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199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可以自动对齿轮夹具进行上下料,而且可以对油池进行循环散热,提高齿轮热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包括油池和加热线圈,油池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线圈安装在油池的上侧;还包括上料组件、浸油组件、下料组件和循环冷却组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槽,上料槽安装在油池的上侧,上料槽的顶端右侧设置有上料孔。上料槽的顶端右侧设置有上料孔。上料槽的顶端右侧设置有上料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在进行齿轮的加工时需要对齿轮的外齿进行相应的热处理,即将齿轮的外齿经过加热后及时进行浸油降温,以此来提高齿轮外齿的使用性能,其在齿轮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的浸油装置在使用时,是先将齿轮放到夹具上进行旋转,通过外侧电磁加热线圈的磁场来对齿轮的外齿进行全面加热,加热完成将夹具沉入油池中,带齿轮降温后再将夹具升起来,然后可以将齿轮取出,完成热处理。
[0004]现有的浸油装置在使用中发现,在进行齿轮的大批量生产时,油池的温度会随着齿轮热处理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升高,再继续进行齿轮的浸油时齿轮的降温速度比较慢,这不仅会导致齿轮的热处理质量变差,而且严重影响齿轮的热处理效率,而且在齿轮的浸油过程中都是人工对夹具进行上下料,进一步影响齿轮的热处理效率,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齿轮夹具进行上下料,而且可以对油池进行循环散热,提高齿轮热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包括油池和加热线圈,油池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加热线圈安装在油池的上侧;
[0007]还包括上料组件、浸油组件、下料组件和循环冷却组件。
[0008]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槽,上料槽安装在油池的上侧,上料槽的顶端右侧设置有上料孔。
[0009]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浸油组件包括升降气缸、旋转电机、连杆、升降板和锥形定位头,升降气缸安装在油池的下侧,旋转电机安装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杆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工作腔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孔,连杆的顶端穿过转动孔与升降板的底端中部连接,锥形定位头安装在升降板的顶端中部。
[0010]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槽和挡板,工作腔的右端设置有方槽,下料槽的左端穿过方槽伸入到工作腔的中部,下料槽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滑动孔,升降板与滑动孔滑动连接,下料槽的顶端右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过油孔,挡板的顶端与方槽的顶端铰接。
[0011]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循环冷却组件包括集油箱、循环泵、冷却器和补油管,集油箱安装在油池的右侧,循环泵安装在集油箱的左端底部,循环泵的输入端与集油箱内部的底端左侧连通,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冷却器的输入端连通,冷却器
的输出端与工作腔的顶端右侧连通,补油管的输入端与工作腔的右端底部连通,补油管的输出端与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进行齿轮加工的浸油热处理时,可以先将多组齿轮分别放置在上料槽内,随着齿轮向右侧上料,最右侧的齿轮会掉入到上料孔内从而掉落在升降板上,齿轮的中心孔则会套装在锥形定位头上,此时可以开启加热线圈对齿轮的外齿进行加热,同时开启旋转电机输出带动升降板开始进行旋转,当齿轮加热完成后,可以操作升降气缸缩回带动齿轮进入油池内进行浸油冷却,随着升降气缸逐渐下降齿轮冷却完毕,当齿轮碰到下料槽的顶端时将会停止下降,直到锥形定位头和升降板下降至底端后,齿轮脱离锥形定位头将会因为自动下落,碰到挡板后自动打开将齿轮落至下料槽的顶端右侧,然后挡板自动关闭,此时可以将齿轮取出,同时经过下料槽顶端过油孔落下的油将会进入集油箱内进行收集,此时可以开启循环泵输出将集油箱内的油经过冷却器在打回工作腔内,在集油箱内的油不足时,循环泵将会通过补油管进行自动补油,将工作腔内的热油加入到循环管路中进行冷却,从而实现浸油装置的自动上下料和油的循环冷却;通过该装置,可以自动对齿轮夹具进行上下料,而且可以对油池进行循环散热,提高齿轮热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上料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下料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循环冷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油池;2、加热线圈;3、工作腔;4、上料槽;5、上料孔;6、升降气缸;7、旋转电机;8、连杆;9、升降板;10、锥形定位头;11、下料槽;12、挡板;13、集油箱;14、循环泵;15、冷却器;16、补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包括油池1和加热线圈2,油池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3,加热线圈2安装在油池1的上侧;
[0020]还包括上料组件、浸油组件、下料组件和循环冷却组件;在进行齿轮加工的浸油热处理时,可以先将多组齿轮分别放置在上料槽内,随着齿轮向右侧上料,最右侧的齿轮会掉入到上料孔内从而掉落在升降板上,齿轮的中心孔则会套装在锥形定位头上,此时可以开启加热线圈对齿轮的外齿进行加热,同时开启旋转电机输出带动升降板开始进行旋转,当齿轮加热完成后,可以操作升降气缸缩回带动齿轮进入油池内进行浸油冷却,随着升降气缸逐渐下降齿轮冷却完毕,当齿轮碰到下料槽的顶端时将会停止下降,直到锥形定位头和升降板下降至底端后,齿轮脱离锥形定位头将会因为自动下落,碰到挡板后自动打开将齿轮落至下料槽的顶端右侧,然后挡板自动关闭,此时可以将齿轮取出,同时经过下料槽顶端过油孔落下的油将会进入集油箱内进行收集,此时可以开启循环泵输出将集油箱内的油经
过冷却器在打回工作腔内,在集油箱内的油不足时,循环泵将会通过补油管进行自动补油,将工作腔内的热油加入到循环管路中进行冷却,从而实现浸油装置的自动上下料和油的循环冷却;通过该装置,可以自动对齿轮夹具进行上下料,而且可以对油池进行循环散热,提高齿轮热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0021]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槽4,上料槽4安装在油池1的上侧,上料槽4的顶端右侧设置有上料孔5。
[0022]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浸油组件包括升降气缸6、旋转电机7、连杆8、升降板9和锥形定位头10,升降气缸6安装在油池1的下侧,旋转电机7安装在升降气缸6的输出端,连杆8安装在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工作腔3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孔,连杆8的顶端穿过转动孔与升降板9的底端中部连接,锥形定位头10安装在升降板9的顶端中部。
[0023]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槽11和挡板12,工作腔3的右端设置有方槽,下料槽11的左端穿过方槽伸入到工作腔3的中部,下料槽11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包括油池(1)和加热线圈(2),油池(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3),加热线圈(2)安装在油池(1)的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组件、浸油组件、下料组件和循环冷却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槽(4),上料槽(4)安装在油池(1)的上侧,上料槽(4)的顶端右侧设置有上料孔(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齿轮加工的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浸油组件包括升降气缸(6)、旋转电机(7)、连杆(8)、升降板(9)和锥形定位头(10),升降气缸(6)安装在油池(1)的下侧,旋转电机(7)安装在升降气缸(6)的输出端,连杆(8)安装在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工作腔(3)的底端中部设置有转动孔,连杆(8)的顶端穿过转动孔与升降板(9)的底端中部连接,锥形定位头(10)安装在升降板(9)的顶端中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周爱鹏刘向东周爱琴陈建华张仁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金刚星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