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及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22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钣金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及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转动架、上料机构、喷涂机构、涂匀机构、烘干机构与卸料机构,转动架上安装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包括转轴,转轴的轴向与转动架的轴向相垂直,转轴与转动架转动连接,转轴上安装有承载夹具,承载夹具上对称设有两弹性夹片,两弹性夹片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轴向相垂直,钣金件的表面开设多道并行的槽道,槽道的槽向与转轴的轴向相垂直,转轴远离转动架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部,涂匀机构包括触发部,转动架带着承载机构经过涂匀机构,触发部驱动调节部带动承载夹具以转轴的轴线为圆心反复偏转,使防锈溶液均匀黏附在钣金件的槽道表面。槽道表面。槽道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及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及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其中,彩钢瓦作为一种钣金件,在冲压时,彩钢瓦的表面会形成多道并行的槽道,因彩钢瓦常被安装在房屋外,用于遮风挡雨,进而彩钢瓦在生产时需要进行防锈处理,因彩钢瓦的表面还有多道槽道,通过喷涂的方式并不能使得槽道表面的防锈溶液涂抹均匀,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及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避免板材表面槽道内表面防锈溶液涂抹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转动架、上料机构、喷涂机构、涂匀机构与卸料机构,转动架立状设置,上料机构、喷涂机构、涂匀机构与卸料机构沿着转动架的周向间隔设置,转动架上安装有承载机构,转动架带着承载机构依次通过上料机构、喷涂机构、涂匀机构与卸料机构;
[0005]承载机构包括转轴,转轴的轴向与转动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转轴与转动架转动连接,转轴上转动安装有承载夹具,承载夹具上对称设置有两弹性夹片,两弹性夹片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轴向相平行,两弹性夹片夹住钣金件,钣金件的表面开设多道并行的槽道,槽道的槽向与转轴的轴向相平行,转轴远离转动架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部,涂匀机构包括触发部,转动架带着承载机构经过涂匀机构,触发部驱动调节部带动承载夹具以转轴的轴线为圆心反复偏转。
[0006]架体上还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架相连,转动电机与转动架共轴设置,转动电机的轴向与地面相平行,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架以轴线为圆心做圆周转动,带动承载机构依次通过上料机构、喷涂机构、涂匀机构与卸料机构。
[0007]承载机构设置有多组,多组承载机构沿着转动架的周向间隔设置,多组承载机构与上料机构、喷涂机构、涂匀机构和卸料机构相对应。
[0008]调节部包括调节齿轮,调节齿轮与转轴同轴设置,转轴与转动架之间连接有扭簧,触发部驱动调节齿轮以转轴的轴心为圆心转动,带动承载夹具反复翻转,扭簧用于驱使承载夹具与触发部分离时恢复初始状态。
[0009]承载夹具上还对称设置有两吹风部,两吹风部沿着槽道的长度方向分置于钣金件两侧,吹风部包括存管架,存管架内部滑动设有分流块,分流块的滑动方向与槽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分流块与存管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分流块上设置有多个吹气管,多个吹气管与多个槽道一一对应,分流块通过导管与输气件相连,分流块上还安装有挤压杆,挤压块
穿过存管架,涂匀机构内部还设有调节轨道,调节轨道的轨迹与承载夹具在涂匀机构运动轨迹一致,调节轨道包括内推段、维持段与分离段,挤压杆沿着内推段滑动时,分流块带着吹气管向钣金件的槽道内移动,吹气管插入至槽道内,挤压杆沿着分离段移动,分流块带着吹气管朝远离槽道的方向移动,吹气管离开钣金件的表面。
[0010]吹气管的表面开设有吹气口,吹气口朝向槽道的底端。
[0011]触发部包括触发导槽,触发导槽的轨迹与承载机构在涂匀机构内的运行轨迹一致,触发导槽内部设置有齿条部,齿条部与调节齿轮相啮合,驱动承载夹具在涂匀机构内上下摆动。
[0012]齿条部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齿段与下齿段,上齿段与下齿段的相对面设置有多组与调节齿轮相适配的配合齿条,上齿段与下齿段上的配合齿条呈间隔布置。
[0013]上齿段包括交错布置的上有齿部与上光滑部,下齿段包括交错布置的下有齿部与下光滑部,上有齿部与下光滑部相对应,上光滑部与下有齿部相对应,上有齿部与下有齿部结构一致,上有齿部包括长齿段与短齿段,长齿段的距离是短齿段距离的两倍,上有齿部的短齿段位于触发导槽的起始位置处,下有齿部位于触发导槽的终点处。
[0014]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物料安装: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带动承载夹具运动至最高处的上料机构的位置,上料机构将钣金件向承载夹具的表面输送,承载夹具将钣金件固定住,完成物料安装步骤;
[0016]S2、表面喷涂:转动架带着承载机构远离上料机构并进入至喷涂机构处,喷涂机构向钣金件的表面喷涂防锈溶液,完成钣金件表面喷涂处理;
[0017]S3、均匀涂覆:完成钣金件的表面喷涂处理之后,转动架带着承载夹具远离喷涂机构并进入至涂匀机构处,承载夹具上的调节部与触发部相配合,承载机构以转轴的轴线为圆心进行反复偏转,摇动槽道内部的防锈溶液,使得防锈溶液均匀的涂覆在钣金件的槽道的表面,并加速防锈溶液干燥,完成钣金件防锈溶液的均匀涂覆处理;
[0018]S4、物料收集:完成防锈溶液的均匀涂覆处理之后,转动架带着承载夹具从涂匀机构处离开,并进入至卸料机构,当移动至卸料机构处时,卸料机构将承载机构上的钣金件取下,完成钣金件的烘干收集处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涂匀机构,通过触发部与调节部的相互配合,驱动承载夹具在涂匀机构内部反复上下偏转,防锈涂料在惯性作用下在钣金件表面移动,承载夹具进行偏转时,承载夹具的上摆区域向上运动时,上摆区域内的吹气管开始喷气,缓冲并烘干从槽口向槽道内下滑的漆料,同时下摆区域内的吹气管关闭喷气,缓冲漆料从凸起两侧滑落的趋势,使得钣金件表面的防锈涂料能够涂抹的更加均匀,并且承载夹具在上下摆动的同时,加快了钣金件表面防锈溶液与空气的接触效率,提高了防锈溶液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夹具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夹具的吹风部与钣金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夹具的正视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发的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中:1、架体;2、转动架;21、转动电机;3、上料机构;4、喷涂机构;5、涂匀机构;51、触发部;511、触发导槽;512、上齿段;513、下齿段;514、上有齿部;515、上光滑部;516、下有齿部;517、下光滑部;52、调节轨道;521、内推段;522、维持段;523、分离段;6、卸料机构;7、承载机构;71、转轴;72、承载夹具;73、弹性夹片;74、调节部;741、调节齿轮;742、扭簧;75、吹风部;751、存管架;752、分流块;753、吹气管;754、挤压杆;755、复位弹簧;756、吹气口;8、钣金件;81、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在将参考示例实施方式讨论本文描述的主题。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1),架体(1)上设有转动架(2)、上料机构(3)、喷涂机构(4)、涂匀机构(5)与卸料机构(6),转动架(2)立状设置,上料机构(3)、喷涂机构(4)、涂匀机构(5)与卸料机构(6)沿着转动架(2)的周向间隔设置,转动架(2)上安装有承载机构(7),转动架(2)带着承载机构(7)依次通过上料机构(3)、喷涂机构(4)、涂匀机构(5)与卸料机构(6);承载机构(7)包括转轴(71),转轴(71)的轴向与转动架(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转轴(71)与转动架(2)转动连接,转轴(71)上转动安装有承载夹具(72),承载夹具(72)上对称设置有两弹性夹片(73),两弹性夹片(73)的长度方向与转轴(71)的轴向相平行,两弹性夹片(73)夹住钣金件(8),钣金件(8)的表面开设多道并行的槽道(81),槽道(81)的槽向与转轴(71)的轴向相平行,转轴(71)远离转动架(2)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部(74),涂匀机构(5)包括触发部(51),转动架(2)带着承载机构(7)经过涂匀机构(5),触发部(51)驱动调节部(74)带动承载夹具(72)以转轴(71)的轴线为圆心反复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还安装有转动电机(21),转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转动架(2)相连,转动电机(21)与转动架(2)共轴设置,转动电机(21)的轴向与地面相平行,转动电机(21)驱动转动架(2)以轴线为圆心做圆周转动,带动承载机构(7)依次通过上料机构(3)、喷涂机构(4)、涂匀机构(5)与卸料机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7)设置有多组,多组承载机构(7)沿着转动架(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组承载机构(7)与上料机构(3)、喷涂机构(4)、涂匀机构(5)和卸料机构(6)相对应。4.调节部(74)包括调节齿轮(741),调节齿轮(741)与转轴(71)同轴设置,转轴(71)与转动架(2)之间连接有扭簧(742),触发部(51)驱动调节齿轮(741)以转轴(71)的轴心为圆心转动,带动承载夹具(72)反复翻转,扭簧(742)用于驱使承载夹具(72)与触发部(51)分离时恢复初始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钣金件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夹具(72)上还对称设置有两吹风部(75),两吹风部(75)沿着槽道(81)的长度方向分置于钣金件(8)两侧,吹风部(75)包括存管架(751),存管架(751)内部滑动设有分流块(752),分流块(752)的滑动方向与槽道(8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分流块(752)与存管架(75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755)相连,分流块(752)上设置有多个吹气管(753),多个吹气管(753)与多个槽道(81)一一对应,分流块(752)通过导管与输气件相连,分流块(752)上还安装有挤压杆(754),挤压块穿过存管架(751),涂匀机构(5)内部还设有调节轨道(52),调节轨道(52)的轨迹与承载夹具(72)在涂匀机构(5)运动轨迹一致,调节轨道(52)包括内推段(521)、维持段(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棋徐奎贤于洪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