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808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侧面连接有合模组件,下模的侧面设置有冷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组件,启动水泵通过吸水管对冷却液实施抽吸,冷却液会从底部逐渐注满内管,内管呈回形螺旋状结构可使冷却液很好的将模槽内的原料热量带走,冷却液会通过外管回到储液箱内,冷却液在外管内的长距离流动可很好的进行自身散热降温,从而大大减少原料的冷却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合模组件,启动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在螺纹柱与连接块之间的啮合连接下,固定座对连接块形成抵接限位可使连接块带动上模限位下移完成与下模之间的合模,操控起来更加的省力方便。操控起来更加的省力方便。操控起来更加的省力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144368.0公开了一种加快注塑模具冷却的结构,包括模具下壳,模具下壳的周侧均开设有换气孔,模具下壳的一端安装有风机,模具下壳的上端安装有模具上壳,模具上壳上端的中间位置热熔连接有观察窗,模具下壳和模具上壳的内壁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定位板,模具下壳和模具上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通风层,模具下壳和模具上壳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塑形腔。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使得装置的制作成本低廉,在使用操作简单,从而大大的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且使得装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大大地减少原料的冷却时间,从而有效的加快装置的工作效率。
[0004]上述公开专利中,无法判断模具外侧是否成型不会形变,在将定位板抽出后,模具下壳与模具之间会存在间隙,外侧未定型的模具容易出行形变,且此种冷却方式需要先等模具差不多冷却成型后才可以使用,冷却缓慢使用效果不好,而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组合安装拆分需要手动调控,操控起来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具有冷却效果好,自动合模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上方安装有上模,上模的内部嵌有观察窗,下模的侧面连接有合模组件,下模的内部开设有模槽,下模的侧面设置有冷却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外管、储液箱、水泵、内管、出水管和吸水管,其中,下模的侧面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侧端连接有内管,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外管。
[0008]优选的,所述内管位于模槽外侧的上模内部,内管、外管均呈回型螺旋状结构,外管的另一端与储液箱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合模组件包括有固定座、电机、螺纹柱、连接块和限位环,其中,下模的侧面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环,上模的侧面连接有连接块。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柱与连接块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连接块与固定座之间为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呈U型结构,固定座的底部与下模的底部平齐,连接块的侧面
与固定座的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组件,启动水泵通过吸水管对储液箱内部的冷却液实施抽吸,冷却液会从出水管排出涌入内管中并从底部逐渐注满内管,内管呈回形螺旋状结构可使冷却液很好的将模槽内的原料热量带走,内管内部的冷却液会通过外管回到储液箱内,冷却液在外管内的长距离流动可很好的进行自身散热降温,从而大大减少原料的冷却时间,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模具的颜色状况来判断是否冷却成型,也可检测模腔温度判断成型情况。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合模组件,启动电机驱动螺纹柱转动,在螺纹柱与连接块之间的啮合连接下,固定座对连接块形成抵接限位可使连接块带动上模限位下移完成与下模之间的合模,操控起来更加的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冷却组件剖视图。
[0018]图中:1、上模;2、观察窗;3、冷却组件;31、外管;32、储液箱;33、水泵;34、内管;35、出水管;36、吸水管;4、下模;5、合模组件;51、固定座;52、电机;53、螺纹柱;54、连接块;55、限位环;6、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包括下模4,下模4的上方安装有上模1,上模1的内部嵌有观察窗2,下模4的侧面连接有合模组件5,下模4的内部开设有模槽6,下模4的侧面设置有冷却组件3。
[0022]具体的,冷却组件3包括有外管31、储液箱32、水泵33、内管34、出水管35和吸水管36,下模4的侧面设置有储液箱32,储液箱32的顶部安装有水泵33,水泵33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36,吸水管36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35,出水管35侧端连接有内管34,内管34的另一端连接有外管31。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33通过吸水管36对储液箱32内部的冷却液实施抽吸,冷却液会从出水管35排出涌入内管34中,可很好的对模槽6内的原料实施吸热降温。
[0024]具体的,内管34位于模槽6外侧的上模1内部,内管34、外管31均呈回型螺旋状结构,外管31的另一端与储液箱32相连通。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管34呈回形螺旋状结构可使吸热降温效果更好,冷却液在外管31内的长距离流动可很好的进行自身散热降温。
[0026]本实施例使用时,通过观察窗2侧面的注塑管将原料倒入模槽6内便可等待冷却成型,启动水泵33通过吸水管36对储液箱32内部的冷却液实施抽吸,冷却液会从出水管35排出涌入内管34中,冷却液从底部逐渐注满内管34,内管34呈回形螺旋状结构可很好的对模槽6内的原料实施吸热降温,冷却液呈流动状态从而使吸热降温效果更好,内管34内部的冷却液会通过外管31回到储液箱32内,冷却液在外管31内的长距离流动可很好的进行自身散热降温,可大大减少原料的冷却时间。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合模组件5包括有固定座51、电机52、螺纹柱53、连接块54和限位环55,下模4的侧面连接有固定座51,固定座5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52,电机52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柱53,螺纹柱5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环55,上模1的侧面连接有连接块54。
[0029]具体的,螺纹柱53与连接块54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连接块54与固定座51之间为滑动连接。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52驱动螺纹柱53转动,在螺纹柱53与连接块54之间的啮合连接下可使连接块54带动上模1移动。
[0031]具体的,固定座51呈U型结构,固定座51的底部与下模4的底部平齐,连接块54的侧面与固定座51的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51对连接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包括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方安装有上模,上模的内部嵌有观察窗,下模的侧面连接有合模组件,下模的内部开设有模槽,下模的侧面设置有冷却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外管、储液箱、水泵、内管、出水管和吸水管,其中,下模的侧面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的顶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底部连接有吸水管,吸水管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侧端连接有内管,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外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位于模槽外侧的上模内部,内管、外管均呈回型螺旋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唐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乐鑫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