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992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包括:能够分别连接在多芯电缆两端的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所述振动发生器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电源模块、放大模块和若干第一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若干输出引脚通过所述放大模块一一对应的驱动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振子;所述振动接收器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电源模块、滤波调理模块和若干第二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若干输入引脚通过所述滤波调理模块一一对应的接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振子的信号;所述第二单片机还连接有显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大大简化对线操作,提高查线效率。提高查线效率。提高查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属于电气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的二次回路涉及多种类型,并与各种设备相连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其工况复杂、线路长、接点多等问题使得二次自动化系统检修变得相当困难。随着电力工程的铺设,二次电缆的施工和检修困难逐渐上升。为保证电力施工的效率和后期管理的正确性,需要对线芯进行对线识别,找到对应位置后对线芯进行标记工作后通过编号进行记录,继而投入到二次回路中,方便后续的管理与校对。但尽管如此,大量的工作量、老旧设施的翻新改造、工程管理的不到位以及一些线缆的标记错误都影响了二次回路的正确性,使得二次回路的需要进行大量的对线工作来进行核实,以确保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判断的正确性。
[0003]现有的技术中,大多通过使用万用表的通断档测试线路的传统对线形式,浪费人力,效率低下,且较难发现绝缘效果差的线芯,存在安全隐患。在进行对线时,往往需要两个工作人员来完成对线工作,且在对线过程中需要反复使用对讲机交流核实,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0004]同时,虽然也有一些传统的释放脉冲信号或电位信号来进行对线检测的工具,但是,这种检修方式使用在保护电压电流的线芯中时,会对附近的继电保护设备产生干扰,造成装置误判,进而产生供电事故,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这种识别方法有非常大的使用局限性。
[0005]专利技术人通过检索,也发现了使用超声波进行对线的装置,但是鉴于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尺寸,使得整个对线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使用。同时,超声波对线的相关专利中,也未说明如何切换超声波向不同的线缆发送信号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以机械振动波作为识别信号的对线仪。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包括:能够分别连接在多芯电缆两端的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所述振动发生器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电源模块、放大模块和若干第一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若干输出引脚通过所述放大模块一一对应的驱动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所述单片机和放大模块供电;所述振动接收器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电源模块、滤波调理模块和若干第二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若干输入引脚通过所述滤波调理模块一一对应的接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振子的信号;所述第二单片机还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为所述第二单片机、滤波调理模块和显示模块供电;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振子和第二压电陶瓷振子能
够分别连接在线缆的两端。
[0008]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振子和第二压电陶瓷振子为圆柱形振子;其顶端具有用于连接线缆的夹口。
[0009]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夹口为铜制。
[0010]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均具有必要的壳体和控制按键。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区别于传统的对线方式,不需要确认公共端基准线芯。在线缆中释放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波信号,并在线缆的另一端接收信号,从而判断出所检测的线缆的线芯顺序和线芯质量;大大简化对线操作,提高查线效率。采用压电陶瓷振子直接将振动信号注入,而非通过腔体等结构产生超声波,从而做到结构简洁、测试准确性高、使用方便,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展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振动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振动接收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振动发生器主要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振动接收器主要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放大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压电陶瓷振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9]本实施例的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能够分别连接在多芯电缆两端的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
[0020]其中振动发生器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放大模块和若干压电陶瓷振子;单片机的若干输出引脚通过放大模块一一对应的驱动压电陶瓷振子;电源模块为单片机和放大模块供电;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振动发生器还具有开关、显示屏、操作按键、指示灯和充电接口等结构。
[0021]如图2和图4所示,振动接收器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滤波调理模块和若干压电陶瓷振子;单片机的若干输入引脚通过滤波调理模块一一对应的接收压电陶瓷振子的信号;单片机还连接有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为单片机、滤波调理模块和显示模块供电。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显示模块采用触摸显示屏;同样的,振动发生器还具有开关、指示灯和充电接口等结构。
[0022]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中使用的压电陶瓷振子结构有一致,如图6所示,为圆柱形振子1;其顶端具有用于连接线缆的夹口2。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的壳体尽量封闭,从而确保强电、弱电的隔离保护水平。
[0023]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通过两端协同配合,实现作业人员对待测电缆的对线检
测。通过以振动信号作为传输介质的方式,在线缆中进行传送验证,不影响电缆的固有属性且不干扰电缆中正常的电气量的传输。
[0024]在待测线缆的两端放置分别放置本实施例的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待测线缆的线芯分别的两端分别夹入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的夹口中。
[0025]启动振动发生器,单片机一路一路的输出,压电陶瓷振子在同一时间也只有一个产生谐振,通过夹扣,直接将振动信号输入至待测线缆的线芯,振动接收器启动后,输入全部开启,若只能在一个线芯上检测到振动信号,则证明该线缆中此线芯为一根状态完整的线芯;若在不止一根线芯上检测到该振动信号,则是线缆中的存在短路点使该振动信号在短路处向其他线芯传播;若在未能检测到有振动信号的传输,则是该线芯在某处存在断路故障。对于检测无误的线芯进行标签记号,从而完成对线。
[0026]本实施例中,采用16路检测,对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的电路进行简单改造,即可实现任意数量线芯的检测。
[0027]例如,如图5所示,采用一个运算放大器电路对一路振动发生器的单片机输出进行放大,从而达到压电陶瓷振子谐振所需的电流。
[0028]由于振动发生器的输出是一路一路的间隔方式,而非同一时间一起输出。因此,也可以使用一个放大电路,通过多个电子开关连接压电陶瓷振子的形式,通过单片机的输出引脚控制电子开关,更进一步的,单片机的输出引脚再连接寄存器,通过由串行信号改并行信号的方式,扩展连接线芯的数量。
[0029]同样的,振动接收器也可以通过寄存器任意扩展连接线芯的数量。
[0030]通过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械振动波原理的对线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分别连接在多芯电缆两端的振动发生器和振动接收器;所述振动发生器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电源模块、放大模块和若干第一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若干输出引脚通过所述放大模块一一对应的驱动所述第一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所述单片机和放大模块供电;所述振动接收器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电源模块、滤波调理模块和若干第二压电陶瓷振子;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若干输入引脚通过所述滤波调理模块一一对应的接收所述第二压电陶瓷振子的信号;所述第二单片机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斌张永生潘晓明沈伶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能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