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及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98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及余热回收工艺,包括焙烧回转窑多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多级锂矿石余热回收系统、碳酸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氢氧化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焙烧回转窑多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除尘器二、第1级储能换热器二、第2级储能换热器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及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辉石提锂技术工艺中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为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及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锂辉石提锂技术主要有硫酸法、石灰石烧结法、氯化焙烧法、纯碱压煮法、硫酸盐法,这些锂矿提锂技术都需要使用回转窑反应器进行高温焙烧将矿物加热至极高温度,待矿物反应完全后,将其进行冷却,矿物拥有的高品位热能应当采用相关技术进行提取,循环利用,然而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热回收效率较低,存在一定的缺陷。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专利文件CN214148865U,涉及一种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和送风机,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管束和管板,所述管板上设有若干管板孔,所述管束穿过管板孔并与管板孔密封连接,所述管板将余热回收装置分为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的一端设有进烟口,所述烟气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烟口,所述空气通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空气通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送风机与余热回收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窑炉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进烟口与窑炉通过管道连通。该技术有效利用窑炉里的余热,对进入窑炉的空气进行预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烟气排放降低污染,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烟气排放,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对锂矿提锂过程的余热回收系统仅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忽略了锂矿石本身存在的余热资源,热回收效率低;
[0005]2、专利文件CN216282938U,涉及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热回收机,所述第一支管用于导流冷却介质;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并联连通,用于分流所述第一支管的冷却介质;所述热回收机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串联连通于所述第二支管,用于吸收流经所述第二支管的冷却介质的热量。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一支管并联连通,既能够保证冷却管路的流量不受冷凝器流量的限制,减少热回收机对冷却管路的阻力,又能够直接安装于冷却管路上,无需对热回收机进行定制,减少余热回收装置的工程周期和工程成本,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主要考虑如何减少余热回收装置的工程周期和成本,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对锂矿提锂过程的余热回收装置使用的相变储能器使用单一相变材料进行蓄热,只能对一定温度范围的余热资源进行回收,余热回收效果较差;
[0006]3、专利文件CN211651259U,公开的是余热回收
的一种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装置、供水装置和用水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套接在排烟烟道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储水腔,储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供水装置相连,出水口与用水装置相连,所述供水装置与用水装置之间设有循环水管。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余热回收装置套接在排烟烟道上,通过溶液升温吸热降低烟气温度,相对于空气吸
热降温效果更好;通过溶液升温吸热降低烟气温度,相对于热水换热器加热热水再加热溶液,提高了热利用效率,减少了二次换热时热损失;带钢热水量工序要求溶液温度处于恒温状态,通过余热回收装置来加热溶液,减少了溶液加热时燃料或电能消耗,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热利用效率,减少二次换热时热损失,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对锂矿提锂过程的余热回收装置并不方便对高于该温度范围或低于该温度范围的余热资源进行回收;
[0007]4、专利文件CN212430919U,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内胆,内胆上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内胆上设有能够有效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率,且能使余热回收后的烟气中的剩余余热进一步被利用的余热回收装置,此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可以优化现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提高烟气余热回收量,并使余热回收后的烟气中的剩余热量被进一步利用,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回收烟气余热目的,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主要考虑如何更高效地回收烟气余热,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对锂矿提锂过程的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及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及余热回收工艺,包括焙烧回转窑多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多级锂矿石余热回收系统、碳酸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氢氧化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焙烧回转窑多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除尘器二、第1级储能换热器二、第2级储能换热器二、
……
、第n级储能换热器二,除尘器二、第1级储能换热器二、第2级储能换热器二、
……
、第n级储能换热器二串联连接,1

n级串联储能换热器二对应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T
a1
、T
a2

……
、T
an
,并且T
a1
>T
a2
>

>T
an

[0010]所述多级锂矿石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冷却风机、除尘器一、1

n级余热接收室主体、1

n级储能换热器一,每级余热接收室主体、除尘器一、储能换热器一串联连接,1

n级储能换热器一对应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T
b2
、T
b2

……
、T
bn
,并且T
b1
>T
b2
>

>T
bn

[0011]优选的,所述碳酸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移动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和静止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其中移动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冷却风机、余热接收室主体、除尘器一、移动式储能换热器一,静止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冷却风机、余热接收室主体、余热回收浸出槽、除尘器一、静止式储能换热器一。
[0012]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冷却风机、余热接收室主体、余热回收浸出槽、除尘器一、静止式储能换热器一。
[0013]优选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装置,该设备可用于进行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该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撑座,两组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焙烧回转窑主体,焙烧回转窑主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出料管,底座的顶部放置有四组支撑柱,且支撑柱位于两组支撑座的中间,支撑柱的顶部焊接有余热接收室主体,余热接收室主体的顶部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杆一,支撑杆一的顶部安装有余热接收室二,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包括焙烧回转窑多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多级锂矿石余热回收系统、碳酸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氢氧化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回转窑多级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除尘器二(19)、第1级储能换热器二(22)、第2级储能换热器二(22)、
……
、第n级储能换热器二(22),除尘器二(19)、第1级储能换热器二(22)、第2级储能换热器二(22)、
……
、第n级储能换热器二(22)串联连接,1

n级串联储能换热器二(22)对应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T
a1
、T
a2

……
、T
an
,并且T
a1
>T
a2
>

>T
an
;所述多级锂矿石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16)、冷却风机(17)、除尘器一(12)、1

n级余热接收室主体(6)、1

n级储能换热器一(14),每级余热接收室主体(6)、除尘器一(12)、储能换热器一(14)串联连接,1

n级储能换热器一(14)对应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T
b2
、T
b2

……
、T
bn
,并且T
b1
>T
b2
>

>T
b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移动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和静止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其中移动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16)、冷却风机(17)、余热接收室主体(6)、除尘器一(12)、移动式储能换热器一(14),静止式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16)、冷却风机(17)、余热接收室主体(6)、余热回收浸出槽、除尘器一(12)、静止式储能换热器一(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锂生产线多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造粒风机(16)、冷却风机(17)、余热接收室主体(6)、余热回收浸出槽、除尘器一(12)、静止式储能换热器一(14)。4.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进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撑座(2),两组支撑座(2)的顶部安装有焙烧回转窑主体(3),焙烧回转窑主体(3)的外表面安装有出料管(4),底座(1)的顶部放置有四组支撑柱(5),且支撑柱(5)位于两组支撑座(2)的中间,支撑柱(5)的顶部焊接有余热接收室主体(6),余热接收室主体(6)的顶部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杆一(7),支撑杆一(7)的顶部安装有余热接收室二(8),余热接收室二(8)的顶部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杆二(9),支撑杆二(9)的顶端安装有余热接收室一(10),余热接收室一(10)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11),余热接收室主体(6)、余热接收室二(8)和余热接收室一(10)相互靠近的表面安装有导流管,且导流管呈倒“八”字形结构,出料管(4)的底端与进料管(11)的顶端相连接,余热接收室一(10)、余热接收室二(8)和余热接收室主体(6)从上往下可按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等依次往下类推余热接收室主体(6)的等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能存储的锂辉石提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等距布置的除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琦张岩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