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叶预埋接闪器引下线电缆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39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0
一种风叶预埋接闪器引下线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按导体截面积规格制作导体,备用;2)取步骤1)制得导体进行屏蔽层、绝缘层挤包,得到线芯;3)在步骤2)制得线芯外包裹外护套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工艺以及相应电缆料设计,使制成的提高了引下线电缆的性能、避免直接转用现有类似功能电缆料出现的性能不足或性能冗余等现象。通过本制造方法制成电缆,达到接闪器引下线的各项性能要求,也满足使用工况下的机械性能、柔软性、耐盐雾、耐低温等特殊要求。本方法以高质量实现了小线径接闪器引下线电缆的制造。线电缆的制造。线电缆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叶预埋接闪器引下线电缆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电缆制造技术,具体是一种风叶预埋接闪器引下线电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风电机组多位于高海拔或空旷的地方,且风机内电气设备集中,这些因素导致风机遭受雷击并受其影响的风险较高。
[0003]现有技术中,风机雷电保护系统中,把接闪器安装在风叶尖端,把引下线预埋在风叶内,通过引下线连接接闪器,并延续到风叶根端,再进一步由风叶外的引下线连接到接地终端装置。例如中国专利ZL201080010748X记载了一种“具有闪电保护系统的风力涡轮机叶片”,该叶片内埋安装有特定设计的引下线。由于风叶内的引下线较短用量较少,专门设计生产仅使用在风叶内的引下线并不经济,所以可以把风叶内引下线和风叶外引下线合二为一,使用同一根线缆,并进行特定结构设计。该类线缆的特点是电缆满足小线径和适于海边、高山等工况,并具备高寿命等性能要求,同时,还具备引下线自身功能/性能要求。所以,其结构对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引下线还需具备小线径、高寿命等要求,对新结构电缆所用的电缆料以及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叶预埋接闪器引下线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按导体截面积规格制作导体,备用;2)取步骤1)制得导体进行屏蔽层、绝缘层挤包,得到线芯;3)在步骤2)制得线芯外包裹外护套层;在步骤1)中,1.1)制作金属单丝:取铜杆拉制成与所需导体线径对应的铜单丝,铜单丝公差控制在偏差
±
1%d,d为直径;在拉丝时,润滑液温度控制20~49℃,冷却水温度控制20~49℃,退火系数8.0
±
0.2,铜单丝延伸率≥25%,铜单丝电阻率不超过0.017700Ω
·
mm2/m;1.2)对铜单丝进行表面镀锡处理:电镀液中酸液浓度控制范围(170~220)mL/L,温度(40~50)℃,洗涤液PH值控制在8.5~10.0,镀锡后的圆铜线的镀层厚度范围是(6.00
±
0.50)μm;1.3)采用束线机将金属单丝进行束绞制成导体:股线束合方向按右向Z,节径比是15~17倍;复绞时候每层按左向S设定,内层节径比是13~16倍,外层节径比是12~14倍;1.4)采用无纺布带重叠绕包紧包在导体外;在步骤2)中,采用双层共挤工艺制成屏蔽层和绝缘层,得到线芯;在内的屏蔽层所用半导电内屏蔽电缆料是性能符合JB/T 10738

2007中PSD导体用热塑型半导电屏蔽料的要求的电缆料;在外的绝缘层所用绝缘料是耐盐雾耐低温柔性弹性体绝缘料,其配方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为:双层共挤的工艺参数设定为:屏蔽层的挤包采用Φ70挤出机,沿进料到出料方向,挤出机的第1~6温区的温度分别为:145
±
5℃、155
±
5℃、165
±
5℃、170
±
5℃、170
±
5℃和175
±
5℃,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是15.0转/分钟;绝缘层的挤包采用Φ90挤出机,沿进料到出料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超祝军宋鹏凌国桢时佰万查朝刚黄海龙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