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基础块、装配式固定基础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12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基础块、装配式固定基础及安装方法,该钢结构基础块包括呈矩形结构的钢结构箱体,钢结构箱体包括纵向通孔组和横向通孔组,所述纵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前后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的通孔Ⅰ,所述横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左右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的通孔Ⅱ;所述钢结构箱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钢结构箱体内灌装有混凝土;所述纵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Ⅰ和所述横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Ⅱ均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的连接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的钢结构基础块去拼装装配式固定基础用来固定塔式起重机,省时省力,后期拆除后可重复使用,节省了建设成本。节省了建设成本。节省了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基础块、装配式固定基础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式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基础块、装配式固定基础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塔式起重机的固定基础是塔式起重机上的重要结构件之一,固定基础负责固定塔式起重机位置,承载塔式起重机工作时的垂直载荷、水平载荷、倾覆力矩和扭矩,保证塔式起重机正常作业和作业安全。现有的常用混凝土与固定支腿构成塔式起重机的固定基础,这种形式的固定基础不可重复使用,建设时耗费成本高,施工安装周期长,后期破碎时费时费力,不具有高效性和绿色环保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基础块、装配式固定基础及安装方法,采用模块化的钢结构基础块去拼装装配式固定基础用来固定塔式起重机,由于采用模块化拼装,相对于现有技术,省时省力,后期拆除后可重复使用,节省了建设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结构基础块,包括呈矩形结构的钢结构箱体,钢结构箱体包括纵向通孔组和横向通孔组,所述纵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前后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的通孔Ⅰ,所述横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左右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的通孔Ⅱ;所述钢结构箱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钢结构箱体内灌装有混凝土;所述纵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Ⅰ和所述横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Ⅱ均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的连接通道。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Ⅰ内和所述通孔Ⅱ内均设有相应的空心管进而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的连接通道。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管与钢结构箱体焊接固定。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通孔组包含两个所述通孔Ⅰ,两个所述通孔Ⅰ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对称设置在钢结构箱体上;所述横向通孔组包含两个所述通孔Ⅱ,两个所述通孔Ⅱ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对称设置在钢结构箱体上。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装配式固定基础,由多个如上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呈矩形排列连接而成;且位于该装配式固定基础的中心呈矩形位置关系排布的四块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上均设有固定支腿,装配式固定基础的四条所述固定支腿分别对应塔式起重机的相应的塔身主弦的安装接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腿通过定位支腿焊接在钢结构基础块的钢结构箱体内,并通过灌入钢结构箱体内的混凝土进行固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结构基础块的钢结构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设
有销轴孔;在装配式固定基础的装配过程中,通过定位销轴实现相邻且能够相匹配的所述钢结构基础块的定位。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固定基础的安装方法,在立塔位置处的地基找平后,按照矩形排列的布局进行多个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的排布,其中,在该装配式固定基础的中心呈矩形位置处布置含有固定支腿的钢结构基础块;通过各个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的横向连接通道和纵向连接通道将全部的钢结构基础块连接为一体。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结构基础块的钢结构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设有销轴孔;在装配式固定基础内的钢结构基础块连为整体前,预先采用定位销轴实现相邻且能够相匹配的所述钢结构基础块的定位。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构成该装配式固定基础的钢结构基础块实现模块化设计,便于固定基础的制造、安装、选型和维修,可以实现不同吨位同截面塔式起重机的固定需要。
[0014]2.钢结构基础块的使用有效的减短了塔式起重机施工安装的周期,相比于现有混凝土与固定支腿的结构形式既有利于保证固定基础的强度,又节约了工期,相比于压重式安装减小了塔式起重机的固定基础的安装占地面积。
[0015]3.钢结构基础块的使用,实现了固定基础的重复利用,节能环保的同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基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基础块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固定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含有固定支腿的钢结构基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固定基础中各钢结构基础块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相邻且能够相匹配的钢结构基础块的布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相邻且能够相匹配的钢结构基础块的布置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装配式固定基础中各钢结构基础块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钢结构箱体,11、通孔Ⅰ,12、通孔Ⅱ,13、空心管,14、销轴孔,2、固定支腿,3、定位销轴。
实施方式
[001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结构基础块,包括呈矩形结构的钢结构箱体1,钢结构箱体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钢结构箱体1的开口侧作为灌装混凝土的入料口。钢结构箱体1包括纵向通孔组和横向通孔组;纵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1前后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1的通孔Ⅰ11;横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1左右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1的通孔Ⅱ12。
[001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纵向通孔组处在横向通孔组的上方,
所述纵向通孔组包含两个所述通孔Ⅰ11,两个所述通孔Ⅰ1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对称设置在钢结构箱体1上;如图1所示,所述横向通孔组包含两个所述通孔Ⅱ12,两个所述通孔Ⅱ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对称设置在钢结构箱体1上。除了上述设置通孔Ⅰ11和通孔Ⅱ12的优选方案外,通过增减布置通孔的数量和/或改变通孔间布局的位置关系来合理的设置通孔Ⅰ11和通孔Ⅱ12也可。例如,设置三个通孔Ⅰ11,三个通孔Ⅰ11可以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也可以是错位布置,比如呈三角位置关系布置;又如,设置四个通孔Ⅰ11,四个通孔Ⅰ11可以布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也可以是错位布置的方式,如四个所述通孔Ⅰ11是呈矩形排布的关系布置在钢结构箱体1上。通孔Ⅱ12的设置可以参照通孔Ⅰ11。
[0020]所述纵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Ⅰ11和所述横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Ⅱ12均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1的连接通道。具体而言,所述纵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Ⅰ11均形成相应的纵向连接通道,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通孔Ⅰ11在钢结构箱体1上各形成有一条纵向连接通道。所述横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Ⅱ12均形成相应的横向连接通道,如图1所示,两个通孔Ⅱ12在钢结构箱体1上各形成有一条横向连接通道。横向连接通道的形成和纵向连接通道的形成可以由往钢结构箱体1内灌入混凝土后间接形成也可以通过新增结构件直接形成。
[0021]例如采用新增结构件直接形成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在通孔Ⅰ11内和通孔Ⅱ12内均设有相应的空心管13进而直接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1的连接通道。位于通孔Ⅰ11内的空心管13使得钢结构箱体1上形成纵向连接通道,位于通孔Ⅱ12内的空心管13使得钢结构箱体1上形成横向连接通道。空心管13与钢结构箱体1焊接固定。
[0022]除了通过新增空心管13直接形成连接通道外,也可以由往钢结构箱体1内灌入混凝土后间接形成连接通道。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基础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结构的钢结构箱体(1),钢结构箱体(1)包括纵向通孔组和横向通孔组,所述纵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1)前后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1)的通孔Ⅰ(11),所述横向通孔组包含若干沿着所述钢结构箱体(1)左右方向水平贯穿钢结构箱体(1)的通孔Ⅱ(12);所述钢结构箱体(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钢结构箱体(1)内灌装有混凝土;所述纵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Ⅰ(11)和所述横向通孔组的各个通孔Ⅱ(12)均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1)的连接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Ⅰ(11)内和所述通孔Ⅱ(12)内均设有相应的空心管(13)进而形成相应的贯穿所述钢结构箱体(1)的连接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13)与钢结构箱体(1)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通孔组包含两个所述通孔Ⅰ(11),两个所述通孔Ⅰ(1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对称设置在钢结构箱体(1)上;所述横向通孔组包含两个所述通孔Ⅱ(12),两个所述通孔Ⅱ(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对称设置在钢结构箱体(1)上。5.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的装配式固定基础,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结构基础块呈矩形排列连接而成;且位于该装配式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少震米成宏刘尊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