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996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三维检测时自动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放位转动,减少调节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和夹持罩等基座左部上侧连接有夹持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夹板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夹持,配合第一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和连接轴进行转动,使得弹簧夹板能够带动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方位转动调节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在三维检测时自动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放位转动,减少调节金属平面类零件的时间,提高三维检测效率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视觉涉及到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等诸多学科,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
[0003]在金属平面类零件生产加工或设计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三维检测装置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进行三维检测,现有的三维检测装置是通过将金属平面类零件固定放置在可旋转的放置台上,通过固定扫描会移动扫描的方式围绕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三维图形扫描,通过扫描仪将扫描数据传导到数据终端进行处理,但是现有装置在进行扫描时,需要检测人员反复转动放置台或调整金属平面类零件的位置和角度,需要对外部的遮光外壳进行反复开合,影响检测效率。
[0004]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现在研发了一种能够在三维检测时自动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放位转动,减少调节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在进行扫描时,需要检测人员反复转动放置台或调整金属平面类零件的位置和角度,需要对外部的遮光外壳进行反复开合,影响检测效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三维检测时自动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放位转动,减少调节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夹持罩、球形轨、滑动架、扫描罩、导向架、夹持机构和扫描机构,基座左部上侧连接有夹持罩,夹持罩内部连接有球形轨,基座右部上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顶部连接有扫描罩,扫描罩内部连接有导向架,基座左部上侧设有夹持机构,扫描罩上设有扫描机构。
[0007]可选地,夹持机构包括有转动架、支架、弧形轨、第一电机、移动齿轮、驱动齿轮、套筒、连接轴、夹持架、夹持座、弹簧夹板和解锁块,基座左部上侧连接有支架,支架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右侧连接有弧形轨,弧形轨中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齿轮,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移动齿轮和驱动齿轮均与弧形轨啮合,第一电机右部连接有套筒,套筒与球形轨滑动式连接,驱动齿轮右侧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套筒内部与套筒转动式连接,连接轴右侧连接有夹持架,夹持架左侧与套筒转动式连接,夹持架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夹持座,夹持座上下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弹簧夹板,夹持座上均滑动式连接有解锁块,弹簧夹板均与相邻的解锁块卡接。
[0008]可选地,扫描机构包括有连接架、第三电机、对向齿轮组、扫描丝杆和扫描仪,扫描
罩右部上侧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连接有第三电机,扫描罩中部螺纹式连接有扫描丝杆,扫描丝杆穿入扫描罩内,扫描丝杆左侧连接有扫描仪,扫描仪与导向架滑动式连接,扫描丝杆与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对向齿轮组。
[0009]可选地,还包括有同步机构,同步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连接盘、齿盘、孔盘、压缩弹簧和连接杆,扫描罩上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基座滑动式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右侧连接有齿盘,转动架左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式连接有孔盘,孔盘左侧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能够对孔盘和齿盘对接时的挤压力度进行缓冲,齿盘与连接杆滑动式连接。
[0010]可选地,还包括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有第四电机和开合丝杆,基座右部上侧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开合丝杆,开合丝杆右侧与基座转动式连接,开合丝杆与扫描罩螺纹式连接。
[0011]可选地,还包括有侧开机构,侧开机构包括有轨道架、侧门、门杆和双向丝杆,扫描罩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多个轨道架,扫描罩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侧门,侧门左部均连接有门杆,门杆均相邻的轨道架滑动式连接,门杆上部之间螺纹式连接有双向丝杆。
[0012]可选地,还包括有补光机构,补光机构包括有电气机组、聚光罩和灯泡,扫描罩内部设有多个电气机组,电气机组上均连接有聚光罩,电气机组中部均连接有灯泡。
[0013]可选地,夹持架中部右侧连接有防反光板,能够对光线进行吸收,减少金属平面类零件反光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夹板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夹持,配合第一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和连接轴进行转动,使得弹簧夹板能够带动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方位转动调节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在三维检测时自动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进行全放位转动,减少调节金属平面类零件的时间,提高三维检测效率的效果。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扫描罩带动第二电机进行移动,使得第二电机通过连接盘带动齿盘与孔盘进行对接,使得齿盘能够通过孔盘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使得连接杆带动转动架进行转动,调节转动架的水平状态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调换转动架的水平状态增加金属平面类零件三维检测角度,减少调节金属平面类零件的时间,提高三维检测效率的效果。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四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开合丝杆进行转动,开合丝杆转动使得扫描罩在基座上进行左右移动开合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方便对扫描罩进行开合控制,节约人力提高三维检测效率的效果。
[0017]4、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双向丝杆,使得门杆在轨道架上滑动相互远离或靠近,带动侧门进行转动开合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方便在扫描罩闭合时,对夹持罩内的金属平面类零部件进行更换和调整,提高三维检测效率的效果。
[0018]5、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气机组点亮灯泡,灯泡发光通过聚光罩对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进行补光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在三维检测时,对夹持罩内部进行补光,优化三维检测环境,提高三维检测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同步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开合机构和扫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侧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补光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0030]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基座,2:夹持罩,3:球形轨,4:滑动架,5:扫描罩,6:导向架,7:夹持机构,70:转动架,71:支架,72:弧形轨,73:第一电机,74:移动齿轮,75:驱动齿轮,76:套筒,77:连接轴,78:夹持架,79:夹持座,710:弹簧夹板,711:解锁块,8:同步机构,8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1)、夹持罩(2)、球形轨(3)、滑动架(4)、扫描罩(5)和导向架(6),基座(1)左部上侧连接有夹持罩(2),夹持罩(2)内部连接有球形轨(3),基座(1)右部上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4),滑动架(4)顶部连接有扫描罩(5),扫描罩(5)内部连接有导向架(6),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夹持机构(7)和扫描机构(9),基座(1)左部上侧设有夹持机构(7),扫描罩(5)上设有扫描机构(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夹持机构(7)包括有转动架(70)、支架(71)、弧形轨(72)、第一电机(73)、移动齿轮(74)、驱动齿轮(75)、套筒(76)、连接轴(77)、夹持架(78)、夹持座(79)、弹簧夹板(710)和解锁块(711),基座(1)左部上侧连接有支架(71),支架(71)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架(70),转动架(70)右侧连接有弧形轨(72),弧形轨(72)中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电机(73),第一电机(73)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齿轮(74),第一电机(73)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75),移动齿轮(74)和驱动齿轮(75)均与弧形轨(72)啮合,第一电机(73)右部连接有套筒(76),套筒(76)与球形轨(3)滑动式连接,驱动齿轮(75)右侧连接有连接轴(77),连接轴(77)穿过套筒(76)内部与套筒(76)转动式连接,连接轴(77)右侧连接有夹持架(78),夹持架(78)左侧与套筒(76)转动式连接,夹持架(78)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夹持座(79),夹持座(79)上下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弹簧夹板(710),夹持座(79)上均滑动式连接有解锁块(711),弹簧夹板(710)均与相邻的解锁块(711)卡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属平面类零件表面三维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扫描机构(9)包括有连接架(91)、第三电机(92)、对向齿轮组(93)、扫描丝杆(94)和扫描仪(95),扫描罩(5)右部上侧连接有连接架(91),连接架(91)上连接有第三电机(92),扫描罩(5)中部螺纹式连接有扫描丝杆(94),扫描丝杆(94)穿入扫描罩(5)内,扫描丝杆(94)左侧连接有扫描仪(95),扫描仪(95)与导向架(6)滑动式连接,扫描丝杆(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冠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