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2,2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09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镍催化卤代苯甲酸类化合物进行还原偶联反应合成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方法被有机化学家发现。通过建立过渡金属的催化循环来构建C

C、C

N、C

O、C

S和C

B化学键的偶联反应,极大的促进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典的乌尔曼反应为Cu催化的芳基卤代烃偶联反应,但是由于Cu催化所需要的反应条件苛刻,温度基本上需要100摄氏度以上才可以反应,产率普遍比较低,针对于工业化进行放大生产有着极高的危险性。
[0003]目前2,2
’‑
联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合成、发光材料、液晶材料和多孔材料等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高效、快速、便捷的合成方法。2,2
’‑
联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为重要的医药合成的中间体,作为中间体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官能团转化,可以还原为相应的醛和醇,也可以与一些醇、胺进行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下一步产物。
[0004]目前合成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0005][0006]Chen,Zhicai等人先利用过渡金属Pd催化剂将2

溴甲苯与2


‑3‑
甲基苯甲酸甲酯进行C

C键交叉偶联反应后得到90%的偶联产物。再将偶联产物中的酯键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得到96%的水解产物。最后利用高锰酸钾将甲基直接氧化为羧基,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衍生物。此方法每一步的产率都在90%以上,但是有很多缺陷,首先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有很多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不适合放大直接进行生产,其次偶联反应和氧化反应的两步温度都比较高,对于放大有一定的危险性,最后使用了贵金属pd,降低了工业化的价值。
[0007][0008]Saphier,Magal等人利用2

溴苯甲酸作为底物在Cu盐的催化下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的产物,并且利用这个模型详细的研究了过渡金属Cu盐催化生成产物的机理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这个反应的优点为可以利用2

溴苯甲酸直接一步就可以得到最后的2,2
’‑
联苯二甲酸。但是这个反应模型还会生成苯甲酸以及乙酰水杨酸的副产物,并且产物2,2
’‑
联苯二甲酸的产率比较低,也不适合工业化的放大生产。实际上如果直接进行生产的话总收率并不高。
[0009][0010]Zeng,Zhongyi等人利用2

甲基苯甲酸作为模板底物,用贵金属Rh作为金属催化剂,以惰性电极Pt分别作为正负极,四丁基醋酸铵作为添加剂,DMF作为溶剂在1.0mA通电的条件下反应20小时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衍生物。此反应可以通过过渡金属Rh催化直接一步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衍生物,产率为87%。但是对于工业化的放大有很多的缺陷,首先需要通电耗费电资源,其次需要用到贵金属Rh,最后的反应时间也比较长,对于工业放大生产成本太高,对于这个反应来说就有很多的不实际因素,综上这个反应也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11][0012]Murai,Takuya等人利用2

溴苯甲酸甲酯作为起始合成原料,Cu作为催化剂在DMF中回流首先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甲酯化合物。随后在THF/MeOH/H2O溶剂中加入NaOH进行碱性条件下水解就得到了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等化合物。此合成路线可以得到总收率为大于90%,但是羧基需要被酯键进行保护后才可以进行偶联反应,不可以直接进行偶联反应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这就多了上保护和脱保护两个步骤。乌尔曼偶联反应的条件非常苛刻,需要在DMF进行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这就对工业化的放大反应造成了非常危险的过程。综上,这个合成路线也不适合进行工业化,这就需要专利技术一种使用最廉价的药品、温和的条件、官能团容忍度高并且可以一步直接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
[0013]近几年,过渡金属Ni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逐渐被开发。首先使用了Ni作为催化剂而不是贵金属Pd、Rh等金属,极大的节约了成本问题。通常可以使用卤代物直接可以发生各
种偶联反应,例如C

C、C

S和C

N等等化学键直接进行偶联。此类反应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不需要乌尔曼反应那样苛刻的条件(在DMF条件下进行回流)。其次各种原料廉价易得,通常卤代烷可以商业化买到,这样就大大再次节约了成本,不再需要通过保护脱保护的过程从而增加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综上,过渡金属Ni催化的还原偶联反应有着反应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快速直接偶联等等优势,有很大的工业化价值。
[001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缺少直接进行工业化大量合成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的方法,主要原因如下:
[0015]1、经典的乌尔曼反应一般通过金属Cu或者Cu盐作为催化剂,DMF等酰胺类溶剂,在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由于各种酰胺类溶剂的沸点都在100℃以上,进行工业化放大造成的危险性极大,这种反应不适合进行大量生产。
[0016]2、在以上的背景文献中,合成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需要进行羧基的保护,例如保护成酯基后在进行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随后通过碱性条件下脱去酯基才可以得到羧基。这样就多了上保护和脱保护两步才可以得到产物,有很多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原子经济性比较差,这种反应也不利于直接进行工业化的放大生产。
[0017]3、对于合成2,2
’‑
联苯二甲酸以及衍生物有些需要用到贵金属Pd、Rh等等,对于合成的成本需要就非常大,原料不经济易得,价格昂贵。使用Cu作为过渡金属催化剂目标产物的产率并不高,并且具有危险性,所以也不适合直接进行放大生产。
[0018]4、对于以上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一般时间来说都比较长

文献中报道的时间为一般来说20小时。这时候就需要高效的合成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得到目标产物,并且还需要比较可观的产率。
[0019]5、对于2,4

二溴苯甲酸来说,利用过渡金属Cu、Pd等等作为催化剂的区域选择性不高,不仅会生成2,2
’‑
联苯二甲酸,还会生成4,4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卤代苯甲酸类化合物与金属还原剂在碱及镍催化剂/双齿配体复合催化体系作用下进行还原偶联反应,得到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所述卤代苯甲酸类化合物具有式1结构:所述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具有式2结构:其中,X为卤素取代基;R1和R2独立选自氢、C
1~10
脂肪基团、C
1~10
脂肪类衍生基团、C
1~10
脂肪醚基团、C
1~10
脂肪醚衍生基团、卤素取代基、C
2~10
酯类基团、磺酸类基团、硅烷醚基团或酰胺类基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2
’‑
联苯二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苯甲酸类化合物为2

碘苯甲酸、2


‑4‑
甲基苯甲酸、2


‑4‑
叔丁基苯甲酸、2


‑4‑
甲氧基苯甲酸、2



4,5

二氟苯甲酸、2


‑5‑
氟苯甲酸、2

氯苯甲酸、2


‑6‑
(三氟甲氧基)苯甲酸、2


‑4‑
三氟甲基苯甲酸、2


‑4‑
氰基苯甲酸、2


‑5‑
甲基苯甲酸、2


‑5‑
甲氧基苯甲酸、2


‑5‑
氟苯甲酸、2



4,5

二甲氧甲苯甲酸、5


‑2‑
碘苯甲酸、2


‑5‑
三氟甲基苯甲酸、2



4,5

二氟苯甲酸、2


‑5‑
甲氧基苯甲酸、2


‑5‑
甲氧基苯甲酸、2


‑5‑
(甲硫基)苯甲酸、2


‑6‑
氟苯甲酸、2


‑5‑
甲基苯甲酸、2


‑4‑
甲砜基苯甲酸、2


‑6‑
(三氟甲基)苯甲酸、2


‑4‑

‑5‑
甲基苯甲酸、6


‑2‑

‑3‑
三氟甲基苯甲酸、2


‑4‑

‑5‑
甲氧基苯甲酸、2


‑3‑
甲基苯甲酸、2


‑3‑
甲基苯甲酸、2


‑3‑
甲氧基苯甲酸、2


‑3‑
甲氧基苯甲酸、2


‑6‑

‑3‑
甲基苯甲酸、3

溴噻吩
‑2‑
甲酸、2


‑5‑
((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基)苯甲酸、2

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强赵博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