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52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动力机构、钻杆下限位装置和钻盘;该机身结构还包括:辅助爬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多个层叠设置的桁架标准节,所有桁架标准节均嵌套于所述辅助爬架中且可相对辅助爬架竖向升降,最顶层的桁架标准节安装钻杆上限位装置;顶升装置,其下端固定在基座上,其上端与最底层的桁架标准节连接,该顶升装置可驱动所述桁架标准节在辅助爬架中进行竖向升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正反循环钻机竖向整体桁架改造为多个独立的标准桁架节,在钻机基座上设置辅助爬架和顶升装置实现标准桁架节的升降从而达到改变钻机高度的目的,避免对钻机机身结构进行破坏性改造,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增效的目的。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正、反循环钻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桩基础施工成孔。对于某些现场施工空间环境受限的区域,现阶段钻机无法很好适应,往往需要对钻机机身结构的竖向桁架进行切割重新焊接,往往耗费较多的工时,同时也是对钻机的一个较大破坏,浪费钢材。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通过将现有正、反循环钻机竖向整体桁架改造为多个独立的标准桁架节,在钻机基座上设置辅助爬架和顶升装置实现标准桁架节的升降从而达到改变钻机高度的目的,避免对钻机机身结构进行破坏性改造,无需使用外部吊机配合,操作简易,节约资源和工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动力机构、钻杆下限位装置和钻盘;该机身结构还包括:
[0007]辅助爬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0008]多个层叠设置的桁架标准节,所有桁架标准节均嵌套于所述辅助爬架中且可相对辅助爬架竖向升降,最顶层的桁架标准节安装钻杆上限位装置;
[0009]顶升装置,其下端固定在基座上,其上端与最底层的桁架标准节连接,该顶升装置可驱动所述桁架标准节在辅助爬架中进行竖向升降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爬架的高度至少为单个桁架标准节的3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桁架标准节侧面设有不突出于其表面的限位导轨,所述钻杆上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限位导轨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以及连接在千斤顶下部的支撑杆、连接在千斤顶上部的顶升横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固定在基座上,所述桁架标准节上端的两侧对称设置两块顶升耳板,所述顶升装置设有两个,每个顶升装置的顶升横杆与一块顶升耳板连接。
[0013]进一步的,该机身结构还包括伸缩斜撑杆,所述伸缩斜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基座上,伸缩斜撑杆的上端与最顶层的桁架标准节铰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斜撑杆由中间段和两边段组成,该中间段与两边段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爬架的四肢均开设多个竖向等间距排列的外定位孔,最下方的外定位孔高度高于一个桁架标准节的高度,所述桁架标准节的四肢对应于所述外定位孔均开设多个竖向等间距排列的内定位孔,外定位孔间距为内定位孔间距的整数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定位孔与内定位孔均为螺孔或销孔。
[001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位于与所述钻盘分别位于基座的两端,所述辅助爬架位于动力机构位于与所述钻盘之间,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转盘,该传动杆中间设有断开节点。
[0018]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正反循环钻机竖向整体桁架改造为由多个独立的标准桁架节,在需要改变正反循环钻机的机身结构高度时,通过顶升装置驱动桁架标准节在辅助爬架中进行竖向升降运动,实现竖向整体桁架的升降,从而实际使用过程中改变钻机高度不需要对钻机机身结构进行破坏性改造,不需要使用外部吊机配合,高度调整过程操作简易,节约了钢材资源和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的基座的侧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的高度提升后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的高度提升过程中的侧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5为高度提升前桁架标准节与辅助爬架状态图;
[0024]图6为提升a高度后桁架标准节与辅助爬架状态图;
[0025]图7为提升2a高度后桁架标准节与辅助爬架状态图;
[0026]图8为提升2a高度后桁架标准节与辅助爬架侧视图;
[0027]图9为桁架标准节的侧视图;
[0028]图10为桁架标准节的后视图;
[0029]图11为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伸缩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1]标号说明:
[0032]基座1,动力机构2,钻杆下限位装置3,辅助爬架4,外定位孔41,桁架标准节5,限位导轨51,顶升耳板52,内定位孔53,钻杆上限位装置6,顶升装置7,千斤顶71,支撑杆72,开孔耳板721,顶升横杆73,伸缩斜撑杆8,中间段81,两边段82,钻杆9,传动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安装动力机构2、钻杆下限位装置3、钻盘(图中未示出)、辅助爬架4、多个层叠设置的桁架标准节5;该动力机构2为正反循环钻机的主动力输出机构,用于驱动钻杆作业。
[0034]所述辅助爬架4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
[0035]多个层叠设置的桁架标准节5构成竖向整体桁架,所有桁架标准节5均嵌套于所述辅助爬架4中且可相对辅助爬架4竖向升降,最顶层的桁架标准节5安装钻杆上限位装置6;本实施例中,辅助爬架4的高度为单个桁架标准节5的3倍,即辅助爬架4至少可以嵌入3个桁架标准节5,本实施例以三个层叠设置的桁架标准节5为例,辅助爬架4的高度为单个桁架标准节5的3倍,从而所有桁架标准节5依次嵌套在辅助爬架4中。
[0036]所述顶升装置7下端固定在基座1上,升装置7上端与最底层的桁架标准节5连接,该顶升装置7可驱动所述桁架标准节5在辅助爬架4中进行竖向升降运动。本实施例优选一种方便操作且成本低的顶升装置7,该顶升装置7包括千斤顶71以及连接在千斤顶71下部的支撑杆72、连接在千斤顶71上部的顶升横杆73;所述支撑杆72底端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桁架标准节5上端的两侧对称设置两块顶升耳板52,所述顶升装置7设有两个,每个顶升装置7的顶升横杆与一块顶升耳板52连接,两个顶升装置7同时推动桁架标准节5上升,增加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撑杆72底端为开孔耳板721,开孔耳板721与基座1的上耳板11连接以对顶升装置7整体进行支撑固定。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的升降原理如下:通过对正反循环钻机竖向整体桁架改造为由多个独立的标准桁架节5,在需要改变正反循环钻机的机身结构高度时,通过顶升装置7驱动桁架标准节5在辅助爬架4中进行竖向升降运动,实现竖向整体桁架的升降,从而实际使用过程中改变钻机高度不需要对钻机机身结构进行破坏性改造,不需要使用外部吊机配合,高度调整过程操作简易,节约了钢材资源和缩短工期。在完成提升操作后,可将桁架标准节5定位在辅助爬架4上以支出竖向整体桁架,顶升装置7此时可以拆除,方便施工。在需要降低高度时,重新安装顶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动力机构、钻杆下限位装置和钻盘;其特征在于,该机身结构还包括:辅助爬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多个层叠设置的桁架标准节,所有桁架标准节均嵌套于所述辅助爬架中且可相对辅助爬架竖向升降,最顶层的桁架标准节安装钻杆上限位装置;顶升装置,其下端固定在基座上,其上端与最底层的桁架标准节连接,该顶升装置可驱动所述桁架标准节在辅助爬架中进行竖向升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爬架的高度至少为单个桁架标准节的3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标准节侧面设有不突出于其表面的限位导轨,所述钻杆上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限位导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正反循环钻机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以及连接在千斤顶下部的支撑杆、连接在千斤顶上部的顶升横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桁架标准节上端的两侧对称设置两块顶升耳板,所述顶升装置设有两个,每个顶升装置的顶升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银忠李宏描王忠超江文森王凯方少敬龙星瀚王万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