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丝的焊接方法及其在复验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145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丝的焊接方法及其在复验中的应用,先对焊接部位进行预处理,使得所述焊接部位符合待焊接标准;使用焊丝在垂直于所述焊接部位的一侧进行焊接,焊接的宽度为所述焊接部位底部宽度的2/3,后从所述焊接部位的另一侧对待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焊接的宽度同为待焊接部位底部的宽度的2/3,焊接过程中待焊接部位的两侧保持相同的温度,重复上述步骤S2,直到所述焊接部位被融化的焊丝填满,预处理可防止焊丝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对焊接从待焊接部位的一侧开始,使得焊丝与焊接部位充分相互熔融,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的可能性,结晶效果更好,焊接更加紧密,每一层的两次焊接的终点相互重合,提高了焊丝的组织致密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丝的焊接方法及其在复验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特别涉及一种焊丝的焊接方法及其在复验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船舶上等重要部件采用大型铸钢件很多,例如各种管道,且大部分用于高温高压的工况下,恶劣的工作条件对其安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制造过程中因焊接冷却速度不同而存在组织不均匀性,并常常伴随焊接缺陷,出现气孔、条状压坑等,造成焊接的组织机械性能强度较低,给焊接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0003]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对采购的焊丝进行复验,通常的做法是将焊丝在焊件上进行试板焊接及理化性能试验,但是目前焊丝的复验没有统一的方法,由于焊接人员的焊工技能水平不同,焊接的操作时间不同,焊接过程中采用的焊接参数不同,焊接过程中对焊接的工艺的要求不统一等因素,造成不同的焊接人员对不同的焊丝产生不同的复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焊接的组织机械强度低以及没有统一的复验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焊丝的焊接方法及其在复验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焊丝的焊接方法,所述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S1:对焊接部位进行预处理,使得所述焊接部位符合待焊接标准;
[0008]步骤S2:使用焊丝在垂直于所述焊接部位的一侧进行焊接,焊接的宽度为所述焊接部位底部宽度的2/3,后从所述焊接部位的另一侧对待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焊接的宽度同为待焊接部位底部的宽度的2/3,焊接过程中待焊接部位的两侧保持相同的温度;
[0009]步骤S3:重复上述步骤S2,直到所述焊接部位被融化的焊丝填满。
[0010]在本方案中,先对焊机部位进行预处理,出去焊机部位表面的铁锈、油渍,可以防止焊丝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进而影响焊接组织整体的气密性,减低焊接部位的机械性能;对焊接从待焊接部位的一侧开始,使得焊丝与焊接部位充分相互熔融;焊接的宽度同为待焊接部位底部的宽度的2/3,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的可能性;每一层焊接采用两道焊缝,结晶效果更好,焊接更加紧密,每一层的两次焊接的终点相互重合,提高了焊丝的组织致密性,不同的焊接层之间层层重叠,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焊接部位的机械性能。
[0011]较佳地,所述焊丝的直径在1.1

1.5mm之间,所述焊接的电流在200

260A之间。
[0012]在本方案中,焊丝的直径采用1.1.

1.5mm之间,焊接的电流在200

260A之间,可以使得焊枪讲焊丝完全与焊接部位相互熔融,提高焊机部位的组织的致密性,从而提高焊接部位的机械性能。
[0013]较佳地,在步骤S1中,所述焊接部位经预处理后,所述焊接部位的表面出现金属光泽。
[0014]在本方案中,对焊接部位进行预处理,使之出现金属光泽,使得焊丝的熔融后的金
属原子与发出光泽的表面的金属的原子之间间隙更小,提高了焊接部位的组织的致密性,从而提高焊接的整体的机械性能。
[0015]较佳地,在步骤S2中,所述焊丝在焊接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和/或,
[0016]在所述焊接部位的相同深度处,相邻两次的焊接的终点互相重叠。
[0017]在本方案中,焊接的过程中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可以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焊接部位的金属表面收到熔融的焊丝,温度升高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使得焊机部位产生气孔,降低焊接部位的机械性能;在焊接部位的焊接过程中的相同深度处,两次焊接的终点相互重叠,使得熔融后的金属组织在重叠处的致密性更好,从而提高焊接部位处的机械性能。
[0018]较佳地,所述焊丝在焊接的过程中的伸出长度为10

15mm;和/或,
[0019]在所述焊接部位的焊接过程的相同深度处,相邻两次的焊接的终点位置处的焊接的厚度变小。
[0020]在本方案中,焊丝在焊接过程中,伸出的长度在10

15mm,使得焊丝的电流在此范围内更稳定,理化机械性能更好,焊机出来的效果更好。
[0021]较佳地,在所述焊接部位的焊接过程的不同深度处,相邻两次的焊缝层的焊接末端位置不同。
[0022]在本方案中,相邻两层的焊缝层的焊接末端位置不同,使得焊接层的末端相互交错,提高了焊接组织的致密性和机械性能。
[0023]较佳地,所述焊接部位的每层的焊接厚度相同,或
[0024]所述焊接部位的焊接厚度从底层至所述焊接部位的表面,每层焊接的厚度变小。
[0025]在本方案中,焊接部位的每层的焊接厚度相同,便于控制整个焊接层的厚度;或,焊接部位的焊接厚度从底层至焊接部位的表面,每层的焊接厚度变小,使得在不降低焊接处的机械性能的情况下,降低焊接的层数,从而节省操作人员的操作次数,降低成本。
[0026]一种焊接方法在复验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S1:将待焊接样品放置在试验台上;
[0028]步骤S2:采用如上所述的焊丝的焊接方法,重复焊接步骤,每层焊接的厚度为3mm;
[0029]步骤S3:对焊接的焊缝进行质量检测,检验焊丝是否满足要求。
[0030]在本方案中,焊丝采用上述焊丝的焊接方法,焊丝在待焊接样品上进行每层3mm焊接,层层焊接,理化机械性能更好,从而为厂家对焊丝的选择提供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对焊丝复验结果的准确性
[0031]较佳地,所述待焊接样品的坡口的角度为10

20
°

[0032]在本方案中,待焊接样品的坡口角度为10

20
°
,坡度较小,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小,采用这种角度测试的焊丝的理化机械性能更好,从而为厂家对焊丝的选择提供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对焊丝复验结果的准确性。
[0033]较佳地,所述质量检验的工序包括无损检测、硬度检测、金相检测以及残余应力测试中的至少一种。
[0034]在本方案中,采用无损检测、硬度检测、金相检测以及残余应力测试中的至少一种对焊接后的部位进行质量检测,从而为厂家对焊丝的选择提供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对焊丝复验结果的准确性。
[0035]在符合本领域赏识的基础上,以上各较佳技术方案可以自由自合,以得到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
[0036]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先对焊机部位进行预处理,出去焊机部位表面的铁锈、油渍,可以防止焊丝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进而影响焊接组织整体的气密性,减低焊接部位的机械性能;对焊接从待焊接部位的一侧开始,使得焊丝与焊接部位充分相互熔融;焊接的宽度同为待焊接部位底部的宽度的2/3,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的可能性;每一层焊接采用两道焊缝,结晶效果更好,焊接更加紧密,每一层的两次焊接的终点相互重合,提高了焊丝的组织致密性,不同的焊接层之间层层重叠,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焊接部位进行预处理,使得所述焊接部位符合待焊接标准;步骤S2:使用焊丝在垂直于所述焊接部位的一侧进行焊接,焊接的宽度为所述焊接部位底部宽度的2/3,后从所述焊接部位的另一侧对待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焊接的宽度同为待焊接部位底部的宽度的2/3,焊接过程中待焊接部位的两侧保持相同的温度;步骤S3:重复上述步骤S2,直到所述焊接部位被熔化的焊丝填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的直径在1.1

1.5mm之间,所述焊接的电流在200

260A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焊接部位经预处理后,所述焊接部位的表面出现金属光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焊丝在焊接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和/或,在所述焊接部位的焊接过程的相同深度处,相邻两次的焊接的终点互相重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在焊接的过程中的伸出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莼周福斌赵立苏朱新涛徐飞徐忠敏殷铭喻军李超王羽泽赵佳文韩啟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