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粘着片及显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46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体的设计性的着色粘着片、及设计性得以提高的显示体。所述着色粘着片(1)具备着色粘着剂层(11),其在将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显示体构成构件的一个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将另一个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将层叠了上述着色粘着剂层(11)的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着色粘着片及显示体
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2010229821.8、申请日为2020年03月2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着色粘着片及显示体”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申请要求2019年03月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

068290、及2019年09月20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

171774的优先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贴合显示体构成构件的着色粘着片、及使用了该着色粘着片的显示体。

技术介绍

[0002]在近年的显示体(显示器),例如设置于汽车的仪表板、汽车导航系统、控制台的各种仪表等中的车载用显示体、一般用户使用的平板终端等的显示体、商业用的平板终端或数字标牌等的显示体、室外用的数字标牌等的显示体等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
[0003]如上所述,在以车载用为代表的显示体中,有时要求该显示体在灭灯时,体现出与该显示体的周围构件、例如框材的整体感,提高设计性。为此,可考虑对显示体进行着色,例如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一种涉及显示体的着色的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3138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18829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

23402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

573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4中公开的技术进行着色的目的均不同,因此未能赋予显示体与周围构件的整体感从而提高设计性。此外,由于周围构件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因此需要根据周围构件的种类,将粘着剂变更为适于各种构件的规格,因此,存在粘着剂的设计的自由度低,制造上的管理复杂化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体的设计性的着色粘着片、及设计性得以提高的显示体。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着色粘着片,其具备由含有着色剂的粘着剂构成的着色粘着剂层,以贴附于在平面方向上至少具有两个明度不同的区域的显示体构成构件,所述着色粘着片的特征在于,将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所述显示体构
成构件的一个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将另一个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

、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

时,满足以下的式(I)~(IV)(专利技术1)。ΔL=L1

L2
···
(I)ΔL

=L1
’‑
L2

···
(II)ΔL>0
···
(III)(ΔL

/ΔL)
×
100≤80
···
(IV)
[0008]当将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的着色粘着片适用于显示体时,能够提高该显示体灭灯时的该显示体的设计性,例如能够提高灭灯时的外观协调性。
[000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V)(专利技术2)。ΔL

≤30
···
(V)
[00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中,优选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明度L*为5以上、95以下(专利技术3)。
[00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3)中,优选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色度a*及色度b*分别为

7~7(专利技术4)。
[001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4)中,优选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总透光率为30%以上(专利技术5)。
[001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5)中,优选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总光线雾度值(全光線
ヘイズ
値)为0.5%以上、40%以下(专利技术6)。
[0014]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6)中,优选使用乙酸乙酯将所述着色剂稀释1万倍而成的溶液的、作为波长780nm处的雾度值与波长380nm处的雾度值的平均值的平均雾度为1%以上、60%以下(专利技术7)。
[0015]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7)中,优选使用乙酸乙酯将所述着色剂稀释1万倍而成的溶液的、波长780nm处的雾度值与波长380nm处的雾度值的差值为30个百分点以下(专利技术8)。
[0016]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8)中,优选所述着色剂为黑色颜料(专利技术9)。
[0017]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9)中,优选所述粘着剂为丙烯酸类粘着剂(专利技术10)。
[0018]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0)中,优选所述粘着剂由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交联剂(B)及着色剂(C)的粘着性组合物交联而成(专利技术11)。
[001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1)中,优选所述着色粘着片具备:两片剥离片、及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的所述着色粘着剂层(专利技术12)。
[002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12)中,优选所述着色粘着片被用于贴合所述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同所述显示体构成构件不同的显示体构成构件(专利技术13)。
[0021]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体,其具备:在平面方向上至少具有两个明度不同的区域的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及将所述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与所述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相互贴合的着色粘着剂层,所述显示体的特征在于,将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所述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的一个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将另一个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

、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

时,满足以下的式(I)~(IV)(专利技术14)。ΔL=L1

L2
···
(I)
ΔL

=L1
’‑
L2

···
(II)ΔL>0
···
(III)(ΔL

/ΔL)
×
100≤80
···
(IV)
[002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4)中,也可以使所述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所述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在被所述着色粘着剂层贴合的一侧的面上具有段差(专利技术15)。
[002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4、15)中,也可以具有黑色的框材(专利技术16)。专利技术效果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着色粘着片,能够提高显示体的设计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体的设计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着色粘着片,其具备由含有着色剂的粘着剂构成的着色粘着剂层,以贴附于在平面方向上至少具有两个明度不同的区域的显示体构成构件,所述着色粘着片的特征在于,将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所述显示体构成构件的一个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将另一个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

、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

时,满足以下的式(I)~(IV):ΔL=L1

L2
···
(I)ΔL

=L1
’‑
L2

···
(II)ΔL>0
···
(III)(ΔL

/ΔL)
×
100≤80
···
(IV)。2.一种着色粘着片,其具备由含有着色剂的粘着剂构成的着色粘着剂层,以贴附于在平面方向上至少具有两个明度不同的区域的显示体构成构件,所述着色粘着片的特征在于,将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所述显示体构成构件的一个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将另一个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时,满足以下的式(I)及式(III):ΔL=L1

L2
···
(I)ΔL>0
···
(III)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波长区域380nm~780nm的5nm间距的各波长处的雾度值的标准偏差为0.1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色粘着片,将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1的明度L*设为L1

、将层叠了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所述区域R2的明度L*设为L2

时,其满足以下的式(II)及式(IV):ΔL

=L1
’‑
L2

···
(II)(ΔL

/ΔL)
×
100≤80
···
(IV)。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着片,其进一步满足以下的式(V):ΔL

≤30
···
(V)。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明度L*为5以上、95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粘着剂层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色度a*及色度b*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鲭翔高桥洋一荒井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