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99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包括沿料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8套冲压模组件,所述冲压模组件由上至少均包括顶杆、凹模及与所述凹模相互配合的凸模,所述凹模底部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截面为圆形,每个凹模型腔直径逐渐缩小,末尾两套凹模的型腔直径相当,首个凹模型腔直径、高度、及翻边弧度大于末端凹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续冲压的形式,不断的对冲压件的高度及直径进行调整,以实现最终产品的翻边后壁厚不变薄。边后壁厚不变薄。边后壁厚不变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因为冲压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所以,冲压技术在当代工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冲压技术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包括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电器、国防、仪表、拖拉机等行业当中,甚至在日常用品中都能见到冲压技术的身影。
[0003]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某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喷油嘴限位支撑的精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要求产品在翻边后需要保持壁厚不变,然而现有的产品在冲压翻边后壁厚往往会变薄,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冲压模具,保证了产品翻边后壁厚不变,从而提升产品的最终良品率,以更好的应用于市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包括沿料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8套冲压模组件,所述冲压模组件由上至少均包括顶杆、凹模及与所述凹模相互配合的凸模,所述凹模底部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截面为圆形,每个凹模型腔直径逐渐缩小,末尾两套凹模的型腔直径相当,首个凹模型腔直径、高度、及翻边弧度大于末端凹模。
[0007]优选地,所述冲压模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冲压模组件。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冲压模组件至第六冲压模组的型腔高度及型腔翻边弧度相同。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七冲压模组的型腔高度小于第六冲压模组的型腔高度,大于第八冲压模组的型腔高度,且第七冲压模组的型腔高度与第八冲压模组的型腔高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0.6cm。
[0010]优选地,所述顶杆置于所述凹模内,所述顶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模。
[0011]优选地,所述模具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板设置于下模座上。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连续冲压的形式,不断的对冲压件的高度及直径进行调整,以实现最终产品的翻边后壁厚不变薄。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结合图1所示,所述模具与现有的冲压模相同,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以及相互配合的凹模与凸模。本技术的冲压模采用了倒装形式,即,凸模通过凸模固定板12设置于下模座11上。
[0017]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的冲压模沿料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8套冲压模组件。所述冲压模组件包括第一冲压模组件1、第二冲压模组件2、第三冲压模组件3、第四冲压模组件4、第五冲压模组件5、第六冲压模组件6、第七冲压模组件7、第八冲压模组件8。
[0018]每套所述冲压模组件由上至少均包括顶杆、凹模及与所述凹模相互配合的凸模。所述顶杆置于所述凹模内,所述顶杆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模。所述凹模底部设置有型腔,本技术成型的产品截面为圆形,故,所述型腔的截面为圆形。每套冲压模组件中的凹模型腔直径逐渐缩小,末尾两套凹模的型腔直径相当,首个凹模型腔直径、高度、及翻边弧度大于末端凹模。所述第一冲压模组件1至第六冲压模组6的型腔高度及型腔翻边弧度相同。
[0019]本实施例中的八套冲压模组件分别用于依次连续成型第一产品91、第二产品21、第三产品31、第四产品41、第五产品51、第六产品61、第七产品71、第八产品81。所述第八产品81冲压成型后的产品9即为最终所需的产品。
[0020]其中,第一产品91至第六产品61之间,每个产品的腔内直径D依次缩小,即D1>D2>D3>D4>D5>D6。且相邻产品之前的差距也依次缩小,D2

D1>D2

D3>D3

D4>D4

D5>D5

D6。所述第六产品61至第八产品81的直径均与最终成型产品直径相同。
[0021]第一产品91至第六产品61的翻边处的弧度R相同,且大于第七产品71翻边弧度,第七产品71翻边弧度大于第八产品81翻边弧度,两者的弧度差值不大于0.4cm。
[0022]第一产品91至第六产品61的高度H相同,且大于第七产品71高度,所述第七产品71的高度大于第八产品81的高度,第七产品71与第八产品81的高度差不大于0.6cm。
[0023]通过每次冲压模组之间型腔高度及直径等的调节,从而获得最终产品保证产品的翻边壁厚不变薄,以更好的满足产品需求。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料带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8套冲压模组件,所述冲压模组件由上至少均包括顶杆、凹模及与所述凹模相互配合的凸模,所述凹模底部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截面为圆形,每个凹模型腔直径逐渐缩小,末尾两套凹模的型腔直径相当,首个凹模型腔直径、高度、及翻边弧度大于末端凹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冲压模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产品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压模组件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峰孙调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先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