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779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在高空模拟试验舱的一侧连通有大气进气二股流管道,另一侧依次连通有冷却器和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包括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上安装有抽气管道调节阀,所述排气总管连通有排大气管道,所述排大气管道连通有直排大气塔,且在所述排大气管道并联有排气管路组件,所述排气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排大气塔和排大气管道连通,在发动机开展试验时,至少能用新鲜空气替换试验舱内油气,为试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避免油污附着试验舱内的设备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解决高空模拟试验时舱内含油雾空气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损害,提高试验过程或试验结束后对发动机和设备状态确认的可靠性,排出试验隐患,降低试验风险。降低试验风险。降低试验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空模拟试验作为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验证的重要方法,高空模拟试车台承担着科研试验及考核验证的各项试验任务,开展的试验科目主要包括性能功能试验、起动与再起动、风车起动、高原起动、风车旋转、推力瞬变等,同时高空模拟试车台作为通用型较强的试验设备,同一试车台内不仅承担军用中小涵道比涡喷涡扇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还有可能承担军用运输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轮

冲压组合等类型发动机的高空模拟试验舱。
[0003]开展高空模拟地面检查试验时,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启封、冷运转、假起动以及与车台适应性的检查试验,此类试验由于发动机燃油滴漏、液压油滴漏和蒸发、滑油滴漏、燃油燃烧不充分等原因致使高空模拟试验舱内产生大量的含油空气;另外,在发动机小状态工作时排出燃气的流速和压力低,(返流)或开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试验时,受其分开排气的特性决定了其排气速度小、压力低,此时从喷口流出的气流引射能力弱,以致试验舱中的含油雾空气难以通过排气装置排至舱外,试验中途或结束停车后工作人员需要进入舱内检查发动机和试验设备时,会在含油雾的舱内环境中工作,这不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

2014)及安全生产相关法规的规定,即使采取劳保措施和缩短检查时间,工作人员也会吸入一定量的含油雾空气,严重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对试验设备与发动机安全的检查巡视工作。
[0004]在没有采取改善舱内环境措施之前,高空模拟试验过程中的开舱检查基本都是在带油雾的空气中工作,极大程度不利于人员身体健康,并且当空气中油雾含量较大时,烟熏雾扰的环境还影响工作人员的检查质量,不利于对发动机和设备的状态确认,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对舱内产生的油雾进行排出,提高高空模拟试验舱在发动机故障时的维修效率。
[0006]提供一种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包括高空模拟试验舱,高空模拟试验舱的一侧连通有大气进气二股流管道,另一侧依次连通有冷却器和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包括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上安装有抽气管道调节阀,所述排气总管连通有排大气管道,所述排大气管道连通有直排大气塔,且在所述排大气管道并联有排气管路组件,所述排气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排大气塔和排大气管道连通,在发动机试验开展时,排气管路组件至少能够将排气总管及试验舱内的油气抽除。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专利技术为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伤害提出了一种新的油气抽除系统,与未改善之前的同类设备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09]1)可有效置换试验舱内因发动机试验过程产生的含油雾空气,改善了试验舱内人员的工作环境,保障了对试验件和设备的状态确认。
[0010]2)可在试验间歇进行通风换气,有效改善了舱内含油雾空气在测试管线、台架及监控等设备表面的附着,改善了舱内的清洁卫生程度,降低了油雾环境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0011]3)开展的试验科目,且启动试验时,将实验舱和冷却器及其沿程管路中的油气抽出,为实验舱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舱内设备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0017]如图1示的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包括高空模拟试验舱1,高空模拟试验舱1的一侧连通有大气进气二股流管道13,另一侧依次连通有冷却器3和排气总管4,排气总管4包括抽气管道6,抽气管道6上安装有抽气管道调节阀5,排气总管4连通有排大气管道7,排大气管道7连通有直排大气塔12,且在排大气管道7并联有排气管路组件,排气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直排大气塔12和排大气管道7连通,在发动机试验开展时,排气管路组件能够将排气总管4、试验舱1和冷却器3等内的油气抽除,为试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避免油污附着试验舱1内的设备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0018]作为本案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排气管路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油气抽除管路调节阀9、通风机10和油气抽除排气管路11,其中:直排大气管道7通过支管与通风机10的一端连通,且在支管上安装油气抽除管路调节阀9,通风机10的另一端通过油气抽除排气管路11与直排大气塔12连,并在排大气管道7与直排大气塔12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
[0019]进一步的,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近邻直排大气塔12位置处设,在通风机10抽气时,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和抽气管道调节阀5关断,油气抽除管路调节阀9打开,在发动机异常时,避免排气总管4的油气倒流至高空模拟试验舱1。排气总管4通过安装三通的方式与其余管路连通,若当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距离排气总管4后的三通位置太近时,会导致三通出形成涡流冲击,影响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的可靠性,最终会出现发送机试验排气不畅,油气返流至高空模拟试验舱1时,舱内温度升高,易引起火灾。
[0020]高空模拟试验停车进舱检查前,全开大气进气二股流管道13前的阀门,启动通风机10对高空模拟试验舱2、排气冷却器3、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高空模拟试验舱舱内环境的油气抽除系统,包括高空模拟试验舱(1),高空模拟试验舱(1)的一侧连通有大气进气二股流管道(13),另一侧依次连通有冷却器(3)和排气总管(4),所述排气总管(4)包括抽气管道(6),抽气管道(6)上安装有抽气管道调节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总管(4)连通有排大气管道(7),所述排大气管道(7)连通有直排大气塔(12),且在所述排大气管道(7)并联有排气管路组件,所述排气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直排大气塔(12)和排大气管道(7)连通,在发动机试验开展时,排气管路组件至少能够将排气总管(4)及试验舱(1)内的油气抽除。2.根据权利1所述的油气抽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油气抽除管路调节阀(9)、通风机(10)和油气抽除排气管路(11),其中:直排大气管道(7)通过支管与通风机(10)的一端连通,且在支管上安装所述油气抽除管路调节阀(9),通风机(1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油气抽除排气管路(11)与直排大气塔(12)连通。3.根据权利2所述的油气抽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大气管道(7)与直排大气塔(12)连通的管路上安装有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4.根据权利4所述的油气抽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近邻直排大气塔(12)位置处设,在通风机(10)抽气时,直排大气管道调节阀(8)和抽气管道调节阀(5)关断,油气抽除管路调节阀(9)打开,在发动机异常时,避免排气总管(4)的油气倒流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飞侯鑫正田金虎嵇晓昱刘冬根李江李康陈西川陈学尚闵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