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ZnO纳米棒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微流控器件在生命科学(如药物设计、输送、检测及疾病诊断)和工业合成(如组合合成及高通量筛选)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而随着对于微流控系统的结构化、功能化等特定需求的增加,必然要求对微通道的内表面进行改性。各种各样的微/纳米制作技术如微机械加工、光刻技术等已经被用来在微通道上制作微/纳米结构以达到改性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实现在纳米尺度下对微通道的改性,而且难以应用在密封的、只有狭小出入口的微通道中,如毛细管中。此外,将这些方法应用在开放的微通道中,最后都需要封接技术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微通道,这样也势必会造成对己形成的微/纳米结构的破坏。因而寻找在纳米尺度下、同时适用于只有狭小出入口的微通道结构改性方法非常有必要。21世纪科学的发展已经将一维有序排列的纳米材料组装集成化作为一大研究热点,特定的一维微/纳米结构集成到微通道中,可赋予这些一维纳米材料组成的微/纳米器件新的功能。氧化锌由于其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各晶面的不同生长习性及较高的禁带宽度G.37eV)和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通道中生长可控分布ZnO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 (1)微通道的清洗 以玻璃毛细管作为微通道,配制洗液Ⅰ,V↓[浓硫酸]∶V↓[双氧水]∶V↓[蒸馏水]=4∶1∶20和洗液Ⅱ,V↓[氨水]∶V↓[双氧水]∶V↓[蒸馏水]=1∶4∶20,将微通道浸泡于洗液Ⅰ中在110~130℃下10~30min,去离子水冲洗后,再将微通道浸泡于洗液Ⅱ中在60~80℃下浸泡10~30min,最后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 (2)微通道中分散可控晶种的制备 分别配制可溶性锌盐溶液,0.004~0.04M的碱溶液,配置两份由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2.8mL正辛烷、5mL正丁醇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志,何中媛,李耀刚,张青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