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08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保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具有收容腔,以容纳待控温件;盖体,与所述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且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盖体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密封盖,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且对应所述开口设置;其中所述密封盖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盖板。通过将所述密封盖设置成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盖板,所述子盖板之间能够拼接组成不同大小的所述密封盖,以使所述密封盖能够暴露出不同尺寸的所述开口,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所述保温装置对不同待控温件的适配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技术中,汽车转向器主要起到转向的作用,其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为了验证汽车转向器的耐久性,通常需要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测试,以考核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0003]由于在进行耐久试验时,保温装置需要匹配不同项目的产品进行测试,不同产品搭载中间轴倾斜的角度不同,因而需要不同的适配窗口,且试验时产品的两侧需要通过连接轴与相应设备连接,试验时也会有相对位移产生;目前的保温装置结构相对固定,其前面板和产品中间轴连接的窗口位置不能随意变化,适配性较低。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保温装置对不同待控温件的适配性较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具有收容腔,以容纳待控温件;盖体,与所述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且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盖体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密封盖,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且对应所述开口设置;其中所述密封盖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盖板。
[0007]上述的保温装置,通过将所述密封盖设置成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盖板,所述子盖板之间能够拼接组成不同大小的所述密封盖,以使所述密封盖能够暴露出不同尺寸的所述开口,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所述保温装置对不同待控温件的适配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子盖板的外部凸起的凸部,所述凸部沿所述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子盖板的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子盖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其中任一所述子盖板的所述凸部与其相邻的所述子盖板的所述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子盖板相互拼接。
[0009]上述的保温装置,在所有子盖板上均设置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通过将任一所述子盖板的所述凸部与其相邻的所述子盖板的所述凹槽对接,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子盖板相互拼接,也就是说,每一所述子盖板均设置有相同的拼接结构,这样能够保证在拼接所述子盖板时,相较于两种不同结构的所述子盖板之间的拼接,无需考虑拼接时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无序排列,其结构简单,拼接时更为方便,适配性更高。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盖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凸部在所述子
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L1;所述凸部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L2;所述凹槽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D1;所述凹槽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D2;其中:D2≥L1≥D1≥L2。
[0011]上述的保温装置,通过将所述凸部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设置得大于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以及所述凹槽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设置得小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当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互相拼接后,实际上是限制了相邻两个所述子盖板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但是又并未限制相邻两个所述子盖板之间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也就是说,相邻两个所述子盖板在拼接完成后,仅能够通过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分离,这种结构进一步保证了相邻两个所述子盖板之间的稳定性,能够在不降低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固定连接所需要的连接点位的数量。也就是说,能够仅固定暴露出的所述开口两侧最远端的所述子盖板与所述盖体即可,其余所述子盖板通过这种限制自由度的拼接结构,依然能够覆盖需要覆盖的部分所述开口,且暴露出的所述开口的尺寸的改变更加便捷。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盖板包括第一子盖板与第二子盖板;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外部凸起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一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内部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子盖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其中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相互拼接。
[0013]上述的保温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子盖板的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子盖板的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子盖板之间的拼接;也就是说,通过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之间的相互间隔设置,从而组成完整的所述密封盖,通过将部分所述第一子盖板和/或所述第二子盖板拆卸,达到暴露出不同尺寸的所述开口的目的,相较于整块设置的具有固定开口大小的密封盖,使用灵活,适配性高。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盖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二中轴线;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L3;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L4;所述第二子盖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三中轴线;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三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D3;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三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D4;其中:D4≥L3≥D3≥L4。
[0015]上述的保温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设置得大于在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以及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三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设置得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三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当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槽互相拼接后,实际
上是限制了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但是又并未限制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之间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在拼接完成后,仅能够通过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分离,这种结构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之间的稳定性,能够在不降低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盖体之间固定连接所需要的连接点位的数量。也就是说,能够仅固定暴露出的所述开口两侧最远端的所述子盖板与所述盖体即可,其余所述子盖板通过这种限制自由度的拼接结构,依然能够覆盖需要覆盖的部分所述开口,且暴露出的所述开口的尺寸的改变更加便捷。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子盖板的宽度相同。
[0017]上述的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具有收容腔,以容纳待控温件;盖体,与所述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且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盖体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密封盖,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且对应所述开口设置;其中所述密封盖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子盖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子盖板的外部凸起的凸部,所述凸部沿所述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子盖板的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子盖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其中任一所述子盖板的所述凸部与其相邻的所述子盖板的所述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子盖板相互拼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盖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凸部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L1;所述凸部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L2;所述凹槽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D1;所述凹槽在所述子盖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为D2;其中:D2≥L1≥D1≥L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盖板包括第一子盖板与第二子盖板;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第一子盖板的外部凸起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一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第二子盖板的内部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子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子盖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面;其中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槽能够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子盖板与所述第二子盖板相互拼接。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梦阳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