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04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自攻螺套装备自动设备中的上料过程,具体分为上料过程中的分料动作和摆正动作,特别是在摆正动作中,利用两组落料孔“接住”自攻螺套,并增设可自由旋转的活动球板,活动球板的目的是:通过旋转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攻螺丝多用于轻量化汽车部件上的加强螺纹强度的紧固件,自攻螺套内外都有牙纹,嵌入塑料、铝合铸铁、铜等较软材料内,可以形成较高强度的内螺纹孔,对大批量自攻螺丝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多个自攻螺丝旋入指定孔位中,纯人工操作或者人工+电动+气动方式无法满足此类作业的高效生产要求,为此主要依赖于自动化设备。
[0003]对上述的自动化设备来说,具体分为上料和装配两个动作,特别针对上料这一动作来说,采用涡轮、振动盘、滚筒、钩螺丝等方式上料,将螺丝排序到振动导轨上,并输送到螺丝分配系统,通过分配系统分配螺丝并通过气管压力将螺丝送到锁嘴,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自动螺套来说,需要根据自攻螺套的攻丝方向或装配要求对其进行摆正,如:对此类自攻螺套的装配过程需要避免反装,否则会影响到后续的装配动作和抓取动作,而当前的上料动作仅仅是对多个自攻螺丝进行排序,在缺少摆正动作的状况下,导致装配动作和抓取动作中的螺纹攻丝方向不匹配,而影响到整体装配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解决当前自攻螺套自动装备过程中的上料过程中,因为对多个自攻螺丝缺少摆正动作,导致后续工作中的螺纹攻丝方向不匹配,而影响到整体装配过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分料结构和摆正结构,所述分料结构与摆正结构之间连接有滑料管,且分料结构包括料斗、锥帽套、螺旋片和驱动结构,所述摆正结构包括落料盒、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落料块,所述落料盒内部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开设有上仓和下仓,所述落料块在上仓中为水平滑动连接,所述下仓中滑动连接有推块,且下仓一端上端开设有取料口,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传动杆末端分别与落料块、推块相连接,所述落料块沿靠近取料口的方向开设有两个呈竖向分布的落料孔,所述上仓与下仓相交的位置上开设有一个对应落料孔的通孔,所述滑料管一端与上仓内部之间连通,且滑料管与落料孔之间相对应,所述滑料管另一端与料斗下侧中心点位置之间相连通,所述落料块内部转动安装有活动球板,所述活动球板内部开设有中转仓,所述落料盒一侧外壁滑动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杆分别贯穿滑动座、落料盒和落料块,且第二电机传动杆末端与活动球板圆心点位置之间相连接,所述落料盒外壁位置上开设有对应第二电机传动杆的通槽,所述取料口位于落料盒的右侧位置上,所述落料块、推块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在上仓、下仓中为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球板位于落料块的左侧位置,所述中转仓一端呈开口状,且中转仓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中转仓、落料孔、滑料管和通孔的内直径相等。
[000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上端安装有塔架,所述锥帽套位于料斗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螺旋片安装在锥帽套的圆周外壁上,且螺旋片与料斗下侧内壁之间相匹配,所述锥帽套上端中心点位置安装有三角立杆,所述三角立杆与塔架的中心点位置为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轴盘,所述轴盘安装在三角立杆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塔架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轴盘之间设置有皮带。
[000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帽套上端呈正圆锥状,且锥帽套下端呈倒圆锥状,所述料斗内部底端呈内凹状。
[000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帽套下表面位置上安装有多个分隔片,多个所述分隔片沿锥帽套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分隔片下表面中心点位置转动安装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上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口径大小与分隔片之间间距相匹配。
[000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帽套下侧中心点位置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中心点位置安装有呈竖向设置的内套杆,所述内套杆在三角立杆中为转动连接,所述塔架上端中心点位置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内套杆顶端之间相连接。
[00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下表面中心点位置安装有高清摄像头,且安装座下表面沿高清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安装座下表面安装有多个内拨片,多个所述内拨片沿安装座的圆心点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杆位于锥帽套内部的圆周外壁上转动安装有滑套,所述锥帽套内壁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内衬套,所述内衬套外壁与锥帽套内壁之间相匹配,且内衬套内壁位置上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部滑动安装有超声波振动器,所述超声波振动器安装在滑套上。
[0012]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自攻螺套装备自动设备的上料过程,具体分为上料过程中的分料动作和摆正动作,特别针对摆正动作来说,将落料盒分为上仓和下仓,其中在上仓中滑动连接的落料块作为“接住”自攻螺套的中转结构,在落料块增设两组落料孔,其中一个落料孔中增设活动球板,活动球板兼具有中转自攻螺套的功能,主要是用于调转自攻螺套的方向,此状态下,不需要增设额外的抓取结构对自攻螺套进行抓取,仅仅依靠自攻螺套的重力而落入到中转仓或落料孔中,以落料孔中的活动球板、落料孔可以兼具实现自攻螺套的送料、翻转自攻螺套的目的,在不干涉自攻螺套由滑料管落入到落料盒中的正常过程中,活动球板的旋转动作配合落料块的水平移动动作,确保每一个落入到下仓中的自攻螺套正反位置为预设位置,继而避免出现因为自攻螺套正反方向偏差而影响到后续动作;结合第1点的内容,在分料结构中采用自上而下螺旋送料+超声波高频振动的原理,在螺旋送料的过程,首先利用到超声波高频振动的原理,对批量自攻螺套进行初步排序,并沿着螺旋片滑下到料斗与锥帽套的中间位置,沿着滑料管进入到摆正结构中,而在自攻螺套进入到滑料管之前,首先利用到可持续旋转的锥帽套带动批量自攻螺套进行“振动排序”,同步利用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座上的内拨片对自攻螺套进行挤压,将自攻螺套以垂直向下的方向挤入到滑料管中,其目的是便于高清摄像头对自攻螺套进行图像摄取,避免自攻螺套因为错位的问题而影响到图像摄取效果,在此过程中,配合增设分隔环、分隔片,以及分隔片上开设的缺口、安装座上的内拨片,其缺口的目的是限制仅仅有单一个的自攻螺
套进入到分隔环中,避免出现多个自攻螺套一同进入到分隔环内部,出现自攻螺套堆积在滑料管上端而无法正常“挤入”到滑料管中,同理,内拨片在初始状态下,形成类似“网罩”的结构,避免在安装座并未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自攻螺套进入到分隔环中而造成自攻螺套堆积的问题,最后具体根据不同自攻螺套上的标识信息,作为摆正结构中的参照信息;结合上述第1点和第2点内容,其中的落料块的水平移动动作与安装座的上下移动动作为协动状态,两种运动动作节点相互配合,在落料块水平移动的过程中,使滑料管内部最下端的自攻螺套落入到中转仓或落料孔中,在此过程中,安装座再向下挤压一个自攻螺套进入到滑料管的最上端位置,保证滑料管内部含有足够的自攻螺套,不会造成整体设备运行过程出现“中断上料”的问题,此处结合“中断上料”的问题进行说明:上仓结构包含送料和翻转自攻螺套两个动作,而下仓中仅仅包含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结构和摆正结构,所述分料结构与摆正结构之间连接有滑料管(3),且分料结构包括料斗(2)、锥帽套(10)、螺旋片(11)和驱动结构,所述摆正结构包括落料盒(6)、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和落料块(32),所述落料盒(6)内部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开设有上仓(29)和下仓(30),所述落料块(32)在上仓(29)中为水平滑动连接,所述下仓(30)中滑动连接有推块(31),且下仓(30)一端上端开设有取料口(28),所述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的传动杆末端分别与落料块(32)、推块(31)相连接,所述落料块(32)沿靠近取料口(28)的方向开设有两个呈竖向分布的落料孔(33),所述上仓(29)与下仓(30)相交的位置上开设有一个对应落料孔(33)的通孔,所述滑料管(3)一端与上仓(29)内部之间连通,且滑料管(3)与落料孔(33)之间相对应,所述滑料管(3)另一端与料斗(2)下侧中心点位置之间相连通,所述落料块(32)内部转动安装有活动球板(34),所述活动球板(34)内部开设有中转仓(35),所述落料盒(6)一侧外壁滑动安装有滑动座(26),所述滑动座(26)上安装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传动杆分别贯穿滑动座(26)、落料盒(6)和落料块(32),且第二电机(25)传动杆末端与活动球板(34)圆心点位置之间相连接,所述落料盒(6)外壁位置上开设有对应第二电机(25)传动杆的通槽(27),所述取料口(28)位于落料盒(6)的右侧位置上,所述落料块(32)、推块(31)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在上仓(29)、下仓(30)中为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球板(34)位于落料块(32)的左侧位置,所述中转仓(35)一端呈开口状,且中转仓(35)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中转仓(35)、落料孔(33)、滑料管(3)和通孔的内直径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攻螺套装备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上端安装有塔架(1),所述锥帽套(10)位于料斗(2)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螺旋片(11)安装在锥帽套(10)的圆周外壁上,且螺旋片(11)与料斗(2)下侧内壁之间相匹配,所述锥帽套(10)上端中心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艺达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