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033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油缸单元,具有缸筒及能在缸筒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杆,缸筒被活塞杆分为有杆腔以及无杆腔,无杆腔连接有第一管路,有杆腔连接有第二管路;控制单元,具有第一控制管路、以及形成在缸筒上的信号油口,第一控制管路与信号油口相接;其中,在信号油口与无杆腔相连通的状态下,第一控制管路被配置为调整流经第一管路的流体介质和流经第二管路内的流体介质的流向。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操作繁琐的问题。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液压设备的施工工况多种多样,许多工况下在液压油缸带动负载运动一定距离后需要由操作工人操作其回退(如凿岩机打钻行进到推进梁顶端时需操作其推进油缸回退)。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减少因操作工人疏忽大意而没有操作油缸回退造成的损失,需要用到液压油缸的自动回退功能。现有的自动回退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解决目前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目的主要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
[0006]油缸单元,具有缸筒及能在所述缸筒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杆,所述缸筒被所述活塞杆分为有杆腔以及无杆腔,所述无杆腔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有杆腔连接有第二管路;
[0007]控制单元,具有第一控制管路、以及形成在所述缸筒上的信号油口,所述第一控制管路与所述信号油口相接;其中,在所述信号油口与所述无杆腔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管路被配置为调整流经所述第一管路的流体介质和流经所述第二管路内的流体介质的流向。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控制管路,所述第二控制管路与所述信号油口相连通,在所述信号油口与所述有杆腔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管路被配置为切断所述第一控制管路对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的控制操作。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管路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一换向切换管,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能推动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筒的第一工作位、以及能使所述活塞杆回缩至所述缸筒内的第二工作位;
[0010]其中,在所述无杆腔内的流体介质流入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换向阀能从所述第一工作位换向至所述第二工作位。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以及液控端,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液控端相接,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相接;
[0012]其中,在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的状态下,流体介质通过所述进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管路流入所述缸筒的无杆腔内,且所述缸筒的有杆腔内的流体介
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二出油口、所述回油口流出所述第一换向阀;
[0013]在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的状态下,流体介质通过所述进油口、所述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管路流入所述缸筒的有杆腔内,且所述缸筒的无杆腔内的流体介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一出油口、所述回油口流出所述第一换向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管路包括第二换向阀和第二换向切换管,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能连通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的第三工作位、以及能断开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的第四工作位;
[0015]其中,在所无杆腔内的流体介质分别流入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和所述第二换向切换管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换向阀能从所述第四工作位切换至所述第三工作位。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液控端和第二液控端,所述进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上,所述第二换向切换管的一端与所述信号油口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控端相接,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液控端相接。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连接有溢流阀。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与所述减压阀并联设置的单向阀。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上设有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液控端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出油口之间。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向阀的液控端连接有与油箱相接的阻尼管路,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通过所述阻尼管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液控端相接,所述阻尼管路上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位于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的下游端。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手控端,所述手控端能将所述第一换向阀从所述第一工作位或所述第二工作位切换至使所述活塞杆处于静止状态下的非工作位。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两位两通换向阀。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在缸筒上设置与信号油口相连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与缸筒相连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中流体介质的流向,进而能够实现缸筒内部的活塞杆的自动回退,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范围广且安全可靠。
[0025]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减压阀,第一减压阀上连接溢流阀,通过第一减压阀和溢流阀的配合控制第一管路中的流体介质的工作压力;第一减压阀并联单向阀,单向阀的单向流动方向与流体介质流出无杆腔时第一管路中的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同,单向阀的存在使得第一减压阀仅单向工作,即流体介质流入无杆腔时第一减压阀进行工作,而流体介质流出无杆腔时第一减压阀不产生作用。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第一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第二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第三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第四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10、油缸单元;11、缸筒;111、第一油口;112、第二油口;113、信号油口;12、活塞杆;13、有杆腔;14、无杆腔;15、第一管路;16、第二管路;
[0033]20、控制单元;21、第一控制管路;211、第一换向切换管;22、第二控制管路;221、第二换向切换管;
[0034]30、第一换向阀;31、第一工作位;32、第二工作位;33、液控端;34、手控端;35、非工作位;
[0035]40、第二换向阀;41、第三工作位;42、第四工作位;43、第一液控端;4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单元(10),具有缸筒(11)及能在所述缸筒(11)内往复移动的活塞杆(12),所述缸筒(11)被所述活塞杆(12)分为有杆腔(13)以及无杆腔(14),所述无杆腔(14)连接有第一管路(15),所述有杆腔(13)连接有第二管路(16);控制单元(20),具有第一控制管路(21)、以及形成在所述缸筒(11)上的信号油口(113),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1)与所述信号油口(113)相接;其中,在所述信号油口(113)与所述无杆腔(14)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1)被配置为调整流经所述第一管路(15)的流体介质和流经所述第二管路(16)内的流体介质的流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0)还包括第二控制管路(22),所述第二控制管路(22)与所述信号油口(113)相连通,在所述信号油口(113)与所述有杆腔(13)相连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管路(22)被配置为切断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1)对所述第一管路(15)和所述第二管路(16)的控制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管路(21)包括第一换向阀(30)和第一换向切换管(211),所述第一换向阀(30)具有能推动所述活塞杆(12)伸出所述缸筒(11)的第一工作位(31)、以及能使所述活塞杆(12)回缩至所述缸筒(11)内的第二工作位(32);其中,在所述无杆腔(14)内的流体介质流入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211)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换向阀(30)能从所述第一工作位(31)换向至所述第二工作位(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缸自动回退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30)具有进油口(P)、回油口(T)、第一出油口(A)、第二出油口(B)以及液控端(33),所述第一换向切换管(211)与所述第一换向阀(30)的液控端(33)相接,所述第一管路(15)、所述第二管路(16)分别与所述第一换向阀(30)的第一出油口(A)、所述第一换向阀(30)的第二出油口(B)相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换向阀(30)处于第一工作位(31)的状态下,流体介质通过所述进油口(P)、所述第一出油口(A)、所述第一管路(15)流入所述缸筒(11)的无杆腔(14)内,且所述缸筒(11)的有杆腔(13)内的流体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6)、所述第二出油口(B)、所述回油口(T)流出所述第一换向阀(30);在所述第一换向阀(30)处于第二工作位(32)的状态下,流体介质通过所述进油口(P)、所述第二出油口(B)、所述第二管路(16)流入所述缸筒(11)的有杆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皓楠阮利超李光朋刘世文常威魏浩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