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13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该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二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和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相互接触,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设有反射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二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微调整色度或色温,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诸如液晶电视、计算机、手机等显示器做为发光装置 的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的光源结构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电子产品而言,其操作接口是否能够发光除了涉及照明效果外,还关系 到视觉美观、质感等方面的附加价值。所述具有发光效果的操作接口,通常包含有一背光模 块,该背光模块的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导光板与至少一光源,导光板包含一出光面以及至少 一入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通常做为入光面,或可将导光板的侧边做为入光面,并于该 入光面设置光源;导光板的正面可以按实际需要依序贴设增光片、扩散片等光学膜片。如图 1所示,普遍被使用的现有的侧光式导光板,即在导光板A的至少一侧边设置光源D,而导光 板A的底面通常设置有反射片B,以将溢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收至导光板内重新整理利 用,并防止背光模块漏光,经过增光片与扩散片等光学膜片C的光线由预定之视角或方向 导出,以呈现良好的光辉度与均勻度。基于光传导效率与均勻性的考虑,对于长度较大的导 光板,有些会将导光板底面设计为斜面,反射片B则贴于该斜面,而光源D则设于导光板厚 度最大的一侧,且该斜面是使导光板厚度呈现距离光源愈远而愈小的趋势,使得光线从反 射片反射出导光板时能尽量接近均勻,同时减少光源的数量。所述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冷阴极管(CCFL);由 于体积小、耗电少、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于背光模块的光源已有逐渐由LED取代CCFL的 趋势。使用于背光模块的光源多使用白光,而利用LED产生白光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蓝光二极管中加入荧光剂来吸收蓝光,进而释放出白色光,其色度由 蓝色芯片的波长及荧光剂成份决定。其优点是驱动线路简单;缺点则是一经选定色度或色 温,即无法在实际应用中调整。另一种白光则经由适当的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光来达到。其优点是由红、 绿、蓝驱动电流的搭配,可以调整出全色域的光(包含白光)。缺点是驱动线路的设计复杂, 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旨在解 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背光模块的微调色度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 ’一第二导 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和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相互接 触,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设有反射片;还包括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一导光 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二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 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微调色度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的将两个导光板相互堆栈,并在每一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不同色度的白光 LED,相同色度的白光LED为一组并分别连接一独立的电路回路; 在通入电流时,不同色度的白光LED分别产生不同的光色各自进入导光板,从一 导光板射出的光进入另一导光板内时可形成混光;通过分别控制电流量的大小,改变亮度;再由两导光板的亮度比例的改变而调整色度,且该色度是在所述不同色度的白光 LED之间微调改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微调整色度或色温,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组件组合关系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组合后,光线的传导路径示意图;图4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组合后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在第二色度白光LED与第二导光 板的入光面之间设置具备颜色膜片的示意图;图6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组件组合关系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是将两个导光板相互堆栈,并在每一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不同色度 的白光LED,相同色度的白光LED为一组并分别连接一独立的电路回路,在通入电流时,不 同色度的白光LED分别产生不同的光色各自进入导光板,从一导光板射出的光进入另一导 光板内时可形成混光,又,由控制电流量的大小,可改变亮度,再由两导光板之亮度比例的 改变而调整色度,且该色度是在一特定的色度范围内(例如在所述不同色度的白光LED之 间)微调改变。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技术手段,是提供相对两侧面均为平面的一第一导光板与一第二 导光板,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与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接触而堆栈,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则 设置反射片,并在该第一及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一色度白光LED与至 少一第二色度白光LED,其分别射入第一、二导光板的光线最终由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射 出。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二色度白光LED可以分别设于该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 的相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相反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第一面为平面且第二面为斜面的第一导光板,以 及第一面为斜面且第二面为平面的第二导光板,该两斜面的斜度相同,藉以将第一导光板 的第二面与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接触而堆栈时,使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平行于第二导光板 的第二面;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则设置反射片,并在该第一及第二导光板的厚度最大一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一色度白光LED与至少一第二色度白光LED,其分别射入第一、二导光板 的光线最终由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射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可以在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一导光板的入光面之 间,及/或第二色度白光LED与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设有一具备颜色的膜片,以改变射 入导光板内的光线颜色。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导光板IA与一第二导 光板1B,该第一导光板IA具有相对的第一面IAl与第二面1A2,该第一面IAl为水平的平 面,第二面1A2为斜面,在其最大厚度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第一色度白光LED4A;第一面IAl 上则设置诸如增光片、扩散片等组成的光学膜片3。第二导光板IB亦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 第一面IBl与第二面1B2,该第一面IBl为对应第一导光板IA之第二面1A2的斜面,而第二 面1B2则为水平的平面;所述第二面1A2与第一面IBl的斜度相同,因此,当第二面1A2与 第一面IBl接触时,第一面IAl与第二面1B2彼此平行;第二导光板IB同样在其最大厚度 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第二色度白光LED4B,以及在第二面1B2设置一反射片2。所述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4A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在通入电流时, 得以产生光线投射进入第一导光板1A,并由控制电流量,可改变其亮度。所述复数第二色 度白光LED4B则共同连接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在通入电流时,得以产生光线投射进 入该第二导光板1B,由控制电流量,亦能改变其亮度。第二色度白光LED4B射入第二导光 板4B内的部分光线可以直接进入第一导光板IA内,部分光线则由反射片2反射再进入第 一导光板1A,进而和由第一色度白光LED射入第一导光板IA的光线形成混光,经由控制电 流量的改变而控制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亮度比例的不同,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二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和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相互接触,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设有反射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二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