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49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选择;(2)外植体灭菌;(3)初代诱导培养;(4)继代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炼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成初始芽,再将初始芽接种于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获取继代丛芽,再剪取单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经过培养后,获取组培生根苗,经炼苗移栽后,获取出圃组培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诱导、增殖、生根,芽诱导率、增殖系数和生根率高,苗木质量好,培育周期短,从而降低苦木组培产业化育苗中的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培
,具体涉及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俗名熊胆树、黄楝树、苦皮树、苦檀木、苦树等,为苦木科(Simaroubaceae)苦木属(Picrasma)落叶或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通常有苦味,叶互生,有时对生,通常成羽状复叶,少数单叶,自然生长于海波1000m左右山坡、山谷、山地杂木林中,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广东、广西最多。苦木全株可入药,其茎、枝、叶、根内含苦木素、异苦木素、苦树素、苦木酮碱等十几种生物碱、苦味素类及黄酮类等,具有抑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外伤感染和脓肿等有显著疗效;兽医用苦木皮治牛咳嗽胃炎、大小肠热症、炭疽病等,民间还有以苦树作土农药,杀灭蔬菜及园林害虫。此外,苦木可作为石山绿化植物,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以及药用价值。
[0003]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用药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自然状态下,苦木生长速度缓慢,产量十分低。目前苦木多以野生为主,极少人工栽培,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林农大量砍伐野生资源,甚至连根挖走,苦木资源几乎遭毁灭性破坏,自然更新小苗很少,其遗传品质严重枯竭。现单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保证苦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筛选出优良种源甚至无性系进行人工种植是必然趋势。传统苦木苗木繁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苦木系杂性异株,有的是单性花,不结实,有两性花的,结实很少,种子有休眠期,促萌芽较困难,因此种子繁殖难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种子培育的苗木生产上林份分化大,林相参差不齐,无法实现规模利用。另一种无性繁殖(分株繁殖),在幼根上发出新芽,形成独立的新植株,其繁殖速度慢,根的数量受限,成活率难以保证。
[0004]通过组培繁育苗木,能够在短时间内繁育出大量具有优良性状并且一致的苗木,不受繁殖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苦木组培快速繁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是开展苦木规模化人工种植的关键。目前关于苦木组织培养研究方面报道很少,专利公开号CN 107593459 A公开了一种苦木组培快繁的技术,该技术以苦木细嫩孢子叶为外植体,经过外植体消毒、GGB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得到生根苗,但该技术存在着育苗周期长的问题,在GGB诱导培养时,需培养22天外植体才长出根毛;在增殖培养时,GGB培养32天才明显增大;在GGB分化培养时,需培养32天才分化出不定芽;且诱导生根时需培养22天,育苗历经周期长。
[0005]然而苦木在组织培养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组培继代芽增殖过程中,褐化和玻璃化现象严重,芽尖易枯褐坏死;二是诱导率和增殖系数偏低、组培苗木培育周期长,难以应用其进行规模化繁育苗木。因此,急需一种育苗周期短、增殖系数和生根率高、苗木质量好的苦木组培快速繁育方法,为苦木大规模苗木生产、人工种植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外植体选择、外植体灭菌、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实现了高效诱导、增殖、生根,芽诱导率、增殖系数和生根率高,培育周期短,苗木质量好。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外植体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性状优良、含生物碱高的苦木植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待枝条萌芽长至1~2cm长时,喷施体积浓度0.3~0.5%多菌灵溶液,10~15天后于晴天采集当年生、活力旺盛的萌芽条作为外植体;
[0010](2)外植体灭菌:将外植体剪去叶片和叶柄,保留5~6cm的萌芽条,将外植体表面清洗干净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结束后,吸干水分,备用;
[0011](3)初代诱导培养: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剪去茎段芽两端及创伤面,修剪成带1~2个的茎节或腋芽的茎段,以斜插式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上,每瓶1株,先暗培养5~10天,在温度为23~26℃、光照强度为1500~2500LX、光照时间为10~12h/d下继续培养5~10天,获取初始芽;
[0012](4)继代增殖培养:待初始芽高为3~6cm,剪掉老叶片,保留顶芽和部分叶柄,修剪成高度为1~2cm的单芽,转入配制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每瓶5~8株,连续培养20~25天,获取继代丛芽;再次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时,将丛芽底部的愈伤组织切掉,切分成单芽或保留2~3个芽的小丛芽接种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每瓶5~8株/丛;
[0013](5)生根培养:从继代丛芽中选取生长健壮、芽高≥1cm的单芽,在无菌条件下垂直插入配制好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每瓶插10~15株,培养15~20天,获取生长健壮的组培生根苗;
[0014](6)炼苗移栽:待组培生根苗的根系长度≥1cm、根数3条以上时,将生长健壮的组培生根苗移到室外育苗大棚中进行炼苗5~10天,之后用清水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已消毒好的基质育苗容器中,并进行苗木管理。
[0015]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改良MS、0.3~0.5mg/L6

BA、0.4~0.6mg/L NAA、0.4~0.6mg/L KT、3~5g/L琼脂、28~32g/L糖,pH为5.8~6.2。
[0016]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改良MS、0.1~0.3mg/L6

BA、0.1~0.3mg/L NAA、0.4~0.6mg/L IAA、0.7~0.9mg/L KT、3~5g/L琼脂、28~32g/L糖、0.01~0.02mg/L核黄素、0.005~0.02mg/L抗坏血酸,pH为5.8~6.2。
[0017]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1/2改良MS、0.4~0.6mg/L IBA、0.7~0.9mg/L IAA、0.04~0.06g/L活性炭、3~5g/L琼脂、14~16g/L糖,pH为5.8~6.2。
[0018]进一步地,所述改良MS包括以下组分:680~720mg/L NH4NO3、1400~1500mg/L KNO3、430~450mg/L CaCl2·
2H2O、360~380mg/L MgSO4·
7H2O、26~28mg/L FeSO4·
7H2O、36~38mg/L Na2‑
EDTA、21~23mg/L MnSO4·
4H2O、7~9mg/L ZnSO4·
7H2O、0.02~0.03mg/LCoCl2·
6H2O、0.02~0.03mg/L CuSO4·
5H2O、0.1~0.2mg/L NaMoO4·
2H2O、0.7~0.9mg/L KI、5~7mg/L H3BO3、0.4~0.6mg/L烟酸、0.4~0.6mg/L盐酸吡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性状优良、含生物碱高的苦木植株进行伐桩或者环割促萌,待枝条萌芽长至1~2cm长时,喷施体积浓度0.3~0.5%多菌灵溶液,10~15天后于晴天采集当年生、活力旺盛的萌芽条作为外植体;(2)外植体灭菌:将外植体剪去叶片和叶柄,保留5~6cm的萌芽条,将外植体表面清洗干净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结束后,吸干水分,备用;(3)初代诱导培养: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剪去茎段芽两端及创伤面,修剪成带1~2个的茎节或腋芽的茎段,以斜插式接种于初代诱导培养基上,每瓶1株,先暗培养5~10天,再在温度为23~26℃、光照强度为1500~2500LX、光照时间为10~12h/d下继续培养5~10天,获取初始芽;(4)继代增殖培养:待初始芽高为3~6cm,剪掉老叶片,保留顶芽和部分叶柄,修剪成高度为1~2cm的单芽,转入配制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每瓶5~8株,连续培养20~25天,获取继代丛芽;再次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时,将丛芽底部的愈伤组织切掉,切分成单芽或保留2~3个芽的小丛芽接种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每瓶5~8株/丛;(5)生根培养:从继代丛芽中选取生长健壮、芽高≥1cm的单芽,在无菌条件下垂直插入配制好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每瓶插10~15株,培养15~20天,获取生长健壮的组培生根苗;(6)炼苗移栽:待组培生根苗的根系长度≥1cm、根数3条以上时,将生长健壮的组培生根苗移到室外育苗大棚中进行炼苗5~10天,之后用清水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已消毒好的基质育苗容器中,并进行苗木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初代诱导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改良MS、0.3~0.5mg/L 6

BA、0.4~0.6mg/L NAA、0.4~0.6mg/L KT、3~5g/L琼脂、28~32g/L糖,pH为5.8~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改良MS、0.1~0.3mg/L 6

BA、0.1~0.3mg/L NAA、0.4~0.6mg/L IAA、0.7~0.9mg/L KT、3~5g/L琼脂、28~32g/L糖、0.01~0.02mg/L核黄素、0.005~0.02mg/L抗坏血酸,pH为5.8~6.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苦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1/2改良MS、0.4~0.6mg/L IBA、0.7~0.9mg/L IAA、0.04~0.06g/L活性炭、3~5g/L琼脂、14~16g/L糖,pH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叁魏秋兰陈荣刘海龙肖玉菲黄华希伍思宇杨卓颖梁文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