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140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包括底部镂空的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线圈(5),所述外壳包括由侧板围设形成的外框,所述外框的顶部安装顶板(4),所述外框的底部经固定件(13)安装耐高温底板(7),所述线圈置于所述耐高温底板上,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线圈之间灌满浇注料(6)。所述耐高温底板经固定件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边和连接边,所述固定边的下端与所述连接边的一端连接形成L型,所述固定边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连接边连接所述耐高温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有效保证线圈固定,且无需下线既可完成感应器的维护和检修。既可完成感应器的维护和检修。既可完成感应器的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横向磁场电磁感应加热器,特别是一种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电磁感应加热器直接布置在钢坯的传送辊道之间,钢坯经过电磁感应加热器时,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功率输出,钢坯上产生大的感应电流,根据焦耳定律,钢坯迅速升温,当钢坯出电磁感应加热器时,通过加热可以弥补其传送过程中的热散失并提升温度,使其温度保证在轧制温度的范围内。
[0003]目前,电磁感应加热的磁场形式分为横向磁场和纵向磁场两种磁场形式。纵向磁场的采用螺旋线圈,加热时感应电流集中在趋肤深度层,属于表面加热;采用纵向磁场需要满足板厚规格>3倍以上趋肤深度或使用成本超高的超高频率电源加热薄板,且纵向磁场中的板坯通道是固定尺寸,当板坯出现变形、翘头翘尾时会将感应加热器刮坏或撞坏
……
由于纵向磁场应用于板坯加热时存在前述的局限性,故其并未受到钢铁行业的青睐。横向磁场加热通过感应加热器两台一组布置在钢坯的上、下面并保持一定间距,产生的感应电流在钢坯的整个横截面行程环流,属于整体加热,且上下两台感应器的间距可根据板坯的厚度需要进行调整,避免了钢坯的碰撞,使得设备的维护周期、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故在板坯连铸连轧上广泛应用。
[0004]现有用于板坯加热的横向磁场感应加热器线圈,一般均采用耐火材料整体浇注固定。为减小使用过程的磁场损失,线圈底面与感应加热器壳体底面的高度差设计尽量可能的保证较小值(一般为10

20mm),即填充在这一高度差中的耐火材料厚度较薄。首先,这种薄层浇注层在烘干阶段容易产生微裂纹;再者,在感应加热器的使用过程中,当线圈(铜管绕制的线圈)内部通水冷却时,与线圈外壁接触的薄层浇注料温度较低,而薄层浇注料底部循环受1000℃左右的高温钢坯烘烤,温度较高,使得该层浇注料厚度方向的温度差极大,极易开裂或使原有的微裂纹扩大,使得感应加热器在动作过程中就会出现薄层浇注层的成块掉落,感应加热器振动或受到钢坯的刮擦时还可能导致大面积脱落,使线圈暴露,一旦出现铁皮碰到线圈会导致线圈的短路,直接损坏感应加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用于板坯加热的横向磁场感应加热器线圈底面与感应加热器壳体底面之间薄层浇注料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小钢坯对线圈的热辐射,且线圈包裹在感应加热器壳体内部、不外露,从而可延长感应加热器浇注料修复周期及感应加热器使用寿命的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包括底部镂空的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
线圈,所述外壳包括由侧板围设形成的外框,所述外框的顶部安装顶板,所述外框的底部嵌入安装耐高温底板,所述线圈置于所述耐高温底板上,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线圈之间灌满浇注料。
[0008]本技术通过在感应加热器的外壳底部嵌入安装耐高温底板,并将线圈安装在耐高温底板上,同时在感应加热器的外壳与线圈之间灌满浇注料,不仅减小了钢坯对线圈的热辐射,而且线圈及浇注料被包裹在感应加热器壳体内部、不外露,延长了感应加热器浇注料的修复周期及感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0009]为方便维护,所述耐高温底板经固定件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边和连接边,所述固定边的下端与所述连接边的一端连接形成L型,所述固定边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连接边连接所述耐高温底板。
[0010]为避免固定件突出耐高温底板而影响加热钢坯时的加热间隙,所述耐高温底板的下表面加工第一凹槽,所述外壳的侧板底部加工第二凹槽,所述固定件的连接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
[0011]为减弱和消除感应加热器工作过程中线圈自身的涡流热,所述连接边上开设散热缝。
[0012]为进一步固定线圈,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竖直安装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支撑辅助板,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支撑辅助板的下面,且为避免漏电,所述线圈与所述支撑辅助板绝缘连接。
[0013]为进一步提升浇注料浇注后的整体性及强度,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及所述线圈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抓紧件,且所述抓紧件的高度为所述浇注料厚度的1/3至2/3,所述抓紧件与所述浇注料有效结合形成整体。
[0014]优选地,所述顶板上的抓紧件和所述线圈上的抓紧件错开分布。
[0015]优选地,所述抓紧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主杆和分布在主杆四周的伸出杆,所述伸出杆沿所述主杆的高度方向至少分布两层。
[0016]优选地,所述主杆的固定端外径小于非固定端外径。
[0017]优选地,所述相邻两层伸出杆错开布置。
[0018]优选地,所述伸出杆的伸出角度在0

45
°
之间,且每层伸出杆的伸出角度不一致。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采用浇注料和耐高温底板组合的方式对线圈进行防护和固定,取消了传统感应加热器线圈底部的薄层浇注料及其带来的极易开裂、脱落问题,大幅度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次数、延长了在线使用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产线工人的作业频次和劳动强度。
[0021]2、本技术线圈底部的耐高温底板达到使用极限需要更换时,设备无需下线,可方便、快捷地在线完成更换,节省了设备拆装的时间和烦琐的拆装工作;此外,对比传统感应加热器修复薄层浇注层时新涂抹、填充的浇注料无法与原已干燥的浇注料结合形成整体,本技术的修复方法更为可靠和安全。
[0022]3、本技术耐高温底板相对传统感应加热器线圈底部的薄层浇注料具有更高的隔热性、耐热性、更低的热膨胀性,从而对线圈有更好的保护,使线圈的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感应加热器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感应加热器的主视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7]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
[0028]图5为感应加热器爆炸图。
[0029]图6为抓紧件的立体结构图。
[0030]图7为固定件的立体结构图。
[0031]图8为外壳立体结构图。
[0032]图9为图8的Ⅱ处放大图。
[0033]图10为耐高温底板的仰视状态立体图。
[0034]图11为图10的Ⅰ处放大图。
[0035]在图中:1第一侧板;2抓紧件;3支撑杆;4顶板;5线圈;6浇注料;7耐高温底板;8螺栓;9平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包括底部镂空的外壳、固定在所述外壳内的线圈(5),所述外壳包括由侧板围设形成的外框,所述外框的顶部安装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底部经固定件(13)安装耐高温底板(7),所述线圈置于所述耐高温底板上,且所述外壳与所述线圈之间灌满浇注料(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底板经固定件嵌入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边和连接边,所述固定边的下端与所述连接边的一端连接形成L型,所述固定边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连接边连接所述耐高温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底板的下表面加工第一凹槽,所述外壳的侧板底部加工第二凹槽,所述固定件的连接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上开设散热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器线圈封装固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滔刘顺肖红李伟红刘勇兰芳蒋晓奇马志民彭国强杨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