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竖井施工,进一步的,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位置可调整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竖井钻机、反井钻机等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竖井施工对设备的可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快速转场和安装始发的需求。针对始发基坑预埋或者后期安装的地基梁位置相对于井中心位置的不确定性,不仅要求翻转架具备90°翻转需求的同时,而且其具备一定范围内的精准可调,但现阶段的翻转架还需要实现上述需求,因此,在进行钻机的转场和安装时,无法精确实现钻机在井口与地基梁的螺栓孔精确对接,导致安装过程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并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2、由此,本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翻转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充分考虑预埋地基梁相对于井口中心误差大的情况,翻转装置既可满足移动、快速转场的需求,还可进行多级定位,提升对钻机的定位精度,实现钻机的快速、精确定位,提高钻机与地基梁对接的便利性,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2、本技术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4、可移动的底盘;
5、翻举机构,所述翻举机构包括能上下移动的翻转连接件,且所述翻转连接件至少能由水平放置位翻转至竖直放置位;
6、多自由度调节机构,所述多自由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翻举机构与所述多自由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多自由度调节机构至少能对所
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自由度调节机构包括:
8、位于所述底盘上方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底盘之间设置有第一位置调节组件,以对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底盘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9、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方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第二位置调节组件,以对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中任意两者均相垂直;
1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方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翻举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上,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可转动连接,以对所述第三安装部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
1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包括机架和移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机架的顶部相连。
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多个支撑油缸,多个所述支撑油缸均布于所述机架上,以在所述底盘移动至预设对接位置后,多个所述支撑油缸向下伸出并支撑于地面。
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滚轮、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一齿条上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滚轮能滚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底盘的顶部相接触。
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滚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二齿条上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二滚轮能滚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相接触。
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安装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具有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内圈的外周,所述外圈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底部相连,所述内圈的底部伸出至所述外圈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相连,所述外圈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齿轮;
16、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相啮合。
1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翻举机构还包括翻转油缸和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升降组件,所述翻转连接件可拆卸地与掘进设备相连,所述翻转连接件具有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翻转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组件铰接,所述翻转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翻转油缸的另一端铰接。
1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内筒、外筒和举升油缸,所述外筒滑动套设于所述内筒外侧,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合围形成容置腔,所述举升油缸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通过所述举升油缸调节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所述升降组件的高度。
1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为竖向设置的顶部开口、底部封口的筒状,所述外筒为竖向设置的底部开口、顶部封口的筒状,所述外筒位于所述内筒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举升油缸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外筒的顶部内壁和所述内筒的底部内壁相连。
2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升降组件中的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件,所述掘进设备处于水平放置位时,所述翻转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相抵。
21、由上所述,本技术的翻转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可将掘进设备与翻举机构的翻转连接件相连,可通过底盘携带掘进设备移动并靠近预设对接位置,实现对掘进设备的粗定位,由于翻转连接件至少能由水平放置位翻转至竖直放置位,从而可带动掘进设备由水平放置位翻转至竖直放置位,并调节掘进设备在竖向上的高度,以使掘进设备能与预设对接位置相接触,做好将掘进设备与预设对接位置进行对接安装的准备;通过多自由度调节机构可对翻举机构在第一方向的位置、第二方向的位置以及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达到对掘进设备的精确定位的目的,使得掘进设备与预设对接位置能够精准对接,避免掘进设备与预设对接位置对接过程中存在误差的情况,本技术的翻转装置既可满足掘进设备移动、快速转场的需求,还可进行多级定位(粗定位以及多自由度精确定位),大大提升对掘进设备的定位精度,实现快速、精确定位,提高掘进设备与预设对接位置对接的便利性,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转场作业以及掘进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调节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包括机架(201)和移动机构(202),所述机架(201)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202)上,所述第一安装部(10)与所述机架(201)的顶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多个支撑油缸(203),多个所述支撑油缸(203)均布于所述机架(201)上,以在所述底盘(2)移动至预设对接位置后,多个所述支撑油缸(203)向下伸出并支撑于地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组件(12)包括第一滚轮(120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1202)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条(1202)设置于所述底盘(2)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一齿条(1202)上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滚轮(1201)能滚动地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组件(11)包括第二滚轮(1101)、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1102)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1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二齿条(1102)上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二滚轮(1101)能滚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滚轮(110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顶部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5)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7),所述回转支承(7)具有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内圈的外周,所述外圈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5)的底部相连,所述内圈的底部伸出至所述外圈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顶部相连,所述外圈上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一齿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举机构(3)还包括翻转油缸(303)和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升降组件(301),所述翻转连接件(302)可拆卸地与掘进设备(1)相连,所述翻转连接件(302)具有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翻转连接件(302)的第一端和所述翻转油缸(30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1)铰接,所述翻转连接件(302)的第二端和所述翻转油缸(303)的另一端铰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1)包括竖向设置的内筒(3011)、外筒(3012)和举升油缸(3014),所述外筒(3012)滑动套设于所述内筒(3011)外侧,所述外筒(3012)与所述内筒(3011)合围形成容置腔(3013),所述举升油缸(3014)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013)内,通过所述举升油缸(3014)调节所述内筒(3011)与所述外筒(301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所述升降组件(301)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011)为竖向设置的顶部开口、底部封口的筒状,所述外筒(3012)为竖向设置的底部开口、顶部封口的筒状,所述外筒(3012)位于所述内筒(3011)的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内筒(3011)的外侧,所述举升油缸(30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外筒(3012)的顶部内壁和所述内筒(3011)的底部内壁相连。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升降组件(301)中的所述外筒(3012)之间设置有连杆(305),所述连杆(305)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件(304),所述掘进设备(1)处于水平放置位时,所述翻转连接件(302)与所述支撑件(304)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调节机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包括机架(201)和移动机构(202),所述机架(201)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202)上,所述第一安装部(10)与所述机架(201)的顶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多个支撑油缸(203),多个所述支撑油缸(203)均布于所述机架(201)上,以在所述底盘(2)移动至预设对接位置后,多个所述支撑油缸(203)向下伸出并支撑于地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组件(12)包括第一滚轮(120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1202)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条(1202)设置于所述底盘(2)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一齿条(1202)上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滚轮(1201)能滚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滚轮(1201)与所述底盘(2)的顶部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组件(11)包括第二滚轮(1101)、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1102)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条(1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的齿与所述第二齿条(1102)上的齿相啮合,所述第二滚轮(1101)能滚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滚轮(110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0)的顶部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5)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9)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7),所述回转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真,吕旦,齐志冲,赵子辉,贾涛,徐光亿,崔磊,陈真,邓飞,肖晶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