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761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属于油墨调墨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的搅拌结构较为简单,进而不能够对装置内部的油墨原料进行高效均匀的搅拌混合,混合效果差的问题,包括装置外壳和第二限位杆,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筒,所述通风筒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上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连接套筒上安装有高效搅拌组件和对流混合组件。本申请利用高效搅拌组件和对流混合组件的驱动配合,能够对各种油墨配料同时进行多方式的混合搅拌,进而能够有效提高了油墨原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效提高了油墨原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效提高了油墨原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调墨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印刷行业来说,使用绿色原料,实施绿色工艺的绿色印刷已经是印刷企业的共识,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在调墨装置中进行均匀地混合制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配料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而现有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的搅拌结构较为简单,由于油墨的粘稠度较高,其流动性较差,因此装置内部边角以及上下层的油墨不易流动,进而不能够对装置内部的油墨原料进行高效均匀的搅拌混合,因此采用普通的搅拌装置进行调墨容易导致原料混合效率低,混合效果差;并且现有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在对油墨原料调和过程中,不能够对油墨原料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自动高效的净化处理,因此油墨中的有害物质极易弥漫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对人体造成损伤;而且现有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针对不同需求对各种配料进行便捷稳定的调节配比和间歇下料,一次性投放大量不同种的配料极易影响后续的均匀混合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及使用方法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及使用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和第二限位杆,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筒,所述通风筒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板,所述滤网板上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限位滑动连接在连接套筒内,所述连接套筒上安装有高效搅拌组件和对流混合组件,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滑动连接在连接架内,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限位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配比下料组件,所述高效搅拌组件通过导向槽与配比下料组件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面上安装固定有紫外线灯管,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通风筒内贯穿滑动连接有活性炭网板,所述活性炭网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板,所述磁性板磁性吸附在通风筒上,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筒固定在装置外壳的顶部中心部位,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面与通风筒的底端面平齐,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的
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紫外线灯管对称分布在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两侧,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端面呈圆弧状,所述排料管连接在装置外壳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底端面和内部侧端面均与连接架相贴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效搅拌组件包括大孔径网板,所述大孔径网板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筒上,所述大孔径网板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和螺旋杆,所述圆形齿轮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内,所述内齿轮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内转动连接有小型滚珠,所述连接轴等角度分布在大孔径网板的底端面上,所述连接轴与圆形齿轮一一对应,所述螺旋杆对称分布在连接轴的两侧,所述强力弹簧等角度分布在内齿轮的顶端面上,所述强力弹簧与衔接板一一对应,所述小型滚珠等角度分布在衔接板内,所述小型滚珠的顶端与大孔径网板的底端面相贴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大孔径网板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导向板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导向板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材质均为光触媒材质,所述滑槽开设在内齿轮的底部,所述导向槽开设在大孔径网板的顶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对流混合组件包括第一对流管,所述第一对流管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筒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一对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流管,所述第一对流管和第二对流管上均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混合板,所述第一对流管和第二对流管内均安装有电加热丝,所述第二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对流管的底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对流管和第二对流管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支撑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对流管的形状大小和第二对流管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混合板对称分布在支撑杆的两侧,所述电加热丝分别等距分布在第一对流管内和第二对流管内,所述电加热丝呈螺旋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比下料组件包括导向推杆和储料箱,所述导向推杆限位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端开设有下料槽,所述导向推杆的底部横截面呈“T”形,所述导向推杆等角度分布在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呈圆环状,所述导向推杆固定在连接板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下料槽对称分布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下料槽的内部底端面呈倾斜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限位滑动连接在下料槽内,所述储料箱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的顶部,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连接板限位滑动连接在密封垫内,所述储料箱的顶部磁性吸附连接有磁性盖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的中心轴线、安装板的中心轴线和连接板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调节板与下料槽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调节板与下料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调节板的侧端面与连接板的侧端
面平齐,所述连接板的侧端面与密封垫相贴合,所述连接管的顶端面与储料箱的内部底端面平齐。
[0013]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可通过将油墨制备用的各个配料稳定输送至配比下料组件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个配料的配比进行便捷调节;S2: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作用下,通过转动轴、第一限位杆和连接套筒的配合,能够稳定驱动高效搅拌组件和对流混合组件,此时高效搅拌组件能够转动驱动配比下料组件进行自动等量下料工作;S3:利用高效搅拌组件和对流混合组件的配合驱动能够等量下料的各种配料进行全面高效的搅拌混合和对流混合工作;S4:伺服电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转动轴能够带动排风扇稳定转动,配合紫外线灯管和活性炭网板能够对油墨混合时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自动高效的净化处理,避免环境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和第二限位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筒(2),所述通风筒(2)内固定连接有滤网板(3),所述滤网板(3)上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6),所述第一限位杆(6)限位滑动连接在连接套筒(7)内,所述连接套筒(7)上安装有高效搅拌组件(8)和对流混合组件(9),所述第二限位杆(10)贯穿滑动连接在连接架(11)内,所述连接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限位滑动连接在滑槽(13)内,所述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配比下料组件(15),所述高效搅拌组件(8)通过导向槽(14)与配比下料组件(15)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上安装固定有紫外线灯管(16),所述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7),所述通风筒(2)内贯穿滑动连接有活性炭网板(18),所述活性炭网板(1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板(19),所述磁性板(19)磁性吸附在通风筒(2)上,所述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观察窗(20),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部连接有排料管(21),所述排料管(21)上安装有电磁阀(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筒(2)固定在装置外壳(1)的顶部中心部位,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与通风筒(2)的底端面平齐,所述转动轴(5)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紫外线灯管(16)对称分布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两侧,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底端面呈圆弧状,所述排料管(21)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底端面和内部侧端面均与连接架(11)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搅拌组件(8)包括大孔径网板(801),所述大孔径网板(801)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筒(7)上,所述大孔径网板(801)的底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802),所述连接轴(802)上固定连接有圆形齿轮(803)和螺旋杆(805),所述圆形齿轮(803)上啮合连接有内齿轮(804),所述内齿轮(804)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内,所述内齿轮(804)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806),所述强力弹簧(8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07),所述衔接板(807)内转动连接有小型滚珠(808),所述连接轴(802)等角度分布在大孔径网板(801)的底端面上,所述连接轴(802)与圆形齿轮(803)一一对应,所述螺旋杆(805)对称分布在连接轴(802)的两侧,所述强力弹簧(806)等角度分布在内齿轮(804)的顶端面上,所述强力弹簧(806)与衔接板(807)一一对应,所述小型滚珠(808)等角度分布在衔接板(807)内,所述小型滚珠(808)的顶端与大孔径网板(801)的底端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径网板(801)的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板(809),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板(810),所述第一导向板(809)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导向板(810)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导向板(809)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导向板(809)和第二导向板(810)的材质均为光触媒材质,所述滑槽(13)开设在内齿轮(804)的底部,所述导向槽(14)开设在大孔径网板(801)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净化机构的绿色印刷用调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混合组件(9)包括第一对流管(901),所述第一对流管(901)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筒(7)的底端面上,所述第一对流管(9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2),所述支撑杆(902)的底端固
定连接有第二对流管(903),所述第一对流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安周丹李善波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报业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