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04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保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包括交互模块、保管模块和中控处理器,所述保管模块包括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为六面立体结构,储物箱的五面内壁上均设有若干可伸缩活动的隔板,通过所述隔板的伸缩活动以将所述储物箱分隔成若干独立的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储存区域;所述中控处理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计算单元、第一调度单元、第二调度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计算单元用以确定储存参量,第一调度单元和第二调度单元用以对待储存物品进行储存进行储存调度,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隔板伸缩活动以将所述储物箱分隔出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储存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明提高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明提高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保管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智能保管的需求日益增高,比如对于文档的智能保管,以实现智能盘点和查询,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银行贷款业务中抵押质押品的智能保管,以实现信息化管理,避免了库存缺失或管理疏漏;以及典当行中贵重物品的保管等。
[0003]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7886144A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保管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含管理系统,以及若干个分别与该管理系统连接的保管柜;每个所述的保管柜包含:中控模组,与管理系统通信连接;若干个保管箱,分别与中控模组通信连接;每个所述的保管箱包含:控制模块,与中控模组通信连接;若干个资料盒,每个资料盒上均设置有RFID标签;第一RFID标签读取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读取保管箱内的各个资料盒上的RFID标签。
[0004]现有的保管箱一般包含两种或三种规格的储物柜,以满足对尺寸大小不同的待储存物品的储存,然而,这种预制规格的保管箱对于一些超出储物柜规格的待储存物品无法储存,且,由于为预制规格,无法依据待储存物品的尺寸进行定制储存,导致储存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储存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包括:交互模块,用以处理用户的存物申请和取物申请;保管模块,其与所述交互模块相连,包括用以对待储存物品进行储存的储物箱、用以待储存物品储存前临时放置的置物区和图像获取装置;所述储物箱为六面立体结构,储物箱的五面内壁上均设有若干可伸缩活动的隔板,通过所述隔板的伸缩活动以将所述储物箱分隔成若干独立的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储存区域;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所述置物区的上方,用以获取所述待储存物品的三维图像以计算待储存物品所需储存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述宽度对应储物箱的深度;中控处理器,其与所述保管模块相连,包括相互连接的计算单元、第一调度单元、第二调度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若干历史待储存物品所需储存空间的长度和高度的乘积构建正态分布曲线以确定第一乘积对比参量和第二乘积对比参量,以及确定长度平均值和高度平均值;所述第一调度单元用以在待储存物品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基于待储存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对其进行储存,并将储存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或将待储存物品暂时放置在所
述置物区内;所述第二调度单元用以按照所述置物区内的待储存物品的高度进行降序排列以获取高度中位数,基于高度中位数对所述待储存物品进行储存,并将储存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储存指令控制所述隔板伸缩活动以将所述储物箱分隔出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储存区域。
[0007]进一步地,所述交互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以在用户申请存物时采集相关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和待储存物品信息;审核单元,其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相连,用以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审核,将未通过审核的信息返回至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以使用户对所述信息进行修改或补充,或,将通过审核的信息发送至信息写入单元和存取物单元;所述信息写入单元,其与所述审核单元相连,用以将通过审核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对应;信息储存单元,其与所述审核单元相连,用以储存通过审核的信息;验证单元,其与所述信息储存单元相连,用以在用户申请取物时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将通过验证的指令发送至所述存取物单元和读取装置;所述存取物单元,其与所述审核单元和验证单元相连,用以根据审核单元的审核结果控制存物口的开闭,以及根据验证单元的指令控制取物口的开闭。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管模块还包括:所述读取装置,其与所述验证单元相连,用以在接收到验证单元的指令时读取所述RFID标签信息以对待取物品进行定位;抓取装置,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以对所述待储存物品和/或待取物品进行抓取以储物或取物;移动托盘,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以与所述抓取装置配合以储物或取物。
[0009]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单元统计若干历史待储存物品所需储存空间的长度和高度,计算长度和高度的乘积,将乘积作为随机变量构建正态分布曲线,确定所述正态分布曲线的95%置信区间,将95%置信区间对应的两个端点值作为第一乘积对比参量和第二乘积对比参量,所述第一乘积对比参量小于第二乘积对比参量。
[0010]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单元计算95%置信区间内各乘积对应的长度的长度平均值及各乘积对应的高度的高度平均值。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在第一待储存物品的乘积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将第一待储存物品的长度与所述长度平均值进行比对,若第一待储存物品的长度大于等于0.9
×
长度平均值且小于等于1.1
×
长度平均值,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隔板在储物箱一侧分隔出与第一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第一储存区域;或,将所述第一待储存物品暂时放置在所述置物区内;其中,所述第一待储存物品的乘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乘积对比参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乘积对比参量判定为符合要求。
[0012]进一步地,若存在所述第一储存区域,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将第二待储存物品的高
度与所述第一待储存物品的高度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二待储存物品的高度满足第一高度要求,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储存区域一侧分隔出与第二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第二储存区域;否则,将所述第二待储存物品暂时放置在所述置物区内;其中,所述第二待储存物品的高度大于等于0.9
×
第一待储存物品的高度且小于等于第一待储存物品的高度判定为满足第一高度要求;所述第一排储存区域为由所述第一储存区域底部隔板分隔出的与第一储存区域处于同一高度、且与所述第一储存区域并行排列的储存区域。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度单元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按照所述置物区内的待储存物品的高度进行降序排列,并获取高度中位数,将所述待储存物品中的最小高度依次与部分降序排列后的高度相加,所述部分降序排列后的高度小于高度中位数,若存在高度加和小于等于高度中位数且大于等于0.9
×
高度中位数,则将所述高度加和对应的两个待储存物品储存在相同储存区域内,并将所述储存区域的高度设置为高度中位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隔板将所述储存区域分成上下两个分别与所述对应的待储存物品的高度相适应的储存区域;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置物区内的待储存物品所占用的储存空间大于等于置物区储存空间的50%。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度单元将所述置物区内剩余待储存物品中满足第二高度要求的待储存物品进行储存;在储物箱的整排的储存区域储满后,若二次剩余的满足第二高度要求的所述待储存物品所能占据的长度加和小于0.5
×
储物箱的储存空间的长度,则重新按照待储存物品的高度进行降序排列以进行储存;其中,所述置物区内剩余待储存物品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高度中位数且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保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互模块,用以处理用户的存物申请和取物申请;保管模块,其与所述交互模块相连,包括用以对待储存物品进行储存的储物箱、用以待储存物品储存前临时放置的置物区和图像获取装置;所述储物箱为六面立体结构,储物箱的五面内壁上均设有若干可伸缩活动的隔板,通过所述隔板的伸缩活动以将所述储物箱分隔成若干独立的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储存区域;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所述置物区的上方,用以获取所述待储存物品的三维图像以计算待储存物品所需储存空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述宽度对应储物箱的深度;中控处理器,其与所述保管模块相连,包括相互连接的计算单元、第一调度单元、第二调度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计算单元用以根据若干历史待储存物品所需储存空间的长度和高度的乘积构建正态分布曲线以确定第一乘积对比参量和第二乘积对比参量,以及确定长度平均值和高度平均值;所述第一调度单元用以在待储存物品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基于待储存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对其进行储存,并将储存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或将待储存物品暂时放置在所述置物区内;所述第二调度单元用以按照所述置物区内的待储存物品的高度进行降序排列以获取高度中位数,基于高度中位数对所述待储存物品进行储存,并将储存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储存指令控制所述隔板伸缩活动以将所述储物箱分隔出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适应的储存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以在用户申请存物时采集相关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和待储存物品信息;审核单元,其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相连,用以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审核,将未通过审核的信息返回至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以使用户对所述信息进行修改或补充,或,将通过审核的信息发送至信息写入单元和存取物单元;所述信息写入单元,其与所述审核单元相连,用以将通过审核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待储存物品相对应;信息储存单元,其与所述审核单元相连,用以储存通过审核的信息;验证单元,其与所述信息储存单元相连,用以在用户申请取物时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将通过验证的指令发送至所述存取物单元和读取装置;所述存取物单元,其与所述审核单元和验证单元相连,用以根据审核单元的审核结果控制存物口的开闭,以及根据验证单元的指令控制取物口的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管模块还包括:所述读取装置,其与所述验证单元相连,用以在接收到验证单元的指令时读取所述RFID标签信息以对待取物品进行定位;抓取装置,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以对所述待储存物品和/或待取物品进行抓取以
储物或取物;移动托盘,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用以与所述抓取装置配合以储物或取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统计若干历史待储存物品所需储存空间的长度和高度,计算长度和高度的乘积,将乘积作为随机变量构建正态分布曲线,确定所述正态分布曲线的95%置信区间,将95%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麒麟车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