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6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包括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一侧设置有平台翻板,所述平台翻板与所述行走平台铰接,所述行走平台下方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动推杆、回缩过载保护装置、尾座、主动铰链,所述尾座安装在所述行走平台下方,且远离所述平台翻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电动推杆位于所述尾座朝向所述平台翻板的一侧安装,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与所述尾座铰接,所述主动铰链位于所述行走平台下方靠近所述平台翻板下底面设置,所述主动铰链靠近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低车顶车型,采用下倾式翻板结构,回缩过载保护装置,使得平台翻板下放到位后近似固定,保证作业安全。保证作业安全。保证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列车检测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机车检修是保证机车安全使用的关键,是机车每天都必做的安全检查,检修人员需对机车车体进行全方位立体检修。登顶平台及对侧防护网上的翻板机构在机车进入检修区域后通过翻转搭接在机车顶部,与车顶形成一个安全的工作面,能确保其工作人员登顶作业安全。
[0003]现有的翻板机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现有的翻板驱动动力为气缸驱动,由于气动系统使用寿命的限制,导致气动系统需不断的维护,且气动元件环境温度适应差,0℃以下基本不能工作,北方大库冬天极端天气下

5℃情况很多,造成这段期间平台无法工作,气动系统设计使用寿命的限制,导致气动系统不断的维护,也形成了高额的设备维护费;2、气动翻板放下时最小角度为水平,不能实现负角度下放,不能适应新车型顶部较以往车型变矮出现间隙过大,需要加装安全滑索来提高安全性,形成很高的安全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包括行走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台(1)一侧设置有平台翻板(2),所述平台翻板(2)与所述行走平台(1)铰接,所述行走平台(1)下方设置有驱动部件(3),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电动推杆(301)、回缩过载保护装置(302)、尾座(303)、主动铰链(304),所述尾座(303)安装在所述行走平台(1)下方,且远离所述平台翻板(2)的一侧设置,所述电动推杆(301)位于所述尾座(303)朝向所述平台翻板(2)的一侧安装,所述电动推杆(301)的末端与所述尾座(303)铰接,所述主动铰链(304)位于所述行走平台(1)下方靠近所述平台翻板(2)下底面设置,所述主动铰链(304)靠近所述电动推杆(301)的一端,且与所述电动推杆(301)的伸缩杆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303)与所述回缩过载保护装置(302)可拆卸连接,所述回缩过载保护装置(302)包括壳体(3021)、动芯(3022)、碟簧(3023)、传感器(3024),所述动芯(3022)从一侧套入所述壳体(3021)内,所述动芯(3022)与壳体(3021)之间形成碟簧(3023)的容纳腔,所述碟簧(3023)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传感器(3024)安装在所述尾座(303)上,且一端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芯(3022)远离所述尾座(30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芯(3022)面向电动推杆(301)的一端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对应的所述电动推杆(301)末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电动推杆(301)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控制三层平台翻板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冰心王继来王立奇唐崇邦张长友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捷航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