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8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切断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包括阀体,手动装置,气动装置,阀杆,阀瓣,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气动装置和手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与外部供气装置连接,所述供气装置通过向气动装置进行充、放气,控制切断阀的启闭状态,所述手动装置通过手动操作方式控制紧急切断阀的启闭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罩,使得在切断阀的启闭过程中,能够利用防护罩代替阀瓣受到汽蚀,进而避免阀瓣受到汽蚀的磨损,同时,在切断阀已经关闭时,利用补偿单元,使得防护罩不会因挤压力而被损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最终使得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的阀瓣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进而保证了切断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切断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切断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断阀
,具体为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

技术介绍

[0002]紧急切断阀又叫做安全切断阀,用于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以迅速切断或者接通流体管路的方式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阀门。
[0003]现有的切断阀,使用在高压液体管路中时,阀门从关闭状态下开启的过程,切断阀内部闸口的两侧存在巨大的压强差,此时,液体可能发生闪蒸现象而导致切断阀的阀瓣受到磨损破坏,即切断阀受到汽蚀。汽蚀现象在切断阀的开度越小时,对阀瓣的磨损越大。当阀瓣遭受汽蚀后,会影响到阀瓣对于闸口的封闭效果,最终导致切断阀发生泄漏。
[0004]现有的切断阀中,具有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这一种类,其主要使用方式为,由控制系统控制供气系统的充放气,以实现切断阀的启闭;而只在气动装置失效,或是特殊情况下(例如,现场工作人员已然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而控制系统仍未控制切断阀启动应急动作时),操作人员才需要使用手动装置以人工方式操作切断阀。这意味着,此类切断阀的手动装置使用频率低。
[0005]因此,当手动装置内的零件生锈时,锈迹将持续积攒,而在手动装置被长时间的闲置后,再次被使用时,这些锈迹将阻碍操作人员对于切断阀的操作,增大开启或关闭切断阀的难度,于是增加了切断阀的启闭用时,这将可能导致切断阀处于小开度的状态下的时间被迫延长,进而使得阀瓣遭受额外的磨损。
[0006]对于上述问题,一种常规的解决思路是,缩短手动启闭切断阀的用时,进而缩短切断阀处于小开度状态下的时间。然而,特别地,对于现有的柱塞式切断阀产品而言,为了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机构可靠性,通常以螺纹杆作为控制阀瓣开闭状态的措施,具体而言,工人将螺纹杆旋入阀体上与之相互配合的螺纹内时,阀瓣关闭,切断阀切断管路,反之,工人旋出螺纹杆时,阀瓣打开,管路恢复连通。这种启闭方式,出于避免设备被误操作的考虑,以及出于设备可靠性的考虑,旋转螺纹杆的力,在设计时必须设计一定的门槛,使得螺纹杆的旋转难度较大。由此,对于柱塞式切断阀而言,通过降低启闭难度以减少汽蚀的思路,与切断阀的实际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0007]另外的,还有一种常规的解决思路是,在阀瓣外设置保护层,例如,对阀瓣采取一定的表面处理工艺,直接增强阀瓣抵抗汽蚀的能力,或是在阀瓣上套上帽状的保护套,进而避免阀瓣直接承受汽蚀。
[0008]然而,这两种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各自具有无法避免的问题。
[0009]对阀瓣采取表面处理工艺的方案,意味着阀瓣的生产成本将会提高,于是使得切断阀的设备成本增加,并且,仍然无法避免阀瓣受到汽蚀,而只是延长了阀瓣的使用寿命。
[0010]而在阀瓣上套上帽状的保护套的方案,意味着,在切断阀切断管路时,阀瓣会将保护套紧紧压在阀体上,这个压紧力将引出一个无可避免地矛盾,即,若是压紧力过大,确实能够保证切断阀的对管路的切断作用,但是,保护套可能在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受损,而若是
要保证保护套在该挤压力作用下不受损,就需要减小压紧力,然而,减小压紧力会影响到切断阀应用在高压流体管路时的可靠性。
[0011]综合前文所述,为此,提出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通过设置防护罩,使得在开启/关闭切断阀的过程中,阀瓣能被防护罩收纳在内部,利用防护罩代替阀瓣受到汽蚀,进而避免阀瓣受到汽蚀的磨损,同时,在切断阀已经关闭时,利用补偿单元,使得防护罩不会因挤压力而被损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最终使得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的阀瓣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进而保证了切断阀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包括:
[0015]阀体,手动装置,气动装置,阀杆,阀瓣;
[0016]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气动装置和手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与外部供气装置连接,所述供气装置通过向气动装置进行充、放气,控制切断阀的启闭状态,所述手动装置通过手动操作方式控制紧急切断阀的启闭状态;
[0017]所述阀杆和阀瓣均安装在阀体内,所述阀杆与气动装置和手动装置均有连接,且阀瓣安装在阀杆的一端,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阀瓣相互配合的闸口;
[0018]所述阀杆上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阀瓣相互配合,当阀瓣进入防护罩内时,阀瓣与防护罩的内侧面紧密配合;
[0019]在切断阀的开启/关闭过程中,阀瓣被防护罩收纳在内部,并由防护罩代替阀瓣受到汽蚀;
[0020]所述阀杆上固定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和防护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紧急切断阀关闭状态下,将防护罩压紧在阀体内部的闸口处的补偿单元。
[0021]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套设在阀杆上的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罩和限位台固定连接。
[0022]基于此技术方案,以切断阀从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为例,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作为最初的状态,防护罩压在阀瓣上,即阀瓣被收纳在防护罩内,与防护罩内侧罩顶相抵,且此时防护罩的底端较之阀瓣而言更向闸口方向突出。工作时,首先,通过气动装置或手动装置,使得阀杆推动阀瓣朝着闸口移动,使得阀门的开度逐渐变小,在此过程中,防护罩在阀瓣封闭闸口之前,其底端就先与闸口的周边区域接触,随后,阀瓣继续向下移动,阀门的开度继续变小,于是弹簧在限位台的作用下被压缩,弹力作用到防护罩上,将防护罩压紧在当前位置上,直到阀门的开度为零,至此,切断阀完成关闭动作。
[0023]相应地,切断阀开启的过程则为,阀瓣向上移动而逐渐落入防护罩内,阀瓣底端面与防护罩的内侧壁面形成用于容纳液体的腔室,在此过程中,切断阀开度逐渐增大,腔室的容积也逐渐增大,同时,由于弹簧的弹力将防护罩压紧在闸口处,随着腔室增大,液体也一直充满着腔室,直到阀杆带着限位台上移了一定高度后,弹簧的弹力无法平衡液体的压力,此时,防护罩向上抬起而使下方出现间隙,于是液体能够从该间隙向外溢出,阀门打开。
[0024]在以上阐述中可以发现,不论是在阀瓣将闸口封闭的过程中,或是阀瓣从闸口移
开的过程中,防护罩始终保持被压紧在闸口的周边区域并将闸口罩设在内,这意味着,只有当防护罩打开了,切断阀才是真正的开启了。
[0025]而防护罩打开的条件,具体为,在阀瓣底端面的高度低于防护罩底端高度时,防护罩不打开,而只有当阀瓣底端面的高度高于防护罩底端高度时(即阀瓣被完全收纳到防护罩内部时),防护罩才被打开。
[0026]于是,当切断阀打开时,液体的压强发生突变的区域,不再是以阀瓣为分界的两侧,而是以防护罩为分界的两侧,即是说,在打开切断阀时,防护罩内侧的高压液体从防护罩下方的间隙冲入防护罩外侧的低压空间内,于是,汽蚀将作用在防护罩上,而非阀瓣上,进而对阀瓣实现了保护。
[0027]另外,切断阀在关闭状态下,仍然以阀瓣作为闸口的封闭构件,于是,实际上防护罩仅在打开或关闭阀门的过程中需要承受液体自内向外的压力,而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包括:阀体(3),手动装置(1),气动装置(2),阀杆(31),阀瓣(32);所述阀体(3)上设置有气动装置(2)和手动装置(1),所述气动装置(2)与外部供气装置连接,所述供气装置通过向气动装置(2)进行充、放气,控制切断阀的启闭状态,所述手动装置(1)通过手动操作方式控制紧急切断阀的启闭状态;所述阀杆(31)和阀瓣(32)均安装在阀体(3)内,所述阀杆(31)与气动装置(2)和手动装置(1)均有连接,且阀瓣(32)安装在阀杆(31)的一端,所述阀体(3)内设置有与阀瓣(32)相互配合的闸口(3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1)上套设有防护罩(34),所述防护罩(34)与阀瓣(32)相互配合,当阀瓣(32)进入防护罩(34)内时,阀瓣(32)与防护罩(34)的内侧面紧密配合;在切断阀的开启/关闭过程中,阀瓣(32)被防护罩(34)收纳在内部,并由防护罩(34)代替阀瓣(32)受到汽蚀;所述阀杆(31)上固定有限位台(33),所述限位台(33)和防护罩(34)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紧急切断阀关闭状态下,将防护罩(34)压紧在阀体(3)内部的闸口(30)处的补偿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套设在阀杆(31)上的弹簧(35),且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罩(34)和限位台(3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带气动紧急切断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宗仁金锦泉
申请(专利权)人:合飞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