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76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配合形成型腔的下模组件,型腔的深度自前向后由浅变深,下模组件具有防倒刮结构,防倒刮结构包括可自型腔腔底向上移动顶推胚模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第一顶针位于型腔的中轴线上,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关于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本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通过在工件底部形成三角顶出作用面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使工件上移时受力均匀、上移稳定,避免发生左右或前后方向上的侧翻,避免工件的损坏。工件的损坏。工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在工件成型后通过顶出机构将工件顶出,现有的顶出机构由位于模腔中部的顶推柱和驱动顶推柱上下移动的气缸组成。当被顶出的工件前薄后厚时,工件由于受力不均容易发生前后或左右方向上的侧翻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前薄后厚的工件脱模时受力不均容易发生前后或左右方向上的侧翻,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与所述上模组件配合形成型腔的下模组件,所述型腔的深度自前向后由浅变深,所述下模组件具有防倒刮结构,所述防倒刮结构包括可自所述型腔腔底向上移动顶推胚模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关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连线为关于所述型腔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等边三角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第一顶针前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侧均为平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连线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占所述型腔横截面面积的1/4~1/3。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和/或所述第二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和/或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
[0012]进一步地,所述型腔自其腔底向上凸设有凸台,所述型腔具有绕所述凸台周向延伸的注塑流道,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流道关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过流面积自前向后由小变大,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第一顶针前方,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分别紧邻所述注塑流道。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凸台中部,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凸台后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通过在工件底部形成三角顶出作用面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使工件上移时受力均匀、上移稳定,避免发生左右或前后方向上的侧翻,避免工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是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的立体图;
[0020]图2是实施例中下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实施例中下模组件的俯视图;
[0023]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是实施例中第一顶针的立体图;
[0025]图7是实施例公开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形成的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如图1

7所示,该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与所述上模组件1配合形成型腔2的下模组件3,所述型腔2的深度自前向后由浅变深,所述下模组件3具有防倒刮结构4,所述防倒刮结构4包括可自所述型腔2腔底向上移动顶推胚模的第一顶针41、第二顶针42和第三顶针43,所述第一顶针41位于所述型腔2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关于所述型腔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脱模时,所述防倒刮结构4与所述下模组件3内的顶出机构配合使用,由于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随顶出机构同步上移时,在工件底部形成了一个受力均匀的顶出作用面,使工件稳定上移完成脱模,避免前薄后厚的工件脱模时发生左右或前后方向上的侧翻,从而避免工件的损坏。
[0028]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使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作用在工件底部时受力更均匀,工件上移更稳定,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的连线为关于所述型腔2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等边三角形。
[0029]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使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作用在工件底部时受力更均匀,工件上移更稳定,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位于所述
第一顶针41前方,具体来说,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靠前,所述第一顶针41靠后。
[0030]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使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能更好地贴合在工件底部、使工件的受力更均匀、工件上移更稳定,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与胚模相抵的一侧均为平面。
[0031]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使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能更好地贴合在工件底部、使工件的受力更均匀、工件上移更稳定,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与胚模相抵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
[0032]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使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能更好地贴合在工件底部、使工件的受力更均匀、工件上移更稳定,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连线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占所述型腔2横截面面积的1/4~1/3。
[0033]一种实施方式,为了提高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针42和所述第三顶针43的抗变形能力,所述第一顶针41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所述第二顶针42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所述第三顶针43与胚模相抵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自上而下由大变小。
[0034]一种实施方式,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实施,所述型腔2自其腔底向上凸设有凸台5,所述型腔2具有绕所述凸台5周向延伸的注塑流道21,所述第一顶针41、所述第二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与所述上模组件配合形成型腔的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深度自前向后由浅变深,所述下模组件具有防倒刮结构,所述防倒刮结构包括可自所述型腔腔底向上移动顶推胚模的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关于所述型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连线为关于所述型腔中轴线对称设置的等边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第一顶针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侧均为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与胚模相抵的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倒刮结构的吊坠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山李棠明欧永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