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36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右侧,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壳和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板、固定壳、通槽、滑杆、滑块、固定轴、正转螺纹杆、反转螺纹杆、旋转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调节板、移动板、固定槽、稳固块、螺纹槽、限位杆和活动块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加固装置的适用性,从而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框架柱模板来调节加固装置的长度和宽度,避免只能对特定尺寸的框架柱模板进行固定,避免在框架柱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加固装置无法使用,从而避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制了其应用范围。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房建施工
,具体为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造所使用的模板通常为木质板材,在框架柱的建造过程中,将模板相互拼接,形成轮廓与框架柱外形相契合的内腔,完成立模后,在模板所形成的内腔里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后将模板拆除,从而得到成型的框架柱模板,框架柱模板通常需要用到加固装置对其进行加固支撑。
[0003]根据申请号CN202020301950.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所述第一卡框与立柱模的顶部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框与立柱模的底部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卡框的两端和第二卡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片,四个所述第一固定片均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四个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将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分别与立柱模卡合,通过在第一卡框的两端和第二卡框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片,并且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能够将第一加固条和第二加固条分别与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固定连接,便于安装与拆卸第一卡框和第二卡框;上述案列的加固装置适用性较低,不能根据不同大小的框架柱模板来调节加固装置的长度和宽度,因此只能对特定尺寸的框架柱模板进行固定,在框架柱的尺寸发生变化时,该加固装置无法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
[0006]固定板;
[0007]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右侧;
[0008]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壳和通槽,所述固定壳安装在固定板的左侧,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固定板左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通槽内壁的顶部与底部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贯穿通槽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安装有正转螺纹杆,所述固定轴的底端安装有反转螺纹杆,所述正转螺纹杆的顶端与反转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依次贯穿固定壳和滑块且延伸至滑块的外部;
[0009]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右端贯穿固定壳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安装有与驱动齿轮相互
啮合的从动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正转螺纹杆的表面与滑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反转螺纹杆的表面与滑块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移动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两个连接板相对的一侧,所述调节板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贯穿固定槽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调节板的右侧与移动板的右侧均安装有稳固块,两个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稳固块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螺纹槽螺纹连接的限位杆。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顶部与移动板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连接板的表面均安装有活动块。
[0014]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壁与连接板的表面滑动接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通过连接板、固定壳、通槽、滑杆、滑块、固定轴、正转螺纹杆、反转螺纹杆、旋转轴、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调节板、移动板、固定槽、稳固块、螺纹槽、限位杆和活动块的相互配合,从而提高了加固装置的适用性,从而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框架柱模板来调节加固装置的长度和宽度,避免只能对特定尺寸的框架柱模板进行固定,避免在框架柱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加固装置无法使用,从而避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0020]图中:1固定板、2连接板、3第一调节机构、31固定壳、32通槽、33滑杆、34滑块、35固定轴、36正转螺纹杆、37反转螺纹杆、38旋转轴、39驱动齿轮、310从动齿轮、4第二调节机构、41调节板、42移动板、43固定槽、44稳固块、45螺纹槽、46限位杆、47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板1和连接板2,连接板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的右侧,连接板2靠近固定板1的一侧与固定板1滑动接触。
[0023]第一调节机构3,第一调节机构3设置在固定板1上,第一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壳31和通槽32,固定壳31安装在固定板1的左侧,通槽3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固定板1左侧的顶部与底部,通槽32内壁的顶部与底部通过滑杆33固定连接,滑杆3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4,滑块34的表面与通槽32的内壁滑动接触,连接板2靠近滑块34的一侧与滑块34固定连接,滑块34的左侧贯穿通槽3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壳3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35,固定
轴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正转螺纹杆36,固定轴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反转螺纹杆37,正转螺纹杆36的顶端与反转螺纹杆37的底端分别依次贯穿固定壳31和滑块34且延伸至滑块34的外部,正转螺纹杆36的表面与滑块34的内壁螺纹连接,反转螺纹杆37的表面与滑块34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壳31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38,旋转轴3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固定壳31的左侧且位于旋转轴3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旋转轴38活动连接的轴承,旋转轴38的右端贯穿固定壳31且延伸至其内部,旋转轴3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9,固定轴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轮39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10,固定板1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顶块,两个顶块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与正转螺纹杆36和反转螺纹杆37活动连接的轴承。
[0024]第二调节机构4,第二调节机构4设置在连接板2上,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板41和移动板42,调节板41设置在两个连接板2相对的一侧,调节板41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43,移动板42滑动连接在固定槽43的内部,调节板41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槽43的右侧开设有与固定槽43相互连通的连接槽,连接槽内壁的顶部与底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靠近移动板42的一侧与移动板42固定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的右侧;第一调节机构(3),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设置在固定板(1)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壳(31)和通槽(32),所述固定壳(31)安装在固定板(1)的左侧,所述通槽(3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固定板(1)左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通槽(32)内壁的顶部与底部通过滑杆(33)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4),所述滑块(34)的左侧贯穿通槽(32)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壳(3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35),所述固定轴(35)的顶部安装有正转螺纹杆(36),所述固定轴(35)的底端安装有反转螺纹杆(37),所述正转螺纹杆(36)的顶端与反转螺纹杆(37)的底端分别依次贯穿固定壳(31)和滑块(34)且延伸至滑块(34)的外部;第二调节机构(4),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设置在连接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31)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38),所述旋转轴(38)的右端贯穿固定壳(3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旋转轴(38)的表面安装有驱动齿轮(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航张冬秀彭鹤林范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顺天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