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045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连续输送的基带与微棱镜压制工序,还包括输送基带上的若干次涂料工序,对涂料层进行若干次间断的固化,所述微棱镜压制工序放置在至少第一次固化工序之后、最后一次固化工序之前。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反光材料传统的打印式制备方法,代之以连续的流水线方式制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光材料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反光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反光材料之所以能够反 光,主要在于绝大部分反光材料中都含有一种高折射率玻璃珠或微棱镜,正是因为它的存 在,将人射光按原路反射回光源处,形成回归反射现象。反光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反光标志标牌、车辆号牌、安全设施等。在白天以其鲜 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 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看清目标,引起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 失,成为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安全卫士,有着明显的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反光材料的制备方式还比较简单,主要使用方块式压印。这种方式生产 效率低,压印的微晶格尺寸单一,不易得到不同反光效果的反光材料。尽管目前有许多制备 反光材料的方法,但是大多采用粘贴方法制备或是仅对反光材料中的玻璃球或微棱镜进行 改进,因此生产效率仍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的特点在于 它是一种连续制备反光材料的方法,可以提高生产反光材料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连续输送的基带与微棱镜压制工序,还包括输送 基带上的若干次涂料工序,对涂料层进行若干次间断的固化,所述微棱镜压制工序放置在 至少第一次固化工序之后、最后一次固化工序之前。所述的微棱镜压制工序为滚筒式压制或平板式压制。所述的涂料工序为滚筒式刷涂或印刷式刷涂。所用材料通常为丙烯酸树脂。所述的若干次涂料工序为2次或3次。所述的固化选自红外线固化、紫外线固化、声波固化和热固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若干次间断固化的间断时间为0、固化时间不为0的连续固化。所述的微棱镜压制工序为一道或多道压制工序。所述的多道压制工序包含至少一道粗压工序和至少一道细压工序。确保压制的均 勻可靠。所述的连续输送的基带表面的非压制面有一层保护薄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不仅提供连续制备反光材料的方法,而且上料区、压制区和固化区可根据 需要分成多个小区。比如上料比较厚的,可以分成多个上料区进行多次刷涂,这样可以减少 气泡的产生获得均勻的高质量的涂层。所述压制区采用滚筒式压制微棱镜,效率更高,而且压制区可由不同的小压制区构成,每个小压制区,压制的微晶格尺寸、形状不同,如此便可 根据需要压制不同规格的微晶格,并可以在同一基材上实现。同时,若采用多个压制区进行 多次重复压制,则能够有效减少压制图形变形,提高压制的质量。固化区根据实际流程采用 多种固化技术进行固化,有利于固化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改变了反光材料传统的打印式制备方 法,代之以连续的流水线方式制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材输入区;2.上料区;3.固化1区;4.压制区;5.固化2区; 6.收卷区;7.剥离。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步骤完成①由基材输入区1把基带送入上料区2进行涂料。②涂完料后进入固化1区3进行2次紫外线固化。③接着在压制区4压制微棱镜。④压制好的反光材料通过固化2区5进行3次紫外线固化。⑤制备好的反光材料由收卷区6收卷。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一道剥离工序。实施例3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③步中,压制工序包含一道粗压工序 和一道细压工序。实施例4其它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将紫外线固化改为红外线固化。实施例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步骤完成①由基材输入区1把基带送入上料区2进行涂料。②涂完料后进入固化1区3进行3次红外线固化。③接着在压制区4压制微棱镜,采用平板式压制。④压制好的反光材料通过固化2区5进行2次紫外线固化。⑤制备好的反光材料由收卷区6收卷。以上各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灵活选择印制不同尺寸的微晶格。并可以 在同一基材上实现。同时,若采用多个压制区进行多次重复压制,则能够有效减少压制图形 变形,提高压制的质量。固化区根据实际流程采用多种固化技术进行固化,有利于固化的质量。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 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 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 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包括连续输送的基带与微棱镜压制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基带上的若干次涂料工序,对涂料层进行若干次间断的固化,所述微棱镜压制工序放置在至少第一次固化工序之后、最后一次固化工序之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棱镜压制工序 为滚筒式压制或平板式压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料工序为滚筒 式刷涂或印刷式刷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次涂料工序 为2次或3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选自红外线 固化、紫外线固化、声波固化和热固化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次间断固化 的间断时间为O、固化时间不为O的连续固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棱镜压制工序 为一道或多道压制工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压制工序包 含至少一道粗压工序和至少一道细压工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输送的基带 表面的非压制面有一层保护薄膜。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①由基 材输入区(1)把基带送入上料区(2)进行若干次涂料;②涂料后进入固化1区(3)进行若 干次固化;③接着在压制区(4)压制微棱镜;④压制好的反光材料通过固化2区(5)进行若 干次固化;⑤制备好的反光材料由收卷区(6)收卷。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连续输送的基带与微棱镜压制工序,还包括输送基带上的若干次涂料工序,对涂料层进行若干次间断的固化,所述微棱镜压制工序放置在至少第一次固化工序之后、最后一次固化工序之前。本专利技术改变了反光材料传统的打印式制备方法,代之以连续的流水线方式制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G09F13/20GK101814263SQ20091004656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卢希, 卢爱青, 卢继韩, 张伟 申请人:上海新思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连续输送的基带与微棱镜压制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基带上的若干次涂料工序,对涂料层进行若干次间断的固化,所述微棱镜压制工序放置在至少第一次固化工序之后、最后一次固化工序之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继韩张伟卢爱青卢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思维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