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24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捕鱼网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其底部呈锥状结构设置;上纲绳,与所述固定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下纲绳,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其顶端与所述上纲绳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下纲绳固定连接;袖状网衣,其通过网线依次与所述固定装置、相邻的所述袖状网衣及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使用场景广及隐蔽性强等有益效果。景广及隐蔽性强等有益效果。景广及隐蔽性强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捕鱼网具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主要捕捞网具具体可分为刺网、拖网、围网、流网、抬网等。刺网,是将长带形的网列敷设于水域中,使鱼刺入网目或被网衣缠络后加以捕捞的作业方式。网列由若干矩形网具连接而成,其长度可根据水域条件、渔船大小等因素确定,短则几十米,最长可达数千米,成本不高,但是对于鱼获没有针对性、存在伤鱼等特点。拖网是利用船舶的运动,拖曳渔具在海底或海水中前进,迫使渔具经过水域中的鱼虾蟹等捕捞对象进入网囊,达到捕捞的目的。流网是渔网的一种,也叫刺流网,是一种捕鱼手段,而流网的使用,使得海洋生物不论大小一网打尽,因此说流网对于海洋生物的破坏性很大。拖网和流网都存在成本高、鱼获大小通吃、对渔业资源破坏严重等缺点。围网是根据捕捞对象集群的特性,利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围网捕捞对象主要是集群性的中、上层鱼类,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特点。抬网,是将网具铺设于水底,鱼类经过时将网具抬起从而达到捕获的目的,存在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
[0003]目前,针对底层鱼的网具主要有地笼、底拖网和沉底刺网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都存在使用复杂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的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包括:
[0006]固定装置,其底部呈锥状结构设置;
[0007]上纲绳,与所述固定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下纲绳,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支撑装置,其顶端与所述上纲绳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下纲绳固定连接;
[0010]袖状网衣,其通过网线依次与所述固定装置、相邻的所述袖状网衣及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50cm和2cm。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由竹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纲绳的横截面直径为0.3cm.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纲绳由尼龙材料制成。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纲绳的横截面直径为0.3cm.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纲绳由尼龙材料制成。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袖状网衣由0.2mm尼龙线或0.3mm胶丝线制成,其上开设有多个网眼,所述网眼呈边长为3

9cm的正方形结构设置,所述袖状网衣的中部凹陷成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结构的进鱼口。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装置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cm和1cm。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装置由竹材料制成。
[002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仅由五部分构成,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0022]2)不同于刺网,本技术紧贴地面并且具有固定支撑的功能,可以在流水中使用;
[0023]3)网眼的大小可根据目标鱼大小调节,具有一定的生态特点和目的性;
[0024]4)适宜浅水捕捞,不需要额外人工干预,节省了人工成本;
[0025]5)不漏出水面,隐蔽性强。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的立体结构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固定装置;2、上纲绳;3、下纲绳;4、支撑装置;5、袖状网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3]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0034]固定装置1,其底部呈锥状结构设置;
[003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50cm和2cm,固定装置1由竹材料制成。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的尺寸规格和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0037]上纲绳2,与固定装置1的顶部固定连接;
[0038]在本实施例中,上纲绳2的横截面直径为0.3cm,上纲绳2由尼龙材料制成。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纲绳2的尺寸规格和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0040]下纲绳3,与固定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
[0041]在本实施例中,下纲绳3的横截面直径为0.3cm,下纲绳3由尼龙材料制成。
[00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下纲绳3的尺寸规格和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0043]支撑装置4,其顶端与上纲绳2固定连接,底端与下纲绳3固定连接;
[004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4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cm和1cm,支撑装置4由竹材料制成。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其底部呈锥状结构设置;上纲绳(2),与所述固定装置(1)的顶部固定连接;下纲绳(3),与所述固定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装置(4),其顶端与所述上纲绳(2)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下纲绳(3)固定连接;袖状网衣(5),其通过网线依次与所述固定装置(1)、相邻的所述袖状网衣(5)及所述支撑装置(4)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50cm和2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由竹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纲绳(2)的横截面直径为0.3c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捕捉流水河道底层鱼类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坤颜云榕刘奉明何雄波伍俊泽张佳茵任蔓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