面上。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的阻沙网本体之间的夹角为120
°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阻沙网本体的底部埋入地下的高度为10cm~20cm。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斜拉筋与地面之间形成夹角Ф,Ф的范围为45
°
~60
°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所述阻沙网本体采用抗老化尼龙网,所述阻沙网本体的孔隙度为50%~60%,所述阻沙网本体的高度为1.50m~2.50m,所述阻沙网本体的孔径为1.0mm~2.0mm。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呈半蜂窝状布置的阻沙机构,可以避免当风向随季节改变后,直线型沙障与风向间的夹角转为斜交方式,沙粒沿风向与栅栏相交的钝角方向移动,造成栅栏阻沙效果降低的情况,采用半蜂窝状阻沙栅栏,可以增加防护面积,能对多向风沙流起到拦阻作用,达到多向风作用下风沙输送的动态平衡,从而提高防护效益。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基础与立柱本体的安装示意图;
[0029]其中,1、立柱基础;2、立柱本体;3、阻沙网本体;4、铁丝;5、钢丝绳;6、斜拉筋;7、地锚。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参照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包括若干组阻沙机构,相邻两阻沙机构之间呈角度设置,若干组阻沙机构呈半蜂窝状布置;阻沙机构包括:
[0033]两立柱组件,立柱组件底部埋入地下;
[0034]阻沙网组件,阻沙网组件安装在两立柱组件之间;
[0035]其中,相邻两阻沙机构共用一个立柱组件,立柱组件上安装有加固件,加固件用于连接地面;
[0036]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呈半蜂窝状布置的阻沙机构,可以避免当风向随季节改变后,直线型沙障与风向间的夹角转为斜交方式,沙粒沿风向与栅栏相交的钝角方向移动,造成栅栏阻沙效果降低的情况,采用半蜂窝状阻沙栅栏,可以增加防护面积,能对多向风沙流起到拦阻作用,达到多向风作用下风沙输送的动态平衡,从而提高防护效益。
[0037]进一步优化方案,立柱组件包括:
[0038]立柱基础1,立柱基础1埋设在地下;本实施例中,立柱基础1C30混凝土现浇;立柱基础1的尺寸为50cm
×
50cm
×
60cm;
[0039]立柱本体2;立柱本体2的底部浇筑在立柱基础1内,立柱本体2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阻沙机构,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之间呈角度设置,若干组所述阻沙机构呈半蜂窝状布置;所述阻沙机构包括:两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底部埋入地下;阻沙网组件,所述阻沙网组件安装在两所述立柱组件之间;其中,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上安装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用于连接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基础(1),所述立柱基础(1)埋设在地下;立柱本体(2);所述立柱本体(2)的底部浇筑在所述立柱基础(1)内,所述立柱本体(2)的顶部伸出地面外;其中,相邻两所述阻沙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立柱本体(2)和一个所述立柱基础(1);所述加固件一端与所述立柱本体(2)的顶部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沙网组件包括阻沙网本体(3),所述阻沙网本体(3)的两端通过铁丝(4)固定绑扎在所述立柱本体(2)上,所述阻沙网本体(3)与地面垂直设置,所述阻沙网本体(3)的底部固定埋入地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沙丘地形的半蜂窝状阻沙栅栏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立柱本体(2)之间安装有四根钢丝绳(5);其中两个所述钢丝绳(5)水平平行设置在两所述立柱本体(2)之间,另外两所述钢丝绳(5)交叉设置在两所述立柱本体(2)之间,四根所述钢丝绳(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立柱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英李琦韩峰吕乐乐王振强李文杰乔屹昊陶智忠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