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及其在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4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及其在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是将降糖药物格列美脲(GLM)制备成具有温度敏感的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用于体内降糖研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上,包裹在温敏性材料羟丁基壳聚糖(HBC)中制成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给药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格列美脲口服给药方式,这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可以减少药物的给药次数,使药物能够持续缓慢的释放,维持稳定血药浓度,避开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并且可以直接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植入在特定位置发挥药效,不需要通过手术植入或取出。不需要通过手术植入或取出。不需要通过手术植入或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及其在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及其在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截至到2022年11月14日,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位居世界首位。但糖尿病的疾病控制率仅为36.7%,因此疾病防治形势极为严峻。第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GLM),它的目前市售剂型全部用于口服,口服给药约2.5h到达血药峰值,血药浓度波动大。在胃肠道的溶出速度慢,导致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临床疗效不佳。所以,将这类药物开发出一种新的给药剂型显得尤为重要。
[0003]作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剂型,皮下植入剂在抗肿瘤、缓解疼痛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剂型的一个突出优点是长效作用,减少了连续用药的麻烦。在用药期间提供平稳的血药水平,释放的药物经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全身作用。但传统的植入给药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植入时需通过手术在局部做一个小切口,如果材料降解性不好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患者顺应性受影响。而目前存在一种新型原位凝胶型植入剂,在室温时处于液体状态,注射给药至皮下后,在体温37℃的作用下迅速发生相转变而形成半固体状态的植入物,实现药物持续且缓慢释放而发挥治疗作用。
[0004]羟丁基壳聚糖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可自发交联形成温敏性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但由于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较差,并且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药物出现突释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及其在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将降糖药物GLM负载在GO上,包裹在温敏性材料HBC中制备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给药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用于口服的GLM剂型,这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可以减少药物的给药次数,使药物能够持续缓慢的释放,维持稳定血药浓度,避开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破坏。并且可以直接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植入在特定位置,不需要进行手术。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是以氧化石墨烯GO和温敏性材料HBC制成的温度敏感型HBC

GO载药系统。所述温敏性材料HBC是,以壳聚糖为原料,1,2

环氧丁烷为醚化剂,异丙醇溶液为分散系统,制得的羟丁基壳聚糖。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在制备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
[0008]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是以温度敏感型HBC

GO载药系统对药物X进行负载,制成HBC

GO@X水凝胶。
[0009]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所述药物X为降糖药物。
[0010]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所述降糖药物为磺酰脲类药物。
[0011]优选的,上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所述磺酰脲类药物为格列美脲。
[0012]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将温敏性材料HBC加入蒸馏水中,在4℃下充分溶解,得到HBC水溶液。
[0014]2)取GO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分散,细胞剪切机破碎,得到GO分散液。
[0015]3)称取药物X加入到含有吐温80的GO分散液中,超声、磁力搅拌,得到负载药物的GO@X溶液。
[0016]4)将步骤3)中获得的GO@X溶液进行离心,所得沉淀与步骤1)所得HBC水溶液混合,涡旋混匀,得到HBC

GO@X水凝胶。
[0017]优选的,上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温敏性材料HB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1)称取纯化后的壳聚糖加入到NaOH溶液中,将壳聚糖进行充分碱化,用纱布挤出多余碱性溶液,收集絮状不溶物,得碱化的壳聚糖。
[0019]2)将碱化的壳聚糖分散在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并在室温下充分搅拌24h,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0℃,向体系中加入1,2

环氧丁烷,进行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调节溶液pH至中性,最后透析72h,冷冻干燥,得到HBC。
[0020]优选的,上述的制备方法,按质量比,GO:HBC=1:30

50。
[0021]优选的,上述的制备方法,按质量比,药物X:GO=1:1

3。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构建了一种可注射的温度敏感型HBC

GO载药系统,能够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缓释的效果。
[0024]2、本专利技术构建的可注射的温度敏感型HBC

GO载药系统,在羟丁基壳聚糖水凝胶中引入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稳定分散在水中,可以增加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跨膜能力,可以通过π

π堆积等作用来负载格列美脲,增加载药量,使药物缓慢释放。
[002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改变了降糖药GLM口服给药的方式,以皮下植入剂的方式注射至皮下发挥降糖作用,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提高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0026]4、本专利技术将格列美脲制备成可注射的温敏缓释原位凝胶型植入剂,可以减少药物的给药次数,使药物能够持续缓慢的释放,维持稳定血药浓度,同时可以避开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破坏等,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HBC的红外光谱图(FT

IR)。
[0028]图2是HBC的核磁图(1H NMR)。
[0029]图3是HBC的流变学分析。
[0030]图4是HBC的扫描电镜图(SEM)。
[0031]图5是HBC、HBC

GO@GLM的红外光谱图(FT

IR)。
[0032]图6是HBC

GO@GLM的溶胀率测试(SR)。
[0033]图7是HBC

GO@GLM的扫描电镜图(SEM)。
[0034]图8是HBC

GO@GLM的流变学分析。
[0035]图9是pH值对HBC

GO@GLM体外释放影响的研究。
[0036]图10是温度对HBC

GO@GLM体外释放影响的研究。
[0037]图11是HBC

GO@GLM的体内降解试验。
[0038]图12是HBC

GO@GLM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实施例格列美脲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一)制备方法如下: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是将氧化石墨烯GO和温敏性材料HBC交联制成的温度敏感型HBC

GO载药系统;所述温敏性材料HBC是,以壳聚糖为原料,1,2

环氧丁烷为醚化剂,异丙醇溶液为分散系统,制得的羟丁基壳聚糖。2.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缓释凝胶型给药体系在制备皮下植入剂中的应用。3.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是,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敏感型HBC

GO载药系统对药物X进行负载,制成HBC

GO@X水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X为降糖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糖药物为磺酰脲类药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酰脲类药物为格列美脲。7.权利要求3、4、5或6所述的一种温敏缓释凝胶型皮下植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温敏性材料HBC加入蒸馏水中,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陈安琪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