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Vof16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98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3
长链非编码R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

Vof16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开发领域,特别涉及长链非编码RNA

Vof16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
[0002]背景
[0003](1)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现状及新药研发的必要性
[0004]NP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造成的慢性疼痛,临床表现为正常或阈下刺激导致疼痛,甚至在无任何刺激下出现异常感觉或疼痛等。其患病率高,约10%的患者受NPP折磨,但临床治疗效果普遍较差,因此NPP已被公认为是最难治疗的疼痛综合征。目前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亟需深入探讨NPP发生的机制,从而找到关键靶点以指导新药研发。
[0005](2)LncRNA

Vof16的发现及其在NPP药物开发中的潜在价值
[0006]在不同组织细胞均存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以前认为其是无功能的片段。而近年研究表明,LncRNA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NPP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

Vof16(Ischemia related factor Vof

16或Vof16)是长链非编码RNA,全序列2108nt。研究显示,LncRNA

Vof16与神经损伤关系密切。Michihisa Tohda等首先报道其高表达与永久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后慢性缺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其次,Vof16在缺氧缺血性(HI)脑损伤大鼠皮层和海马也上调,同时敲除Vof16促进长期HI诱导的神经损伤和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的恢复。此外,在脊髓损伤的前期研究中,申请人发现损伤节段Vof16表达显著上调,而敲除Vof16促进脊髓可塑性和运动功能恢复。
[0007]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神经损伤可导致NPP。鉴于Vof16在神经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推测:Vof16可能参与神经损伤导致的NPP,即Vof16对感觉功能也具有调控作用。为了明确这一问题,申请人前期构建了外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即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大鼠NPP模型,以探讨Vof16在神经损伤所致NPP中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目前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长链非编码RNA

Vof16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0]长链非编码RNA

Vof16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具体为: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Vof16可减轻SNI所致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
[0011]进一步的,Vof16影响神经元兴奋性,但在正常情况下,Vof16敲除仅使SDH神经元处于“亚兴奋”状态,并不能引发痛觉。
[0012]进一步的,在SNI状态下,Vof16 KO增加损伤侧机械痛、热痛与冷痛觉,并使腰膨大SDH神经元兴奋性进一步增强,表现为静息膜电位绝对值与AP阈值降低,而AP频率与sEPSC幅度较WT组损伤侧增加;表明Vof16敲除加剧SNI诱导的痛觉过敏与中枢敏化。
[0013]进一步的,Syn

GV503

Vof16注射后使Vof16显著上调,且仅靶向神经元,而不在星
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表达;脊髓神经元Vof16过表达降低SNI诱导的机械痛、热痛与冷痛,同时降低SNI侧SDH神经元的兴奋性。
[0014]针对现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开发应用的有限分子靶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Vof16可作为一种新的分子靶点,用于开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具体为:
[0015]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SNI诱导脊髓后角长链非编码RNA

Vof16表达下调,且荧光原位杂交显示Vof16表达于神经元、星形胶与小胶质细胞。
[0016]2、本专利技术首次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Vof1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保护作用:敲除Vof16加剧SNI诱导的痛觉过敏与中枢敏化,而条件性过表达脊髓神经元内Vof16减轻SNI所致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因此,Vof16可作为一种新的分子靶点,用于开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
[0017]3、本专利技术将拓展非编码RNA领域前沿,丰富Vof16理论,对后续深入研究Vof16参与其他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0018]4、本专利技术使用条件性过表达AAV载体携带Vof16到达脊髓神经元,从而改善NPP中枢敏化。而AAV载体的毒性低,可靶向运载“基因药物”,且使运载的基因长期表达,具有作为“基因药物”运载工具的潜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
附图说明
[0019]图1、SNI成功诱导大鼠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
[0020]图2、SNI导致脊髓后角Vof16表达下调及Vof16的细胞定位;
[0021]图3、敲除Vof16对大鼠生长发育及痛觉无影响,但使神经元处于“亚兴奋”状态;
[0022]图4、敲除Vof16加剧SNI诱导的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
[0023]图5、hSyn

GV503

Vof16过表达AAV载体成功靶向脊髓神经元并使Vof16表达升高;
[0024]图6、条件性过表达脊髓神经元Vof16减轻SNI诱导的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
[0025]图7、本专利技术实验框架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开发新靶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实验方法
[0029]如图1

8所示:(1)SNI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构建
[0030]本研究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构建SD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简言之,SD大鼠用氯胺酮/甲苯嗪混合物麻醉后,剃除左右臀部和后腿的毛发后,将动物放置在手术台上,并进行消毒固定。而后切开皮肤,钝性分离大鼠股二头肌,暴露坐骨神经主干及其分支,小心分离其周围的结蹄组织,识别坐骨神经的3个分支,即胫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在右侧坐骨神经分支的远端用5

0丝线结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并切断,并剪去2mm以防止自发性再生,而保留腓肠神经不受损伤,此被定义为SNI侧即同侧。而左侧仅暴露坐骨神经,3个分支都不损伤,此定义为假手术侧(Sham)即对侧。之后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将大鼠置于37℃热板上进行麻醉后复苏。术后3天每天腹腔内注射1次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
染。
[0031](2)Vof16 Knock

Out(KO)SD大鼠构建、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长链非编码RNA

Vof16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为: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Vof16可减轻SNI所致痛觉过敏及中枢敏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Vof16影响神经元兴奋性,但在正常情况下,Vof16敲除仅使SDH神经元处于“亚兴奋”状态,并不能引发痛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在SNI状态下,Vof16KO增加损伤侧机械痛、热痛与冷痛觉,并使腰膨大SD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