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以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0921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包括支腿本体,所述支腿本体上至少设有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第一切换位置与支腿本体下端之间的高度和第二切换位置与支腿本体下端之间的高度不相等;可调式支腿还包括:用于固定浮盘本体的套管,该套管空套在支腿本体上;套在支腿本体上的锁紧组件,所述支腿本体相对套管移动,使支腿本体上的第一切换位置或者第二切换位置与套管的一端配合时,锁紧组件分别与支腿本体和套管的一端配合,使套管与支腿本体紧固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利于使储罐能释放出更多的储油。储罐能释放出更多的储油。储罐能释放出更多的储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以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罐油气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以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限制,原油和轻质油(如汽油)中的部分轻质组分极易散逸到空气中,产生严重的蒸发损耗。近几年来,由于浮顶罐及内浮顶罐的应用、浮盘设备更新换代,并采取了其他降耗措施,油品损耗得到控制。
[0003]CN215173341U公开了一种浮盘立柱支腿护套,其由浮盘本体,设置在所述浮盘本体底端的连接部,以及适于插入所述连接部内部的支腿组成。支腿内部的顶端开设有抗震槽;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浮盘本体内部的连接套,依次贯穿于连接套和浮盘本体的抗震块,套设在所述抗震块外壁上的两固定螺母;支腿插入所述连接套内部后,抗震块适于插入所述抗震槽的内部,以限位所述支腿,当支腿插入连接套内部时,连接套上固定的抗震块可以插入支腿上方的抗震槽内部,进而实现了支腿可在连接套内部起到初步固定和限位的效果。
[0004]CN112061611A公开了一种浮盘结构,其结构为:浮箱的顶面有出边,相邻浮箱的出边通过螺栓两两相连;浮箱底面加横梁,相邻浮箱的横梁通过螺栓两两相连;浮盘外圈底面安装附加浮筒;支腿安装在两浮箱之间,用螺栓固定在横梁上。这种结构的浮盘,是通过在浮箱底面焊接几道横梁,相邻浮箱的横梁相连,将底面也构成一个整体,在浮盘周边增加一圈浮箱,用以平衡边缘构件产生的额外重力,使浮盘受力均衡。
[0005]通常,存储油液的储罐的高度为20米,储罐的内径有30米的,有8米的,还有其他尺寸的,而浮盘本体的重量较重,每平方米大致为50公斤,在初始将浮盘本体安装在储罐内,需要在浮盘本体与储罐之后隔离出相应的空间,以供工作人员在储罐内进行安装和调试操作,因此,通常在浮盘本体上连接有相应的支腿。
[0006]浮盘在运行过程中,浮盘本体漂浮在油液上,有一部分浸入在油液中,随着储油量释放使液面降低,浮盘本体的高度也随着油面的降低而降低。由于储罐的底部还安装有重要的部件,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浮盘自身的重量很重,因此,运行过程中的支腿下端如果触碰到储罐的底部,则容易对储罐底部的部件造成损害,因此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0007]对于上述两种结构的浮盘系统而言,由于支腿和浮盘本体的连接结构是固定式的,这就决定了现有的浮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液位的高度不能低于1.9米,否则会引发触底的事故。这也就导致了浮盘本体下方至少有1.8米高度的油液要留在储罐内,这对于大体积的存储设备来说,由于浮盘系统的结构缺陷导致至少浪费了一部分存储空间。
[0008]另外,对于上述的浮盘而言,通常是由多个浮盘本体拼接组成,每个浮盘本体包括浮箱,两个相邻浮箱的下部是通过定位卡板与卡槽卡接形成定位,上部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翼和第二连接翼固定,为了实现密封,在第一连接翼和第二连接翼的顶面形成矩形承胶
槽,并在承胶槽内充入密封胶,密封胶固化后形成密封胶条。
[0009]由于密封胶的固化需要时间和加热固化设备,因此,上述结构的浮箱组件的制造时间长,成本高。另外,由于定位卡板与卡槽在卡接需要有相应的间隙,才能使定位卡板卡入到卡槽中,这样导致箱体下部的间距大于箱体上部间距,当箱体下部固定时,会对两个相邻的箱体上部产生分离的作用力,从而使箱体上部的密封结构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以及装配方法,本专利技术对于同容积罐来说,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利于使储罐释放出更多的储油。
[0011]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包括支腿本体,所述支腿本体上至少设有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第一切换位置与支腿本体下端之间的高度和第二切换位置与支腿本体下端之间的高度不相等;
[0013]可调式支腿还包括:
[0014]用于固定浮盘本体的套管,该套管空套在支腿本体上;
[0015]套在支腿本体上的锁紧组件,所述支腿本体相对套管移动,使支腿本体上的第一切换位置或者第二切换位置与套管的一端配合时,锁紧组件分别与支腿本体和套管的一端配合,使套管与支腿本体紧固为一体。
[0016]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将套管与浮盘本体固定后,使支腿本体穿过套管;
[0018]S2,将涨紧部件套在支腿本体上,将螺母与套管形成预连接,使涨紧部件被限制在支腿本体与螺母以及套管之间;
[0019]S3,使支腿本体沿着套管轴向移动,选择支腿本体上的第一切换位置或者第二切换位置与套管的一端配合之后,将螺母与套管进一步连接,螺母对涨紧部件形成挤压力,使支腿本体与套管、螺母以及涨紧部件锁紧为一体。
[0020]当储罐内保持的油液的高度安全高度时,将锁紧组件对支腿本体与套管的锁定解除,使支腿本体沿着套管向储罐的顶部移动,只要上升的高度使支腿本体2的上端与储罐的顶部不发生抵触即可,这样,使支腿本体的第二切换位置与套管的一端配合,并由锁紧组件将支腿本体与套管锁定在第二切换位置,这样,支腿本体与浮盘本体下端对应的第二部位至该支腿本体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为1200mm,相对于支腿本体与浮盘本体下端对应的第一部位至该支腿本体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为1800mm,支腿本体位于浮盘本体下方部分的高度减少了600mm。
[0021]综合以上,本实施例通过可调式支腿的结构,当套管被锁紧在第一切换位置时,可保证浮盘整体不会与储罐的顶部发生抵触,当套管被锁紧在第二切换位置时,可保证浮盘整体不会与储罐的底部发生抵触,同时还能释放相应高度的油量,相当于使储罐获得了扩容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可调式支腿中的套管配合在第一切换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的P部放大图;
[0024]图3为可调式支腿中的套管配合在第二切换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5]图3a为图3中的Q部放大图;
[0026]图4为螺母的示意图;
[0027]图5为第一种螺母与支撑板以及支腿本体配合的俯视图;
[0028]图6为第二种螺母与支撑板以及支腿本体配合的俯视图;
[0029]图7为浮盘本体的示意图;
[0030]图8为单个浮箱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7中的I部放大图;
[0032]附图中的标记:
[0033]浮盘本体1,下端1a,支腿本体2,第一部位2a,第二部位2b,套管3,螺母4,涨紧部件5,支撑板6,第一堵头7,提吊部件8,腰形孔9,第二支撑组件10,浮箱B,箱体11,蜂窝芯12,盒体13,盖板14,第一连接部件15,第二连接部件15a,安装部16,第一形变部17,第二形变部18,第一螺栓19,第二螺栓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5]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立式储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包括支腿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本体(2)上至少设有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第一切换位置与支腿本体(2)下端之间的高度和第二切换位置与支腿本体(2)下端之间的高度不相等;可调式支腿还包括:用于固定浮盘本体(1)的套管(3),该套管(3)空套在支腿本体(2)上;套在支腿本体(2)上的锁紧组件,所述支腿本体(2)相对套管(3)移动,使支腿本体(2)上的第一切换位置或者第二切换位置与套管(3)的一端配合时,锁紧组件分别与支腿本体(2)和套管(3)的一端配合,使套管(3)与支腿本体(2)紧固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其特征在于,锁紧组件包括:螺母(4),螺母(4)与套管(3)螺纹连接;涨紧部件(5),涨紧部件(5)套在支腿本体(2)上,螺母(4)与套管(3)螺纹连接时,螺母(4)对涨紧部件(5)形成的挤压力使支腿本体(2)与锁紧组件锁紧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其特征在于,螺母(4)的内孔中设有内螺纹,套管(3)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支腿本体(2)上的第一切换位置与套管(3)的一端配合时,支腿本体(2)与浮盘本体(1)下端(1a)对应的第一部位(2a)至该支腿本体(2)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为1800mm;支腿本体(2)上的第二切换位置与套管(3)的一端配合时,支腿本体(2)与浮盘本体(1)下端(1a)对应的第二部位(2b)至该支腿本体(2)的下端之间的高度为1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本体(2)上设有第一支撑组件,套管(3)配合在第一切换位置时,所述锁紧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配合后,第一支撑组件为锁紧组件提供支撑作用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储罐浮盘的可调式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6)、第一堵头(7)、提吊部件(8),第一堵头(7)与支腿本体(2)固定,提吊部件(8)的一端穿过支撑板(6)与第一堵头(7)连接,支撑板(6)被夹紧在提吊部件(8)与支腿本体(2)或者第一堵头(7)之间;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红伟卢雄伟印炎卢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美常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