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73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在两个中塔柱合拢后,通过爬模继续进行主塔浇注,步骤S2,在合拢区空腔室内对应横桥向的两侧内壁预埋锚固螺栓,通过锚固螺栓固定牛腿,在牛腿上方设置顺桥向的分配梁,步骤S3,通过爬模系统设置对应上横梁处的外模,在外模内部绑扎对应上横梁的钢筋,将上横梁对应的钢筋与塔柱对应的钢筋进行连接;步骤S4,通过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上横梁浇注,使上横梁与合拢区浇注为一个整体。以合拢区为上方主塔的空腔室为基础设置底模,并通过爬模设置外模板,以此实现上横梁的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平分层的基础进行浇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斜拉桥、悬索桥等含有桥塔结构的桥梁所采用的桥塔造型一般有钻石形、H形、人字形、A字形,倒Y形等等,A型桥塔为当今桥梁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桥塔形式,一般包括两个独立的塔柱,两个塔柱在上方合拢形成上横梁和索塔,并在索塔内设置钢锚梁进行拉索设置,索塔及上横梁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斜拉桥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高质量的斜拉桥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在两个中塔柱合拢后,通过爬模继续进行主塔浇注,直至浇注至上横梁设计标高处;其中,主塔对应合拢区的部分设有空腔室;
[0008]步骤S2,在合拢区空腔室内对应横桥向的两侧内壁预埋锚固螺栓,通过锚固螺栓固定牛腿,在牛腿上方设置顺桥向的分配梁,两个承重梁分别位于所述分配梁的两端,在两个承重梁之间设置有多个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方通过方木进行上横梁底模支撑;
[0009]步骤S3,通过爬模系统设置对应上横梁处的外模,在外模内部绑扎对应上横梁的钢筋,将上横梁对应的钢筋与塔柱对应的钢筋进行连接;
[0010]步骤S4,通过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上横梁浇注,使上横梁与合拢区浇注为一个整体。
[0011]优选,塔冠为类锥形结构,在爬模进行索塔浇注过程中,顺桥向方向的爬模可以爬升至塔冠所对应节段,横桥向方向的爬模在爬升塔冠下方一个节段后停止爬升,并利用横桥向的爬模架体上进行塔冠模板的施工。
[0012]优选,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步骤S5,待上横梁凝固是预设强度,对底模和外模进行拆除,拆除完成后通过爬模系统逐节进行索塔浇注;
[0014]逐节进行索塔浇注过程中同步进行钢锚梁施工,使钢锚梁与索塔一体浇注。
[0015]优选,在上横梁的混凝土浇注时在其顶面预埋锥形螺母,通过锥形螺母搭设钢锚梁调节支架;
[0016]上横梁浇注完成后,在预埋件上安装钢锚梁调节支架,起吊钢锚梁至调节支架进行初定位;
[0017]将索导管通过法兰与钢锚梁连接,测量复核索导管位置,钢锚梁精确定位后,与塔
柱劲性骨架焊接固定;
[0018]进行索塔钢筋绑扎,将钢锚梁与一体浇注为一个整体。
[0019]优选,首节钢锚梁安装前,对塔柱和上横梁进行监测,确定首节钢锚梁的安装位置,使钢锚梁顺桥向中心线与塔柱混凝土截面中心线重叠,并根据测量结果采取钢垫板进行纠偏。
[0020]优选,钢锚梁有多个,在顺桥向投影上,多个钢锚梁呈金字塔状排列。
[0021]优选,在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对应塔柱或合拢区的人孔,上横梁浇注过程中设置对应人孔的内模。
[0022]优选,塔柱与合拢区沿其截面外缘、内腔室外缘均布置1层主筋,塔柱和合拢区内腔室之间设有人孔,所有通过人孔的钢筋均进行截断处理,所截断钢筋在截断处做闭合处理;上横梁浇注完成后,通过人孔对上横梁的底模进行拆除。
[0023]优选,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混凝土流动半径均匀布置下料点,布置溜槽和串筒,混凝土进入模板内时,应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
[0024]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浇注,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施工中应保证连续施工不中断;
[0025]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下一层一定深度,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移动,以免漏振,混振动棒离模板的距离宜保持在5~10cm。
[0026]优选,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塔柱监测,所述监测位置包括:
[0027]每个塔柱承台布置至少4个沉降观测点,进行承台沉降观测;
[0028]在下塔柱、中塔柱根部各布设2个应力应变及温度测试断面,监测塔轴向受力情况;索塔布设2个应力应变及温度测试断面,监测塔横向受力情况;下横梁和上横梁跨中各布设1个断面,监测横梁受力情况。
[0029]有益效果:以合拢区为上方主塔的空腔室为基础设置底模,并通过爬模设置外模板,以此实现上横梁的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平分层的基础进行浇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通过浇注与合拢区向一体的上横梁,保证主体的稳定性,同时确保后期进行钢锚梁安装后主塔的整体质量,保障斜拉桥的张拉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主塔节段划分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合拢区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塔冠爬模施工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钢锚梁分布示意图。
[0035]图中:1、塔座;2、下塔柱;3、下横梁;4、中塔柱;5、合拢区;6、上横梁;7、索塔;8、塔冠;9、人孔;10、爬模;11、钢锚梁;12、钢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9]如图1

4所示,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在两个中塔柱4合拢后,通过爬模10继续进行主塔浇注,直至浇注至上横梁6设计标高处;其中,主塔对应合拢区5的部分设有空腔室;步骤S2,在各空腔室内对应横桥向的两侧内壁预埋锚固螺栓,通过锚固螺栓固定牛腿,在牛腿上方设置顺桥向的分配梁,两个承重梁分别位于所述分配梁的两端,在两个承重梁之间设置有多个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方通过方木进行上横梁6底模支撑;塔柱尺寸横向为进行向上减小的渐变,在塔柱内腔室内预埋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两个中塔柱合拢后,通过爬模继续进行主塔浇注,直至浇注至上横梁设计标高处;其中,主塔对应合拢区的部分设有空腔室;步骤S2,在合拢区空腔室内对应横桥向的两侧内壁预埋锚固螺栓,通过锚固螺栓固定牛腿,在牛腿上方设置顺桥向的分配梁,两个承重梁分别位于所述分配梁的两端,在两个承重梁之间设置有多个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方通过方木进行上横梁底模支撑;步骤S3,通过爬模系统设置对应上横梁处的外模,在外模内部绑扎对应上横梁的钢筋,将上横梁对应的钢筋与塔柱对应的钢筋进行连接;步骤S4,通过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进行上横梁浇注,使上横梁与合拢区浇注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塔冠为类锥形结构,在爬模进行索塔浇注过程中,顺桥向方向的爬模可以爬升至塔冠所对应节段,横桥向方向的爬模在爬升塔冠下方一个节段后停止爬升,并利用横桥向的爬模架体上进行塔冠模板的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待上横梁凝固是预设强度,对底模和外模进行拆除,拆除完成后通过爬模系统逐节进行索塔浇注;逐节进行索塔浇注过程中同步进行钢锚梁施工,使钢锚梁与索塔一体浇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桥主塔上横梁、塔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横梁的混凝土浇注时在其顶面预埋锥形螺母,通过锥形螺母搭设钢锚梁调节支架;上横梁浇注完成后,在预埋件上安装钢锚梁调节支架,起吊钢锚梁至调节支架进行初定位;将索导管通过法兰与钢锚梁连接,测量复核索导管位置,钢锚梁精确定位后,与塔柱劲性骨架焊接固定;进行索塔钢筋绑扎,将钢锚梁与一体浇注为一个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拉桥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刚建周庆勇郭小楠高志军陈春杰王翔宇张烁计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