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整给定值的区间湿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51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调整给定值的区间湿度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湿度控制区间(S1,S2)预设值;设定控制的给定值Sp设为(S1+S2)/2;采集采样的间隔时间N的预设值,并开始计时N分钟;采集三次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计算变化比;计算中间变量S;将中间变量S与设定区间比较,产生新的给定值;记录最近两次的采样值,并重新进行数据采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高效节能,减少能源浪费;控制精度高,减小温湿度波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响应速度快,在环境条件变化时,能快速调节给定值,实现快速响应;自动控制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纺织厂和卷烟厂车间内对湿度要求比较高,要求湿度在一定区间内保持。车间对 湿度的调节是通过空调系统实现的。这种空调系统是由空调室、风机、水泵、喷淋室、调节风 窗和风道组成。目前对空调系统调节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动调节,调节不及时,湿度波动太 大,精度低,不符合要求,并且能耗比较大。另一种是自动调节,这种调节方法的控制给定值 是固定,响应周期长,且能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智能 调整给定值的区间湿度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智能调整给定值的区间湿度控制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1)采集湿度控制区间(Si,S2)预设值;(2)设定控制的给定值Sp设为(S1+S2) /2 ;(3)采集采样的间隔时间N的预设值,并开始计时N分钟;(4)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l、Hol和 Hml ;(5)再次计时N分钟;(6)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2、Ho2和 Hm2 ;(7)第三次计时N分钟;(8)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3、Ho3和 Hm3 ;(9)计算变化比车间外空气A1= (Ho2-Hol)/(Ho3-Ho2)车间内空气A2=(Hi2-Hil)/(Hi3-Hi2)混风室空气A3= (Hm2-Hml)/(Hm3-Hm2)(10)计算中间变量 S :S = Sp+ (Hm3-Hm2) * (xAl+yA2+zA3);(11)将中间变量S与设定区间比较,产生新的给定值若S < S1+0. 5,则 Sp = S1+0. 5 ;若S1+0. 5 < S < S2-0. 5,则 Sp = S ;若S > S2-0. 5,则Sp = S2—0. 5 ;(12)记录最近两次的采样值Hol = Ho2, Hil = Hi2, Hml = Hm2Ho2 = Ho3, Hi2 = Hi3, Hm2 = Hm3并返回步骤(7),循环执行。所述的步骤(3)、步骤(5)、步骤(7)中的间隔时间N的取值范围为2 10分钟。所述的步骤(10)中的χ、y、ζ为预设的比例参数,其中χ的取值范围 为-0. 15 -0. 05,y的取值范围为-0. 12 -0. 02,ζ的取值范围为0. 05 0.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1)高效节能,减少能源浪费;(2)控制精度高,减小温湿度波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3)响应速度快,在环境条件变化时,能快速调节给定值,实现快速响应;(4)自动控制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调整给定值的区间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可以智能调节控制的给定值, 所述控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Hml ; Hm2 ; Hm3 ;设定温度控制区间S1-S2 ; 把控制的给定值Sp设为(Sl+S2)/2 ; 设定采样间隔时间N分钟,并计时N分钟;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l,Hol和 计时N分钟;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2,Ho2和 计时N分钟;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3,Ho3和i.计算变化比车间外空气A1 = (Ho2-Hol)/(Ho3-Ho2) 车间内空气-M = (Hi2-Hil)/(Hi3-Hi2) 混风室空气A3 = (Hm2-Hml)/(Hm3-Hm2) j.计算 S :S = Sp+ (Hm3-Hm2)*(xAl+yA2+zA3) k.将S与设定区间比较,产生新的给定值 如 S < S1+0. 5,则Sp = S1+0. 5 ;如S1+0. 5 < S < S2-0. 5,贝丨J :Sp = S ;如S > S2-0. 5,则Sp = S2-0. 5 ;1.记录最近两次采样值Hol = Ho2, Hil = Hi2, Hml = Hm2 ;Ho2 = Ho3, Hi2 = Hi3, Hm2 = Hm3 ;返回到第7步,循环执行。实施例1在某纺织车间,设定湿度控制区间(S1-S2)为55% _65%,则系统刚启动时的控制 给定值Sp为60%。设定采样间隔时间N为5分钟,比例系数χ设定为-0. 1,y设定为-0. 08, ζ设定为0. 1。采样值一车间内空气温度为29°C,湿度为56%,焓值Hil = 65.4车间外空气温度为25°C,湿度为47%,焓值Hol = 48. 8混风室空气温度为28°C,湿度为53%,焓值Hml = 60. 4采样值二 车间内空气温度为28. 6°C,湿度为57%,焓值Hi2 = 64.75车间外空气温度为26°C,湿度为49%,焓值Ho2 = 52. 5混风室空气温度为28°C,湿度为52%,焓值Hm2 = 59. 8采样值三车间内空气温度为28. 5°C,湿度为58%,焓值Hi3 = 65车间外空气温度为26. 2°C,湿度为:50%,焓值Ho3 = 53. 5混风室空气温度为28. 5°C,湿度为51%,焓值Hm3 = 60. 7车间外空气A1= (Ho2-Hol)/(Ho3-Ho2) = _2· 6 ;车间内空气A2= (Hi2-Hil)/(Hi3-Hi2) = 3. 7 ;混风室空气A3= (Hm2-Hml)/(Hm3-Hm2) = -0· 67 ;S = Sp+ (Hm3-Hm2) * (xAl+yA2+zA3) = 59. 9Sl+0. 5 = 55. 5 < S = 59. 9 < S2—0. 5 = 64. 5因此:Sp = S = 59. 9控制系统以新的Sp为给定,车间内湿度值做为反馈,进行PID运算,PID的输出控 制变频器的频率,从而驱动送风机运行。如图2所示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 21、人机界面20、数字量输入 接口(DI) 22、数字量输出接口(DO) 23、模拟量输入接口(Al) 24、模拟量输出接口(AO) 25组 成。控制系统可与变频器(VFD) 28、送风机29、新风调节风窗33、回风调节风窗34、喷淋系 统26、水泵27、车间内温湿度变送器(THin) 32、车间外温湿度变送器(THout) 30和混风室温 湿度变送器(THmix) 31配套组成空调系统。通过人机界面20可以设定湿度控制区间(Si,S2),采样周期N和比例参数X,y, ζ.通过模拟量输入接口(AI)24,PLC 21可采样车间内温湿度(THin) 32、车间外温湿度 (THout) 30和混风室温湿度(THmix),通过计算并存储焓值,PLC 21根据设定和存储的焓 值,对给定值Sp进行智能调节。根据智能调节后的给定值Sp,PLC 21通过模拟量输出接口(AO) 25对变频器(VFD) 28的频率进行调节,由变频器对送风机29进行驱动。 同时,PLC 21根据数字量输入接口(DI) 22、模拟量输入接口(AI)24接收喷淋系统 26、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调整给定值的区间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1)采集湿度控制区间(S1,S2)预设值;(2)设定控制的给定值Sp设为(S1+S2)/2;(3)采集采样的间隔时间N的预设值,并开始计时N分钟;(4)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1、Ho1和Hm1;(5)再次计时N分钟;(6)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2、Ho2和Hm2;(7)第三次计时N分钟;(8)采集车间外、车间内和混风室的温湿度信号,计算焓值并存储到Hi3、Ho3和Hm3;(9)计算变化比:车间外空气:A1=(Ho2-Ho1)/(Ho3-Ho2)车间内空气:A2=(Hi2-Hi1)/(Hi3-Hi2)混风室空气:A3=(Hm2-Hm1)/(Hm3-Hm2)(10)计算中间变量S:S=Sp+(Hm3-Hm2)*(xA1+yA2+zA3);(11)将中间变量S与设定区间比较,产生新的给定值:若S<S1+0.5,则Sp=S1+0.5;若S1+0.5<S<S2-0.5,则Sp=S;若S>S2-0.5,则:Sp=S2-0.5;(12)记录最近两次的采样值:Ho1=Ho2,Hi1=Hi2,Hm1=Hm2Ho2=Ho3,Hi2=Hi3,Hm2=Hm3并返回步骤(7),循环执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代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煊荣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